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战火西岐》:角色评分出炉,姬发得到4.9分

金娘子 2025-02-12 09:13:01
《封神2:战火西岐》:角色评分出炉,姬发得到4.9分

封神第二部上映后引发了一场关于神话改编的大讨论,观众们对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觉得特效炫酷,有人却吐槽剧情离谱,这部电影似乎成了一个两极分化的存在。

通天教主这个造型真是让人无语,怎么看都像是从哈利波特里跑出来的伏地魔,难道中国神话里就找不到合适的形象参考吗?这种西化的设计完全破坏了中国传统神话的美感,让人觉得很不协调。而且通天教主作为截教教主,在原著中可是法力无边的存在,结果在电影里却被塑造得如此不堪,简直是对原著的亵渎。

这种对经典形象的随意改编,其实反映了编剧和导演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他们可能觉得这样做会显得很酷很新颖,但实际上却失去了原作的精髓。通天教主应该是一个威严庄重的形象,而不是这种怪异的外星人造型。

更让人无语的是,通天教主在剧中的表现也是相当拉胯。作为一个顶级大神,居然被一些小角色轻易戏耍,这完全颠覆了原著中的人物设定。这种为了戏剧效果而不惜牺牲角色形象的做法,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如果非要给通天教主一个新造型,为什么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呢?比如可以参考道教的天尊形象,或者是古代壁画中的神仙造型,这样既能保持中国特色,又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总的来说,通天教主这个角色的塑造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一个缩影,反映出了制作团队在改编经典作品时的种种问题。他们似乎更注重视觉效果和戏剧冲突,而忽视了对原著精神的传承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

这种做法不仅会让熟悉原著的观众感到失望,也可能会给不了解中国神话的观众造成误解。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封神演义的故事,如果连最基本的角色形象都被扭曲成这样,那还怎么理解这个博大精深的神话世界呢?

元始天尊作为三清之一,在道教中的地位可谓至高无上,结果在电影里却被一个死去的凡人吸干了法力,这种设定简直是匪夷所思。这不禁让人怀疑,编剧是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所知,还是为了制造戏剧效果而不惜牺牲角色的基本设定。

更让人无语的是,元始天尊被吸法力的时候居然毫无反抗之力,就这么任人宰割。这种情节设置完全破坏了神仙的威严形象,让人感觉这些所谓的大神其实也不过如此。如果连元始天尊都这么弱,那其他神仙岂不是更不堪一击?

这个情节放在电影开头,直接给整部影片定下了一个荒诞的基调。观众们还没来得及进入故事,就被这种不合理的设定搞得一头雾水。这种为了制造冲突而不惜牺牲世界观的做法,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而且,这种设定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逻辑问题。如果凡人真的能轻易吸干天尊的法力,那为什么之前没有人这么做?难道其他神仙就不怕被吸干法力吗?这种设定完全打破了原著中的力量平衡,让整个故事世界变得混乱不堪。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设定也反映出编剧对于法概念的理解过于肤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力并不仅仅是可以被随意吸取的能量,而是修行者智慧和道行的体现。把法力简单化约为可以被吸取的能量,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误读。

这种对原著的随意改编,不仅破坏了故事的内在逻辑,也让观众对整个电影的可信度产生了怀疑。如果连这么基本的设定都可以随意更改,那还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呢?这无疑会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让人难以沉浸在故事中。

殷郊这个角色在电影中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令人失望,特别是他变身为三头六臂法相之后的那些场景。那些特效简直就像是十年前的水平,甚至连当年以谈恋爱为主的仙侠剧都比这个强。这种粗糙的特效完全破坏了观影体验,让人忍不住怀疑这部电影的制作预算到底花在哪里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殷郊明明是吸干了元始天尊的法力才复活的,结果除了平A就不会别的了。这种设定完全不符合逻辑,如果连元始天尊的法力都这么弱,那其他神仙岂不是更不堪一击?这种随意的设定不仅破坏了角色的形象,也让整个故事世界变得不可信。

在最后的十绝阵大战中,殷郊的表现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一道光就把他打倒了,在整场战斗中,他就起到了一个姬发坐骑的作用。这种角色塑造简直是对原著的亵渎,完全没有体现出殷郊作为太子的气势和实力。

这种对角色能力的随意设定,其实反映出编剧对于故事结构的把握不足。他们可能觉得让殷郊变得弱小可以制造戏剧冲突,但实际上却破坏了整个故事的平衡。如果连吸收了天尊法力的殷郊都这么弱,那其他角色还怎么打?

而且,这种设定也让观众对剧情发展失去了期待。既然主角都这么弱,那还有什么悬念可言?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也让整个故事失去了应有的张力和深度。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殷郊的这种表现也反映出编剧对念的理解过于肤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力并不仅仅是可以被随意使用的能量,而是需要修行和领悟的。把法力简单化约为可以被随意使用的能量,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误读。

魔家四将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拉胯,特别是魔礼青这个角色,简直就是蠢到家了。其他三个好歹还用过一点法术,这个魔礼青倒好,啥本事都没展现出来,就知道睡觉。睡觉的时候被人把剑偷走了也就算了,起来去追,跑了没几步就落入对方陷阱,直接被秒杀了。这种智商,真让人怀疑他是怎么当上将军的。

更让人无语的是,闻太师带着他们几个打个北海要打十年,这下可算是明白为啥了。就这水平,打十年都是便宜他们了。这种设定完全破坏了原著中魔家四将的形象,让人感觉这些所谓的大将其实也不过如此。

而且,这种对角色能力的随意削弱,其实反映出编剧对于故事结构的把握不足。他们可能觉得让反派变弱可以让主角更容易获胜,但实际上却降低了整个故事的紧张感和可信度。如果连反派都这么弱,那主角还有什么挑战可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魔家四将的这种表现也反映出编将概念的理解过于肤浅。在古代,能当上将军的人不仅要有武艺,还要有智谋和领导能力。把将军简单化约为只会蛮干的莽夫,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读。

这种对原著的随意改编,不仅破坏了故事的内在逻辑,也让观众对整个电影的可信度产生了怀疑。如果连这么基本的设定都可以随意更改,那还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呢?这无疑会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让人难以沉浸在故事中。

总的来说,魔家四将的塑造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一个缩影,反映出了制作团队在改编经典作品时的种种问题。他们似乎更注重视觉效果和戏剧冲突,而忽视了对原著精神的传承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哪吒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令人失望,完全没有体现出原著中那种调皮捣蛋又法力高强的形象。跟隔壁那个能跟十二金仙老大打得不分上下的哪吒比起来,这个哪吒简直就是个弱鸡,全程只能当个搬运工。这种角色塑造简直是对原著的亵渎,完全没有体现出哪吒作为神童的特点和魅力。

更让人无语的是,哪吒的法宝居然如此不堪一击。十绝阵发出的光照不坏屋顶,却能照化哪吒的混天绫。这种设定完全不符合逻辑,难道太乙真人给的法宝都是赝品吗?这种随意的设定不仅破坏了角色的形象,也让整个故事世界变得不可信。

这种对角色能力的随意削弱,其实反映出编剧对于故事结构的把握不足。他们可能觉得让哪吒变弱可以制造戏剧冲突,但实际上却降低了整个故事的紧张感和可信度。如果连哪吒这样的神童都这么弱,那其他角色还怎么打?

而且,这种设定也让观众对剧情发展失去了期待。既然连哪吒都这么弱,那还有什么悬念可言?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也让整个故事失去了应有的张力和深度。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哪吒的这种表现也反映出编剧对概念的理解过于肤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宝并不仅仅是可以被随意使用的工具,而是需要与使用者心意相通的宝物。把法宝简单化约为可以被轻易破坏的道具,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误读。

这种对原著的随意改编,不仅破坏了故事的内在逻辑,也让观众对整个电影的可信度产生了怀疑。如果连这么基本的设定都可以随意更改,那还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呢?这无疑会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让人难以沉浸在故事中。

闻仲这个角色在电影中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矛盾,完全没有体现出原著中那种刚正不阿、三目可辨忠奸的形象。刚出场的时候还挺像样,让人以为他会像小说里那样凛然正气。结果纣王三言两语,就把他忽悠的去打西岐了。这种性格塑造简直是对原著的亵渎,完全没有体现出闻仲作为忠臣的特点和魅力。

更让人无语的是,闻仲的指挥能力简直低得惊人。纣王叫他屠城,他就坚决要屠城,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而且,他摆下的十绝阵虽然很厉害,只有阵眼这一个弱点,但他在阵眼这里竟然一个兵都不放。这种排兵布阵的方式,难怪打北海要用十年的时间。这种随意的设定不仅破坏了角色的形象,也让整个故事世界变得不可信。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