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保持党员干部的信仰不坍塌?

辉维观澜 2024-07-04 03:21:36

最近,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布的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共产党党员总人数为9918.5万名。在这些党员中,有很多人都身居领导干部岗位,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承载着14亿人民安居乐业的希望,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然而,从40多年前,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领导干部中却出现了大量信仰坍塌的腐败分子。这究竟是为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据这一观点,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党员干部中,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那么多信仰坍塌的腐败分子,说到底正是受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影响。在这种环境中,“一切向钱看”的思维主导着整个社会的运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部分党员干部的信仰防线。

那么,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确保党员干部的信仰不坍塌,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腐败呢?

一是应像党中央指示的那样,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制约和人民监督,“将权力关进笼子”,形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态环境,让清正廉洁的文化在党员干部中成为主旋律。

二是应继承我们党在毛主席时代的优良传统,要求党员干部们抽出时间,定期去农村、去工厂,去各行各业,参加一线生产劳动。

在一线生产劳动中,党员干部能直接感受到老百姓的所思、所想,以及老百姓的难处。因此,在回到领导干部的本职工作中时,党员干部也就自然能急百姓之所急,想老百姓之所想,从而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路,真正破除“官僚主义”“官本位思想”滋生的土壤。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改造人”“劳动塑造人”的观点的一种有益实践。目前,现实中,其实有一些党员干部已经主动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比如近几年的新闻中,就出现过党员干部体验送外卖的新闻。

总之,外在的监督、制约,以及通过一线劳动对党员干部进行内在思想上的提升和改造,对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保持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信仰,有效防止腐败和官僚主义滋生,都很重要。这应该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

0 阅读:0

辉维观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