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4日,WTT大满贯新加坡女单1/16决赛,王曼昱迎战中国台北选手简彤娟。赛前,本以为这只是一场让“鳗鱼”得到热身的比赛,没想到简彤娟发挥非常出色,前两局给王曼昱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直到最后一局,王曼昱才重新找回节奏。那么,世界第二为何赢得如此艰难呢?下面与大家共同探讨分析:
简彤娟速度+落点,近台压制效果明显,王曼昱前两局陷入被动。
简彤娟不管是在实力上,还是排名上,都与王曼昱有差距。比赛开始后,她的战术策略很明确:就是近台速度搏杀!王曼昱身高臂长,如果在中远台形成相持,简彤娟完全下风。因此,利用左手优势,把速度加上去,把落点打开,让王曼昱在中远台左扑右防,简彤娟确实做得不错。第一局,14-12拿下王曼昱也是靠,最后关键球上的顽强防守拿下,简彤娟在整个局面上占据主动。
第二局,王曼昱以8-11输掉,也是简彤娟速度、落点的连续压制,依然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从比赛画面来看,简彤娟反手与王曼昱对拉并不是很下风,面对“鳗鱼”高质量爆冲弧圈,简如彤反拉质量没有那么高,可是她的防守不错,通过贴、挡等手法,把落点调动开来,王曼昱在打穿简彤娟上,一时间没有找到太好的突破点。另外,王曼昱一上来有些慢热,总是跟着对方的快节奏在走。
拉冲正手直线为比赛转折点,王曼昱第三局逐渐找到状态。
简彤娟是左手持拍,反手护台、分点能力不错,可是她的正手反拉一般。正是找到了这个突破点,王曼昱大开大合的进攻,让对方开始难以招架。前两局受限于对方的速度,王曼昱的击球质量没能完全加上来。反手直接暴撕对方正手大角,正手拉冲直线,这个战术策略让王曼昱在两人的争夺中,终于占据了上风。正所谓打蛇打七寸,王曼昱摸清对方的球路、特点之后,发挥就比较自如了。
11-6拿下第三局之后,王曼昱的心也比较定了。速度是外协会选手搏杀国乒球员最常用的一个手段,由于相持环节的功底不够、单板质量上也有欠缺,因此利用速度来搏杀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不过,速度最大的毛病就是容易被速度。特别是王曼昱一般是站位中远台,在这个位置速度的压迫感就没有那么强了。王曼昱适应简彤娟的击球节奏后,场面上就完全占据上风了。第四局,11-3的比分,也反映了这一点。
巴黎之后投入大赛,需要激发状态,王曼昱正在适应比赛节奏。
巴黎奥运后,国乒主力训练不是很系统,比赛也是间断性参赛,王曼昱重返新加坡大满贯这样的舞台,也需要重新找到比赛节奏。很多球迷看了比赛认为,王曼昱的冬训白训练了,跟对手没有太大优势。个人认为,新加坡大满贯是新周期第一个高达2000积分的赛事,国乒主力们肯定都想打好这个比赛。
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外协会选手在40+大球下,进步也很明显。女单1/16决赛采取5局3胜制,稍有慢热,就会陷入被动。不得不说,简彤娟本场比赛也有些超水平发挥。有这样一场比较激烈的对抗之后,实际上对于王曼昱接下来的比赛,会更有好处。大家如何看待王曼昱3-1拿下简彤娟?前两局为何打得如此艰难呢?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