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使用需要了解哪些安全知识

爱吃鱼的虾 2023-06-23 23:45:00

燃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它为我们提供了便捷、高效、清洁的烹饪、取暖、热水等服务。但是,如果燃气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中毒、爆炸、火灾等事故,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燃气事故,造成了惨重的伤亡和损失。   这些事故背后,往往暴露出一些燃气使用方面的误区和漏洞。你是否也有这样的误区呢?快来看看吧!

误区一:燃气不会泄漏

很多人认为,只要不开启燃气开关,就不会有燃气泄漏的风险。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燃气泄漏可能发生在任何环节,包括管道、阀门、软管、接头、灶具等部位。  燃气泄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 燃气设施老化、损坏、松动;

- 燃气设施安装不规范、不合格;

- 燃气设施遭到外力撞击、挤压、划伤;

- 燃气设施被擅自拆卸、改装、移动;

- 燃气设施被高温、火焰、腐蚀物等影响;

- 燃气设施被堵塞、堆放杂物等影响。

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检查燃气设施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异常声音或气味。如果发现有疑似泄漏的迹象,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窗户通风,并及时报修。

误区二:燃气不会中毒

很多人认为,只要不吸入大量的燃气,就不会有中毒的危险。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燃气中含有一些有毒成分,如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等。  这些成分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一般来说,人工煤气中含有较高比例的CO,是最容易引起中毒的燃气;液化石油气中含有少量的CO,燃烧不完全时也会产生大量的CO,因此液化石油气泄漏或使用不当也会导致中毒;天然气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是CO2和水,不含有毒物,但是在燃气不完全或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也会产生CO,而且天然气没有气味,更难被察觉。

因此,我们要注意使用合格的燃气器具,正确调节火焰和风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或高温的环境。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等中毒症状,要立即离开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并及时就医。

误区三:燃气不会爆炸

很多人认为,只要不点火,就不会有爆炸的危险。其实,这还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燃气泄漏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任何明火或电火花,都可能引发爆炸。  燃气的爆炸极限是指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和最高浓度。

一般来说,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5%~15%,人工煤气的爆炸极限是5%~50%,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是1.7%~9.7%。  因此,我们要注意防止燃气泄漏,避免明火或电火花的接触,及时排除隐患。

除了这些常见的误区外,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隐患:

- 误操作或违章操作的问题。误操作或违章操作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并经常演化为事故,教训十分之深刻。  例如,先开气后点火、用火柴检漏、私自拆装移改燃气设施、在有燃气设备的房间内睡人等,都是常见的误操作或违章操作。  因此,我们要严格遵守燃气安全规程,正确使用燃气设施,不要做出危险的行为。

- 用气后阀门未关闭或关闭不到位的问题。用气后阀门未关闭或关闭不到位,会导致燃气继续泄漏,增加爆炸和中毒的风险。  例如,有些人用完燃气后忘记关阀门,或者关阀门时没有确认是否关闭到位,或者阀门本身有损坏或松动等问题。  因此,我们要养成用完燃气后及时关闭阀门的习惯,并定期检查阀门是否完好无损。

- 胶管过长或胶管老化问题。胶管过长或胶管老化,会影响燃气的输送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有些人为了方便使用燃气器具,就自行延长胶管的长度,或者使用不合格的胶管;有些人长期使用胶管而不更换,导致胶管变质、龟裂、脱落等。  这些情况都会增加燃气泄漏的可能性,并且容易被火焰、高温、腐蚀物等损

0 阅读:111
爱吃鱼的虾

爱吃鱼的虾

让你开心,给你开怀的有好视频,等你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