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这个事,看起来是小事一桩,但细节多了去。
很多人觉得种菜要有大点的地,或者至少得有个庭院。
可是,阳台种菜呢?
有人觉得不实用,也有人实验成功。
尤其是像紫苏这种既能观赏又实用的小植物,哪怕只有阳台角落的位置,它也能生长得十分舒服。
今天咱们就聊聊,普通人要怎么在自家阳台上种紫苏,给生活增添一点绿色。
种植紫苏前的准备工作:花盆、土壤和种子的选择种紫苏,其实不用什么复杂的设备,简单的东西就够了。
首先是种紫苏的“家”,也就是花盆。
如果手边有普通的塑料花盆、陶瓷盆,甚至拿喝过的旧饮料瓶改装一下,只要底部有排水的小孔就行,完全不用讲究材质。
重点是,排水一定做好,别太随便。
土壤也很重要。
有人会问,是不是必须花钱买营养土啊?
其实不用,只要是透气性好的土,哪怕是普通园土,经过充分暴晒杀菌后,也可以用。
不过,土壤一定不能结块太严重,那样种子发芽的难度就会变大。
如果不确定自己选的土合不合适,可以摸一下,手感柔软、细腻就差不多了。
最后就是种子了。
现在去花市或者网上搜一搜,很容易买到紫苏种子。
这些种子通常个头很小,拿回来后记得放在干燥的位置备用。
紫苏种植详细步骤:从播种到养护的关键万事俱备,就差实际操作了。
先在准备好的花盆里装入土壤,别装得太满,留点空间以免后续浇水时溢出来。
把紫苏种子撒在土表,可以不用覆盖太多土,甚至不盖也行。
接着,用喷水壶将土轻轻喷湿。
播种完后,把花盆放在散光充足且通风的位置。
紫苏喜欢明亮的环境,但又不能直接暴晒。
如果不知道光线对不对,只要记住一点:夏季避免直接晒,其他时候尽量保证有自然光。
种子发芽时,土壤保持微湿。
注意,不是湿透,更不是积水,积了水紫苏容易烂根。
等小苗长出来了,就可以适当减少浇水频率。
还有,如果你想让紫苏长得更好,可以每隔一阵子松土,或者在土里埋少量肥料。
别多,小植物吃不了那么多“营养”,一不小心可能被“撑坏”。
紫苏这个植物有个有趣的功能,就是它特别会“自己照顾自己”。
养上一年后,耐心点,到了秋天你会发现它的枝条开始开花了。
随着时间推移,紫苏的花谢了,它的种子又自然掉入花盆或者土壤中。
这些掉落的种子,就是明年新一批小苗的来源。
只要收获完紫苏叶子后,记得别随意倒掉原来的土壤,明年春天只需浇点水,你会惊喜地看到花盆里冒出一批新的紫苏苗。
这样,不用额外买种子,也不用操心翻土重新种。
如果觉得土壤养分不够,可以早早添加一点肥料,让它们长得更快、更壮。
这一招特别适合“懒人”操作。
养一盆紫苏,来年就能自己“接班”,既省心又有成就感。
结束话题,享受植物轻松带来的乐趣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在阳台上养紫苏?
其实,这种植物特别实用,叶子可以做调味,甚至泡茶、搭配菜肴,一株就能满足一家人的日常需求。
而且,紫苏的深绿色和紫红叶片,还能让阳台变得更有生机,颜值完全不输绿萝之类的观赏植物。
种植物的乐趣,不仅在于它带给我们什么实际利益,更重要的是,观察它从一颗种子长成繁茂的植株的过程,会让人变得心定。
繁忙的生活中,把手伸进土壤里翻一翻,把一滴水洒到叶片上,我们就能和自然更近一些。
哪怕你从未种过东西,不妨试试紫苏。
它的“皮实”和“自理能力”会让你感受到,养植物其实并不难,也不麻烦。
这小小的一盆紫苏,就能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快乐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