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酷,14万传统文化爱好者“燃”起国风新潮

文娱八卦官 2022-04-22 22:01:50

撰 文丨张   远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ID:wenyujiazhiguan

昨天,#德云社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样#登上了微博热搜。原来,在最新一期《青春守艺人》节目中,“德云男团”纷纷晒出了自己的童年照,将观众带回了那个没有美颜滤镜的纯真年代。一起登上热搜的,还有#守艺人不说再见#,意味着这档由天津卫视打造、优酷全网独播的首档原创青春文化传承类节目正式收官。

在如今同题扎堆,“综N代”霸屏的娱乐市场中,这档通过年轻化表达、圈层化传播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新综艺令人眼前一亮。虽然节目暂告一段落,但是在优酷社区中说学逗唱、守护国风的用户热情不会止息。

从优酷与河南卫视联合出品的《七夕奇妙游》《元宵奇妙游》,到与天津卫视合作的《青春守艺人》,优酷在向年轻用户传递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以节目为切入口,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同声相应的社区,让他们可以尽情在其中“圈地自萌”。从内容延展到兴趣社区,将观众沉淀为兴趣圈层,优酷不仅在年轻人中燃起新一轮国风热潮,更探索出了一条内容平台的进击之路。

创新表达、技术赋能

优酷让传统艺术“活”过来

随着传统文化成为新的时尚新潮,一大批垂直类国风节目纷纷涌现。传统艺术门类繁多,鼓曲、民乐、功夫、京剧、评剧、相声、魔术等不一而足,却没有一档节目全方位展现其博大精深。《青春守艺人》选取五位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德云艺人作为“守艺人”,集合了舞林大会、汉服大秀、民乐大典、诗词比拼等多种形式,为每种传统艺术“量身定制”青春潮酷的表现形式。

通过游戏化互动与神秘达人的空降助阵,《青春守艺人》极大增强了传统艺术的综艺感、娱乐性,也让这些几近失传的“绝活”重获新生。五位“守艺人”会和汉服小姐姐们一起PK投壶,向杂技演员现场学习抖空竹,让古彩戏法与现代魔术同台献技,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既开眼界又长知识,民族自豪感层层拉满。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春守艺人》中,优酷的影视工业能力成为传统艺术的“价值放大器”。为了展现武术的张力之美,导演组将电影拍摄中模拟变速特效的“子弹时间”运用于录制,每一个武术动作都被呈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以观看“功夫大片”的震撼体验。

14万国风爱好者

“扎堆”优酷社区热议传统文化

尽管《青春守艺人》每期都能在微博上引发热议,但网友们最热火朝天的交流基地却是在优酷“德云社说学逗唱圈”。有10.6万“圈友”聚在这里聊天盖楼,为喜欢的艺人捧场打call,在回味每期节目的同时了解传统知识。优酷打造的社区不仅承接了节目的延展讨论,更通过酷梗话题、独家嘉宾空降等多种互动玩法,引导观众在圈内发掘节目中的传统文化。

“德云社说学逗唱圈”中人气最高的栏目非“德云女孩请听题”莫属。该栏目结合节目内容向圈友发起“问答挑战”,涉及功夫、民乐、古诗、杂技、魔术、相声等传统文化知识点,每一道题都趣味十足令人忍不住想去应战,场均参与人数多达2000多人。涉及传统相声“说学逗唱”的一道专业题目,圈友的互动量竟然高达4000多次,足见圈友的知识段位有多高。

不仅如此,在前十期“问答挑战”中,参与投票人数最多的是杂技这一“冷门”的项目,证明了节目在普及传统艺术方面的成功,精湛的现场表演让观众迫不及待想要去了解背后的文化。

除了争先恐后答题竞猜,圈友们还受节目的启发主动进行“玩梗”创作。当“酷仔”问到“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上一句是什么时,他们纷纷化身骚人墨客,开始了自创诗词接龙游戏,传统文化的熏然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青春守艺人》落下了帷幕,但“德云社说学逗唱圈”不会散场,国风女孩们还会在这里围绕传统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

这已经不是优酷传统文化社群运营的首次尝试。2021年《唐宫夜宴》全网刷屏之后,优酷和河南卫视联合出品了《七夕奇妙游》《端午奇妙游》《元宵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国风也很潮圈”正是脱胎于这些节目,形成了一个高手云集的“硬核”社群。

你可能很难想象,在这里会有上千条帖子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只有通过这里高密度的活跃讨论,你才会发现烤鸭、搓背、扬州修脚这些日常事物原来都是“非遗”,其中大有学问。只要在这里潜伏一会儿,你就不能不对这一届年轻人刮目相看——她们不仅参与传统文化的热情高涨,参与质量也不容小觑。

除了深入挖掘“非遗”中的文化价值和匠人精神,3.8万圈友还会在这里将最新的古典妆容、汉服款式、凤冠发饰等国风时尚一网打尽,会在这里分享天南海北的本地美食,内容之丰富堪比线上“满汉全席”,甚至还会在这里交流令人欲罢不能的“国风奇闻”。无论是二十四节气,还是汉服小姐姐、中国风舞台,在这里总能掀起最热烈的讨论,你来我往回复互动常常上百次。

在圈友们的自发分享之外,优酷也通过日常运营引入专业知识,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普及国风文化,受到了用户们的踊跃追捧。“每周鉴宝”栏目邀请KOL进圈成为国风博物馆讲解员,介绍科普国宝、文物等背后的故事。“国宝集卡”活动通过弹卡介绍一个国宝冷知识/卡面的设定,以国宝第一人称视角来介绍具体文物。“让文物开口说话”这一新奇的互动方式,吸引了1.1万人参与集卡。

无论是“德云说学逗唱圈”还是“国风也很潮圈”,传统文化社群都成为优酷吸引年轻人心智的有效抓手。年轻人在优酷说学逗唱,畅聊非遗,守护国风,不仅对于平台的黏性与日俱增,也助力传统文化向大众圈层成功进击。纵观国内各大视频平台,只有优酷做到了内容IP与兴趣圈层的成功嫁接,实现了以“年轻之力”弘扬传统文化。

年轻人在优酷手绘国风

吹响民间高手“集结号”

当“德云社说学逗唱圈”和“国风也很潮圈”成功集合14万国风文化爱好者,优酷已经不只满足于围绕节目本身的话题运营,而是充分调动这些“民间高手”身上的积极性,与他们一起进行传统文化的趣味创造。

为此,优酷在“德云社说学逗唱圈”和“国风也很潮圈”策划了“文化守艺人国风月”活动,掀起了一场席卷所有圈内用户的传统文化“狂欢节”。在这里,传统文化不再遥不可及,你可以通过知识竞猜、趣味冷知识来零距离接触。在这里,你对传统文化的每一份热爱都得到回应。散落在互联网各个角落的国风达人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

值得一提的是,“国风月”让站内卧虎藏龙的创作者纷纷涌现。优酷热播剧集《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也成了网友笔下的素材,“国风手绘打卡”“书法能力者打卡”等栏目用水墨、水彩演绎节目中的“名场面”,萌系、古风、二次元等画风应有尽有,优质作品超过3000幅。有人连续多日手绘古琴,有人每日临摹国画法帖,将国风文化作为日常修炼的课业,吸引了一众粉丝追看。

上线仅5天,“国风月”就触达了3500万人次,站内累计互动近10w次,目前已有1万多位用户进行了传统文化话题深度讨论。通过将“德云社说学逗唱圈”“国风也很潮圈”两个圈层的社群活力集中释放,优酷展示了站内社群强大的内生能力与创造能量。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在优酷,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持续升温,这得益于其社区与内容的双向驱动——通过社群圈层链接年轻受众,通过“传统文化+”推动国风内容的创造性转化。

从10年前率先开设文化频道,到联手河南卫视出品“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再到与天津卫视合作的《青春守艺人》,优酷挖掘传统文化宝藏的决心十年如一日。从拓荒到深耕,优酷之所以坚持“价值长期主义”,正是看到了90、00后在寻求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必然会日益倾心传统文化。只要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的有机结合,为民族精神宝藏披上一层青春外衣,赋予时代温度,就能够牢牢抓住互联网主流消费人群的心智。

未来,优酷还将在文化节目形态方面持续创新,还将充分发挥互联网产品、运营、技术优势,为观众提供沉浸、互动、社交化的节目体验,为文化节目的外延拓展提供更多可能,持续领跑传统文化内容赛道。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

0 阅读:0
文娱八卦官

文娱八卦官

行业新闻、热点速递,明星跟踪,覆盖全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