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寺,坐落于中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北大街,是一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佛教寺庙。建立初衷是为了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他是中国佛学史上第一个深入使用汉语传播佛经的人,也是四大翻译家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鸠摩罗什的生平事迹、寺庙的建筑格局、历史沿革以及现今的状况。
鸠摩罗什:佛教翻译史上的巨擘
生平
鸠摩罗什,中文译名童寿,生于344年,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巨擘之一。他的父亲是天竺人,母亲是龟兹人,从小就开始研究佛经,被龟兹王奉为国师。罗什的卓越造诣使他在西域诸国声望极高,每当讲经,王公都常跪座侧,让罗什踩背而登。公元381年,佛教高僧释道安和鄯善王、前部王劝前秦王苻坚迎鸠摩罗什入辅中国,罗什开始在中国传播佛法。
在中国的传播
386年,吕光东归,带鸠摩罗什到凉州,建立了鸠摩罗什寺。在凉州,鸠摩罗什讲经大兴,客居达十七、八年之久。他对佛经的研究深入,通晓汉语,所译经约七十多部、三百余卷,对佛教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他的贡献不仅在于翻译佛典,还在于深入地用汉语传播佛教,开辟了译经史上的新纪元。
鸠摩罗什的遗愿与逝世
鸠摩罗什生前发过誓言:“如所译经典无误,死后焚身舌不烂。”并留下遗嘱,死后将舌头葬于姑臧。409年,鸠摩罗什逝世,凉州人民为纪念他,在姑臧修建了罗什塔,并尊遗愿将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埋葬于塔下。
对佛经的研究与贡献
鸠摩罗什不仅通晓汉语,还对佛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译经约七十多部、三百余卷,很多经典都流传后世。他的工作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佛学史上第一个系统深入地用汉语传播佛经的人,开创了佛教传播的新时代。
鸠摩罗什寺的建筑格局与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鸠摩罗什寺规模宏大,分为上、中、下三院,前有牌楼、山门、过殿等建筑。主要的寺庙建筑包括大雄宝殿、华严三圣殿、拜殿、两廊,以及观音、罗汉、金刚和36代祖师殿等。在历史的长河中,鸠摩罗什寺的建筑曾多次经历修复和毁坏,但罗什舌舍利塔保存完整,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历史沿革
鸠摩罗什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后凉麟嘉元年(389年),由后凉皇帝吕光为安顿鸠摩罗什的身心而兴建。吕光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并命名为鸠摩罗什寺。409年,鸠摩罗什逝世,为了纪念他,凉州人民在姑臧修建了罗什塔,并将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埋葬于塔下。
在唐朝贞观四年(633年),大将军尉迟敬德统兵远征西域,经过凉州地界时,看到鸠摩罗什寺塔放射金光,认为这是一种神示,于是前往礼拜。敬德下拨饷银,召能工巧匠,经过一年多时间,寺塔完工。唐朝天宝元年(741年),罗什寺成为往返丝绸之路的西域使节、各国僧侣交流的重要场所,对中西方宗教文化和思想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鸠摩罗什寺的兴衰沉浮
明朝时期的修复
明朝初年,社会逐渐稳定,凉州城内的庙宇楼阁开始恢复性修缮,而鸠摩罗什寺由于毁为一片瓦砾之地一直没有进入修缮范围。永乐二年秋,罗什寺重建正式动工,第三年完成全部修复工程,雕塑彩绘一应俱全。永乐十三年末,又修复了观音殿和罗汉殿。此时期,罗什寺成为陕西凉州大寺院,明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朝廷为罗什寺颁发《大藏经》,并下了圣谕,圣谕中提到:“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陕西凉州大寺院,永允供养。”
清朝时期的修复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罗什寺再次经历大型的修缮。据《重修罗什寺碑记》记载,经过这次修缮,罗什寺“前后三院,焕然一新,乃五凉之福地;壮丽改观,诚河西之胜地也。”
现代的挑战与重生
然而,1927年,武威发生7.7级大地震,凉州的名胜古迹无一幸免,包括罗什寺在内的多座寺庙都被毁坏殆尽。城内的罗什寺、大云寺、清应寺无一幸免,被摧毁成为一片瓦砾之地。唯独罗什寺塔残存半截。1934年,国民政府在原址上重修了罗什寺塔,为其重新注入了新的生命。
1956年,罗什寺宅地被武威第四中学占用,寺院被拆除,残存的佛像也被摧毁。然而,1998年,武威市人民政府根据武威市佛教协会的要求,批准修复鸠摩罗什寺。同年,经甘肃省宗教局批准,成立了鸠摩罗什寺筹建处,罗什寺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至今,鸠摩罗什寺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占地139.2亩,拥有丰富的建筑和文物。
鸠摩罗什寺的现状与主要景点
现状
截至2017年6月,鸠摩罗什寺主体建筑包括罗什寺塔、大雄宝殿、观音殿、大经堂、罗什法师纪念堂、鸠摩罗什图书馆、佛教文物展室、佛教书画展室、客堂、云水堂等。这座寺庙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教活动中心之一。
主要景点
罗什寺塔:作为鸠摩罗什寺的标志性建筑,罗什寺塔是唐代时期修建的,经历了多次修复。尽管曾在历史的洗礼中受损,但它仍然屹立在鸠摩罗什寺的庙宇中,见证了时光的流逝。
大雄宝殿:作为主要的寺庙建筑之一,大雄宝殿是信徒礼佛的场所,也是寺庙中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其建筑风格充满了古老的佛教文化的氛围。
观音殿:观音殿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场所,富有神秘和宁静的氛围。信徒在这里祈祷,寻找心灵的宁静。
大经堂:作为保存佛经的场所,大经堂内珍藏着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吸引着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罗什法师纪念堂:纪念堂是对鸠摩罗什生平事迹的回顾和纪念,展示了他为佛法传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鸠摩罗什图书馆:图书馆收藏了大量有关佛教文献的书籍和资料,为学者和信徒提供了深入研究佛学的资源。这个图书馆成为鸠摩罗什寺一个重要的学术中心,推动了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佛教文物展室:展室内陈列着丰富的佛教文物,包括佛像、法器、经卷等,展现了鸠摩罗什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
佛教书画展室:书画展室呈现了各种以佛教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既有古老的传统绘画,也有现代艺术家的创作,为游客提供了一场视觉上的佛教文化盛宴。
客堂:作为信徒和游客休憩的场所,客堂提供了一个平静宜人的环境,让人们可以在参观寺庙后放松身心,体验佛教文化的宁静与深远。
云水堂:云水堂可能是一个供信徒静坐冥想的场所,它象征着禅宗的清幽和静谧,为追求内心平静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场所。
这些主要景点共同构成了鸠摩罗什寺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使其成为信徒朝圣和游客参观的重要场所。每个景点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展示着鸠摩罗什寺在佛教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地位。
结语
鸠摩罗什寺,作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见证了鸠摩罗什这位佛学巨擘的传奇一生,也承载了凉州地区丰富深厚的佛教文化。经历了兴盛、衰落、重生的波澜,如今鸠摩罗什寺以其宏伟的建筑、丰富的文物、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西北地区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
这座寺庙不仅是信仰者的灵魂归宿,更是学者研究佛教历史的学术殿堂。鸠摩罗什的翻译工作和对佛经的深入研究开创了佛教在中国的新纪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罗什寺塔的屹立和历史的变迁共同见证了这一深邃而悠远的佛教传承。
无论是古老的建筑、珍贵的文物,还是丰富的文学传承,鸠摩罗什寺都在时间的长河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它不仅是凉州地区的佛教中心,更是中国佛教文化的明亮明信片,向世人展示着佛法的博大精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灵安宁的栖息地。
吉祥
国宝,希望有机会去礼瞻[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