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我国历史上,首位开创大一统国家的古代帝王。他生之无愧为一代枭雄,即便死去千年,世间依然存留着无数关于他的传说。且不说那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兵马俑。和至今未曾开启的陵寝。单就其死亡本身,就充满了谜团。
目前,史学界对于秦始皇的死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他是死于疾病。另一种则坚决认定,他是死于非命。

前者认为,《史记》中有很多关于秦始皇死因的记载,前因后果讲得可谓详尽无比。按照史记中的说法,秦始皇自幼多病、身体羸弱。称帝之后,凡事又都要亲力亲为。日积月累之下,本就虚弱的身体变得更加不堪。再加上巡游时,恰逢七月高温。
因此,在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才最终促使他在途中暴病而亡的。
秦始皇死于何种疾病关于具体病因,《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段这样的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郭沫若先生看过之后,推测他很可能自幼便得了软骨症。除此之外,他还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这才导致秦始皇在长大后,变成了胸如鸷鸟、声似豺狼的模样。后来,病情由于政务繁忙不断加重,最终引发了脑膜炎和癫痫等病症。
在巡游渡黄河期间,秦始皇不幸癫痫发作,后脑壳撞在了青铜冰鉴上,因而加重了脑膜炎的病情,人也处于了昏迷状态。第二天,当赵高、李斯赶到沙丘时,秦始皇早已死去多时了。

至于第二种观点的支持者,也有着自己的证据。他们通过推敲几篇关于秦皇死亡的史书,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可疑之处。
其中,赵高的表现最值得怀疑。种种行为表明,这位权臣和秦始皇的死,似乎有着莫大的关系。
首先,在出巡的随从人员中,除了有赵高、李斯、胡亥等人,当时的大将军蒙恬也在随行之列。但奇怪的是,当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时,他却被遣返回边关了。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很可能就是出自赵高等人的手笔。
因为,蒙恬是公子扶苏的亲信。这样做不仅可以去掉了扶苏的耳目,也为计划的实施彻底扫清了障碍。
蒙恬刚刚离开不久,秦始皇便以扶苏不孝、蒙恬不忠为名,要求二人以死谢罪。而证据表明,这很可能都是赵高等人,假冒秦始皇的名义做的。
从赵高等人直至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返回咸阳这件事上,就能看出些许端倪。
至于他要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就是不让扶苏继位。作为胡亥的老师,显然让自己这位昏庸的学生当上皇帝,才更加有力。
然而,秦始皇极其宠爱长子扶苏。因此,要想达到目的,唯有伺机杀掉秦始皇这一条路可走。

只不过,由于秦始皇平日里深居简出,宫中更是戒备森严,赵高根本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此次,秦始皇在巡游途中一病不起。对赵高来说简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正如他在秦二世继位后,对胡亥时所说的那样:“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
为保自己日后的地位不受威胁,甚至可以权倾朝野,赵高对重病中的秦始皇下毒手,提前结束其生命,是完全有可能。
对了,除去以上两种。还有一种说法是,秦始皇压根儿就没死,而是被关在了自己的陵寝中无法出来。
当然,关于秦始皇到底是病故还是被害,亦或是被关了起来,如今都只是推测和猜想。至于答案,恐怕只有在秦始皇陵被打开的那天,才会知道了。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上述三种不同的说法,大家更希望谁是最后的那个正确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