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午后,杭州大妈李阿姨拖着行李箱,欣喜地走进了位于成都的亲家门。
这是她第一次来成都看望外孙。
亲家热情地迎接她,两家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聊了一会。
亲家李大姐高兴地说:“李阿姨,你一路辛苦了,特意给你做了一桌子好菜!
”桌上一道道色泽诱人的菜映入眼帘,李阿姨的心里暖洋洋的。
其中一盘梅菜扣肉尤为引人注目,扣肉色泽鲜红、肥而不腻,很受期待。
亲家拿起菜谱时重现那个热闹的早晨:“你儿媳妇说啊,您喜欢吃梅菜扣肉,我今天特别做的。
”李阿姨歉意地笑了一下,夹起一块品尝。
瞬间,李阿姨的表情凝固了,这不符合她的期望——菜里面带着一股辣味儿。
李阿姨有些难堪地笑着对亲家说:“大姐,我真是无福消受哩。”
卤猪蹄的辣味挑战当大家刚刚讨论完梅菜扣肉时,一盘色泽红润、香气四溢的卤猪蹄被端了上来。
作为长江以南的人,从小吃惯了清淡口味的李阿姨,对于成都菜还是有所准备的,但她万万没想到亲家的招牌菜竟然也充满了辣味。
亲家热心介绍说:“这卤猪蹄可是我拿手好菜,用秘制卤料炖了好几个小时呢!
”李阿姨望着那晶莹剔透的猪蹄,有些犹豫地夹了一块品尝,不出意料地又是一口辣。
宝宝稚嫩的小手伸向年迈的奶奶,又被李阿姨轻柔地挡开了。
她苦笑道:“亲家的手艺真是没话说,只是这带点儿辣,我真吃不下。
”于是,这道卤猪蹄也被无奈地搁置在一旁。
外孙的奶奶到家前,亲家其实是下足了功夫,早早采购新鲜的鲍鱼和猪肉,准备了亲自下厨的鲍鱼红烧肉。
从灶头忙到餐桌,有滋有味的家常菜让人感觉温暖。
亲家笑眯眯地说:“这可是我一早去买的最好的鲍鱼,想着两家人能好好聚聚!”
但似乎菜里的辣椒还是再一次成为了问题。
李阿姨勉强吃了几口,又是辣味,让她不禁感叹:“大姐呀,你做的菜真是色香味俱全,可惜我吃不惯这辣味呀。”
五圆蒸鸡的清淡惊喜虽然大多数菜都充斥着川味的辛辣,但亲家特意为李阿姨准备了一道清淡的五圆蒸鸡。
精心挑选的鸡肉和桂圆、红枣等食材,经过一个小时的隔水蒸制后,飘逸出甜美的香气。
当这道菜端上桌时,李阿姨眼前一亮,她高兴地夹了一块鸡肉品尝,口感清淡适中,不油不腻,终于有道适合她的菜了。
她感激地对亲家说:“大姐,这五圆蒸鸡味道真好,我能多吃点。”
酸辣去骨鸭掌还有一道菜吸引了小外孙的目光,那就是酸辣去骨鸭掌。
亲家特意照顾孩子的口味,将鸭掌酸辣开胃,底部铺了黄瓜片,非常用心。
小外孙急不可待地夹起一块,将鸭掌递给奶奶:“奶奶,您尝尝这个鸭掌,也很好吃的。
”李阿姨感受到那浓烈的辣意,连连摆手:“还是你们年轻人吃吧,我可真是无福消受这些辣的。”
通过这次成都之行,李阿姨对自己与亲家的饮食差异有了更深的认识。
尽管亲家的每一道菜都汇聚了心意与精湛的厨艺,可惜地域的饮食习惯不同,这些带点辣味的菜让她着实难以下咽。
在与亲家的交流中,她也深深体会到了亲家的热情和对家庭的用心。
饮食差异不应该成为阻碍两家人亲近的障碍,反而应是互相理解和尊重的桥梁。
结尾:这次的小插曲让李阿姨意识到,不管是什么样的味道,只要有家人的陪伴与亲情就能变得温暖和满足。
虽然她和亲家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但彼此的真诚与关心远比这些差异来得重要。
不论是“无福消受”还是“清淡惊喜”,这段分享的时光让她心生温暖,也教会了她宽容与理解。
或许,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完全的契合与同步,而是彼此之间的那份互相体谅与珍惜。
亲情,才是这个故事的最美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