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三年行动方案出炉!湖北将打造世界级北斗产业集群
2月8日从省发改委获悉,《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北斗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已印发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实施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补链强链等六大工程,到2025年,着力把湖北打造成为全球北斗高端人才集聚地、全国北斗原始创新策源地、全国北斗规模化应用先行地和全国北斗产业发展高地。
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包括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案》提出,争创空天信息领域国家实验室或国家实验室在鄂重要基地;组织实施北斗领域“尖刀”技术攻关工程。
规模化场景应用工程,以超常规手段,以北斗在我省交通、水利、农业、自然资源、城市管理等重点行业,武汉、襄阳、宜昌等重点区域,以及大众消费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为重要突破口,带动我省北斗企业加快发展壮大。
产业链补链强链工程,聚焦“星、芯、端、网、数(图)、用”产业链关键环节,制订关键产业图谱。
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工程,包括打造领军企业、培育上市企业、强化梯队支撑等。
产业发展生态重构工程,包括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强行业标准和检测认证建设、着力完善金融生态、畅通对外合作交流渠道。
高端人才引进服务工程,对北斗产业关键人才、核心团队等提供“量身定做、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定制人才服务。
《方案》提出,实现北斗产业规模“一年强基、两年加速、三年突破”,力争2023年达到650亿元、2024年达到800亿元、2025年达到1000亿元,“十四五”末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达10%以上。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网、湖北日报客户端
NO.2
工信部:对卫星互联网设备、功能虚拟化设备纳入现行进网许可管理
中新网2月6日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6日公布《关于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制度若干改革举措的通告》。
《通告》提出,调整部分电信设备监管方式。对固定电话终端、无绳电话终端、集团电话、传真机、调制解调器(含卡)、无线寻呼机、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络终端(ISDN终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多媒体终端、帧中继交换机、异步传输模式交换机(ATM交换机)、呼叫中心设备等11种电信设备,不再受理和审批新的进网许可申请。
对于不再实行进网许可管理的电信设备,生产企业应当根据《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明示其产品所采用的电信标准,不得降低产品质量和性能。生产企业应在每季度的首月,通过工信部在线政务服务平台(https://jwxk.miit.gov.cn)填报上一季度本企业新上市产品的相关信息。工信部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对卫星互联网设备、功能虚拟化设备,按照《电信条例》《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等规定,纳入现行进网许可管理。
来源:中国新闻网
NO.3
俄将为国防部研制全天候地球遥感卫星系统,建成后将有助于提高部队效率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月7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表示,俄方正在为国防部研制全天候地球遥感卫星系统,建成后其将有助于提高部队的效率。绍伊古在电话会议上称:“正在研究军用卫星轨道群装备更新议题。作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正在研制全天候地球遥感卫星系统。”
他补充道:“获得的资料将有助于提高部队的行动效率。”俄防长指出,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体负责系统的研制工作。绍伊古表示,会议期间将审议研发工作实施细则,确定任务期限。他没有透露细节。
来源:界面新闻
NO.4
水稻育种有望用上粤研“北斗导航”
困扰业内的泛基因组技术问题,在广东专家的引领下跨出一大步。日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下称“水稻所”)在权威杂志Genome Biology上发表了研究论文,创建了一种全新的线性泛基因组构建策略和分析流程,构建了一个新的水稻泛基因组。未来,全球水稻育种有望用上这款国产“北斗导航”。
此项科研的主要参与者、水稻所分子育种团队副研究员赵均良介绍,水稻高产、抗病,米饭香、糯等特点,均由水稻基因控制。如果能掌握“基因地图”,科学家就能更快地培育出优质作物。泛基因组研究就是为科学家提供各种作物的高质量“基因地图”。
“近年来,全球为获取完整的‘基因地图’展开大量攻关,而这次我们走在了前面。”赵均良说。
水稻所分子育种团队10人对主流技术路线取长补短,历经5年技术攻关,终于突破了传统“线性泛基因组”信息不完整、最新“图泛基因组”育种应用对接困难等多个重要瓶颈,一种全新的技术问世。
新技术展示了很好的行业应用前景。在技术验证阶段,该团队利用新技术获取了一批从未发现的水稻功能基因,基因挖掘效率大幅提升。“寻找具有育种价值的优异基因,原本需要3—5年逐渐缩小范围,直至最终锁定;而在测试时,部分基因通过新技术可一次锁定成功。”赵均良说。
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透露,相关技术的突破,将持续为种业振兴亟须解决的技术瓶颈问题提供自主产权的解决方案,加速水稻乃至其他作物的育种创新,为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邵一弘
图源自网络
NO.5
贵州:北斗卫星护航铁路安全
贵阳电务段工作人员携带着北斗防护系统设备在进行作业。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今年春运期间,贵阳电务段首次将北斗精准定位人身防护系统运用于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防护。该系统将高精度定位技术、GIS电子围栏技术、列车导航终端、物联网等技术融为一体,实现了车站、机车、防护员、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四联控,保障了铁路行车安全。
来源:新华社、光明网
图新华社记者 刘续
NO.6
浩吉铁路万吨重载列车开行突破1000列!北斗助力浩吉铁路运输组织安全有序
截至2023年2月10日,浩吉铁路已累计开行列车36687列。
2月10日10时46分,随着71455次万吨重载列车从靖边东站缓缓驶出,一路南下驶往湖北省襄州北站。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获悉,这标志着浩吉铁路累计开行万吨重载列车突破1000列,“北煤南运”大通道优势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国铁西安局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等信息技术,引进智能综合调度、货物装载状态视频监控和超偏载等系统,利用“最强大脑”全面提升运输作业效率和设备安全系数。浩吉铁路管内有多个偏远车站,通过智能综合调度系统这个“千里眼”,各站列车编组进出画面清晰可见,偏远小站全面进入无人值守时代。
国铁西安局投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24小时不间断为铁路列车调度、综合视频、隧道救援等17套系统提供准确的时间源信号,大幅提升铁路通信网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有效确保浩吉铁路运输组织安全有序。
据悉,浩吉铁路自2019年9月28日开通运营以来,截至2023年2月10日,已累计开行列车36687列,发送煤炭1262.9万吨,对加速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保障鄂湘赣等华中地区能源供应,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记者 马晴茹 通讯员 白春 宋百辉 燕娟
NO.7
北斗智慧融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监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调度中心
日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5亿人。作为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安全监测工作中也融入了北斗智慧。
据介绍,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运用北斗等多种技术,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运用北斗高精度服务,进行自动化变形监测,涵盖了位移、内部变形、渗压、应力应变及温度等监测项目,实现了对工程状态的“望闻问切”,同时对渠道边坡也开展了变形监测研究,全方位保障了南水北调中线的安全稳定。
来源: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