央视开始采用AI主持人!0失误宣布AI取代人类,我们还有班上吗?

渺远的云 2025-02-14 14:53:16

AI真的能代替人类吗?

在AI技术逐渐成熟的时代,AI技术已经充斥到了各行各业。像新闻主持人这种专业性极高的岗位,也出现了AI主播。

就连央视也开始采用AI主持,并且全程无失误,专业程度甚至超过了部分播音专业生。

那么AI主持和真人主播到底谁更胜一筹?未来,播音生真的会被AI所取代吗?

AI主播出现

新闻行业的新变革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已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到各行各业。

从工业生产中代替工人从事风险性工作,到医疗领域的一站式影像分析;从智慧办公的一键提取关键信息,到智能家居的全屋联动,AI的身影无处不在,为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

在这股AI浪潮中,新闻行业也未能置身事外,AI主播的出现便是最好的例证。新年期间,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的《杭州新闻联播》大胆创新,首度采用AI数字人进行新闻播报,并且成功做到了0失误。

这一突破性的举措,不仅让观众眼前一亮,也为新闻播报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杭州新闻联播》在春节期间进一步创新,将数字人播报模式进行了全面升级。从原本的两个数字主播单播,转变为六个数字主播的双播模式。

如此一来,节目无论是在人员配置还是播报形式上,都与日常联播状态高度契合,给观众带来了更加熟悉和亲切的观看体验。

与此同时,央视也在AI虚拟主持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央视财经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了由AI复刻的两名数字主播,小东和小天。

他们以总台央视主持人郭若天、孟湛东为原型,采用了行业前沿的数字人技术,包括唇形驱动、数字孪生和声音克隆技术。

两会期间,AI 主播小天和小东仿佛不知疲倦的信息使者,全天候坚守岗位,为观众提供实时新闻解答。

那么AI主播的出现,具有哪些优势?

AI直播的优点

AI 直播基于程序运行,这使其在主持过程中具备了极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它严格按照预设程序执行任务,几乎不会出现读错字、说错话或流程混乱等失误,能够始终以标准、规范的状态进行直播,为观众带来流畅、精准的观看体验。

同时,AI 直播不受生理因素限制,拥有超长的待机时间,可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直播。无论是白天的黄金时段,还是深夜的小众时段,它都能持续工作,充分利用每一个流量机会,满足不同时间段观众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直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对于新闻直播而言,AI 主播可以随时待命,在突发新闻事件时迅速响应,即时播报,确保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观众。

同时AI 主持在成本控制方面优势明显。与真人主播相比,无需支付 AI 主播薪酬、福利,也省去了培训费用和时间成本。

一台电脑搭配相关软件,就相当于一个强大的直播团队,大大降低了直播的运营成本。这使得中小企业甚至个人都能够以较低的投入开展直播业务,为更多主体进入直播市场创造了条件。

并且AI直播能够显著提升新闻播报效率。从接收文稿到生成视频成片,借助先进的 AI 算法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

在新闻制作过程中,无需像真人主播那样进行反复排练、录制和后期剪辑调整,能够快速将新闻内容呈现给观众,有效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让观众更快地获取信息。

更重要的一点是,AI直播的形象具有高度的可控性。其外貌、发型、服装、表情等都可以根据直播主题和需求进行定制,打造出最符合品牌形象和节目风格的虚拟主播。

更重要的是,AI 主播不会像真人主播那样,因个人的不当行为或负面事件而给直播带来不良影响。真人主播可能会在私下出现一些争议性举动,从而影响其在观众心中的形象,进而波及到直播节目和相关品牌。

而 AI 主播完全处于运营者的掌控之下,能够始终保持正面、积极的形象,维护直播的品牌声誉和形象,让直播内容的传播更加稳定和可靠。

但这并不意味着AI主播已经完美无缺。

AI主持的缺点

AI 主持依托特定程序运行,虽说在形象塑造、声音模拟等方面能够做到高度仿真,可终究难以真正具备人类所独有的情感与温度。

新闻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与交流。当播报一些灾难、感人故事等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新闻时,AI 主持无法像人类主持人那样,根据新闻内容流露出相应的悲伤、感动等情绪,只能以一种机械、平淡的语调进行播报。

比如在报道地震等自然灾害中那些令人痛心的场景和救援故事时,人类主持人的声音可能会因共情而颤抖,眼神中会透露出关切,这种情感的传递能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新闻背后的意义和力量。

而 AI 主持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使得新闻显得冰冷而缺乏感染力,难以在观众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

在实际的新闻播报场景中,突发状况时有发生,如嘉宾突然跑题、设备出现故障等。对于人类主持人来说,经过专业训练和经验积累,他们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语言技巧巧妙地化解危机,使节目顺利进行。

但 AI 主持则不具备这种临场发挥的能力,一旦遇到超出预设程序之外的情况,就可能陷入 “不知所措” 的状态。

同时人类主持人还可以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生阅历对新闻事件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为观众提供更加有价值的信息。

但是AI主持对于新闻内容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和内在逻辑。

虽然 AI 主持在新闻播报等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而言,其在情感传递、临场应变和深度解读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难以完全替代人类主持人。

结语

无论 AI 技术如何强大,人类智慧的独特性都使其无法被 AI 完全替代67。人类拥有丰富的情感、创造力和道德观念,这些是 AI 难以企及的。

所以,我们要合理理智地看待 AI 技术。既不能因 AI 的强大功能而盲目追捧,过度依赖,也不应因其存在的局限性而排斥抵制。

应将 AI 作为助力人类发展的工具,让其在数据处理、重复劳动等方面发挥优势,而人类则专注于需要深度思考、情感交流和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人与 AI 的协同发展,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信息来源:

新京报2025年2月10日——AI主持人播报零失误,播音专业何去何从?|新京报专栏

千龙网2025年2月11日——AI主持人播报零失误 播音专业何去何从?

红网2025年2月11日——AI主持人播报零失误,播音专业会被取代?

0 阅读:155

评论列表

中国人在中国

中国人在中国

2
2025-02-15 13:30

人躺平

渺远的云

渺远的云

感谢平台的支持,我要向大家传递正能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