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34句绝美诗词,诗情画意,毕生难忘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08-31 10:39:52

【01】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 宋·苏轼《行香子·述怀》

什么时候能够回去,做一个闲人。对着一张琴,一壶美酒,一溪白云。

这番愿景,像一抹清风拂过心田,突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简静闲适生活的无限向往。在那个官场如战场的宋代,苏轼以一种近乎超脱的心态,渴望逃离繁复尘嚣,于山水间寻觅心灵的栖所。琴音悠悠、酒香袅袅、云影徘徊,三者合一,构建了一个远离俗务、恬淡自适的理想世界,反映出作者对自由与平和的深切渴望。

【02】

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意深。

—— 宋·苏轼《更漏子·送孙巨源》

新添的白发,回不去的曾经。故人的情谊,却是越来越深。

此句以新白发与旧黄金的鲜明对比,细腻勾勒出时光的无情与友情的恒久。白发新添,象征年华老去,而黄金虽旧,却如故人情谊,历久弥坚。在宋代社会,人际交往重视情谊的纯真与持久,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情感的珍视,也映射出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真诚关系的普遍追求。

【03】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 宋·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

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幻;晓山晨曦,青翠欲滴。

苏轼以梦境比喻历史与个人功名的虚幻,"今古空名"四字,道尽了世事如烟、名利皆空的哲理。而"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则借自然界的恒常与壮美,反衬出人世浮华的短暂。此句融合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传递了一种超越时代的豁达与洒脱。

【04】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如果把春色分为三份,其中的两份都化作了尘土,一份融入了流水。

春光旖旎,却在诗人笔下被赋予了哀愁的色彩。三分春色,二分归于尘埃,一分随水东流,形象地表达了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无奈。苏轼以独特的视角剖析春天,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喻了自己的身世飘零。更是对生命无常、时光匆匆的深刻感慨,引人深思。

【05】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仔细看来,那不是杨花,点点都是离人的眼泪。

通过一个微妙的视觉错觉,将飘飞的杨花与离人的眼泪相联系,赋予自然界以浓烈的人情味。这不仅仅是对杨花形态的细腻观察,更是一种深情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的深刻体会和对远方人的无尽思念。情感细腻入微,让人感同身受,体现了诗词艺术中情与景交融的高妙境界。

【06】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柔和的风吹拂着人们的面庞。

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春日景象,与朋友们在兰亭聚会,饮酒作诗,抒发自己的情感。。魏晋时期,文人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王羲之以此开篇,不仅映射出时代背景下对自然美景的崇尚,更暗含了集会时人们心境的明净与愉悦。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美好生活场景的珍惜与享受,展现了诗人对和谐自然与人文情怀的双重赞美。

【07】

逢好客,且开眉。盛年能几时。

—— 宋·晏殊《更漏子·寒鸿高》

遇到好朋友,就应该开心地笑,尽情地享受。因为人生的盛年时光能有多久呢?

流露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及珍惜眼前人的情愫。在宋代,社交活动频繁,宴饮聚会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场合。诗人提醒人们,在美好的相聚时刻应当展颜欢笑,因为青春年华转瞬即逝。这不仅是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珍惜友情、享受当下的生活哲学的传达。

【08】

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 宋·晏殊《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一整个春天的美好风光,三月里柔和的春风,都牵动着人们的情感。

巧妙地将春日的生机与人间情感相联结。宋代文人崇尚自然,春天的万物复苏常被用来比兴人情的温暖与生机勃勃。通过“一春”、“三月”的具象时间描绘,以及“芳意”、“和风”的美好意象,诗人细腻地刻画出季节变换中人与自然的共鸣,反映了人情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

【09】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 元·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在山中生活有什么事情可做呢?可以用松花来酿酒,用春天的水来煎茶。

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悠然自得。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元代文人避世求静的心境。通过“松花酿酒”与“春水煎茶”两个生动的生活细节,诗人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与雅趣,强调了简朴生活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生活情趣。

【10】

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 清·纳兰容若《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

人生就是这样,别离的时候多,相聚的时候少,还不如当初就不要相遇。

纳兰容若在清朝,以哀而不伤的笔触,表达了对聚散无常的无奈与感伤。清代社会,虽然繁华背后亦有诸多离合悲欢,诗人却以超脱的视角审视人生,认为既然相聚不易、离别频繁,倒不如未曾相遇,以避免离愁别绪的折磨。这种看似消极实则深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及对情感纯粹的追求,体现了其独特的悲剧美学观。

【11】

梦回画角,云雨匆匆。恨相逢,恨分散,恨情锺。

—— 宋·赵长卿《行香子·马上有感》

从梦中醒来,只听得画角声声,原来是云雨匆匆。只恨与你相逢,更恨与你分散,还恨自己对你情根深种。

将梦境与现实交织,情感急转直下,道尽爱恨纠葛。"梦回画角"勾勒出战乱频仍的社会背景,而"云雨匆匆"不仅仅是自然景象,更是暗喻人事无常。诗人连用三个"恨"字,情感层次递进,表达了对相遇、离别、深陷情网的复杂情感,反映了宋时人们在动荡年代对情感的深切渴望与无奈。

【12】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唐·张志和《渔歌子》

渔夫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闲地垂钓,根本不需要回家。

一幅渔人悠然自得的画面。"斜风细雨不须归"则突出了置身事外的闲适心态,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由、隐逸的文化氛围。此句中,风雨不再是避之不及的困扰,反而成了心灵归宿的一部分,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你是不是也想像渔夫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呢?

【13】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 清·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云彩阶砌,月地云阶,正是关锁千重。即使有木筏来来往往,也无法相见。

描绘了一个遥不可及、梦幻般的仙境,通过对牛郎织女传说隐喻了人世间难以打破的重重障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以神话中的木筏比喻情感的漂泊不定,即便穿越重重困难,也无法实现相聚的愿望。此句反映了清代女性在封建礼教束缚下对自由恋爱的向往与无奈。

【14】

梅似雪,雪如人,都无一点尘。

—— 宋·向子諲《更漏子·雪中韩叔夏席上》

梅花像雪一样洁白,雪也像人一样纯净,它们都没有一点尘埃。

以梅花和雪为喻,赞颂了纯洁无瑕的美好品质。在那个崇尚高洁之风的宋代,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寓言了人应如梅雪般清白高洁,不染尘埃。诗人以自然之景寄托人文理想,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与审美趣味。

【15】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 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傍晚,寒鸦在天空中飞翔,流水环绕着孤寂的村庄。

一幅凄清孤寂的黄昏乡村景象。"斜阳"、"寒鸦"、"孤村",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映射出北宋末年国势衰微、士人心境的萧索。此句通过景物的描绘,寄寓了词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身处其中的孤独与无奈。

【16】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 宋·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露水沾湿了草丛,风声将树叶吹落,这才知道已经到了秋天。

秋意渐浓,细密的露珠轻吻着草尖,秋风悄无声息地带走树梢最后一抹绿意。诗人捕捉的秋之景致,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对季节更迭的敏感与感慨。词句简练,却勾勒出一幅深秋清晨的宁静画面,透露出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它像是一幅水墨画,以露与风为笔,勾勒出一个时代的沉思,让读者在品读中不自觉地融入那片秋色,感受那份淡泊而又深邃的意境。

【17】

一春花下,幽恨重重。又愁晴,又愁雨,又愁风。

—— 宋·黄孝迈《行香子·一春花下》

在一整个春天的花下,我心中的幽怨一重又一重。既忧愁晴天,又忧愁下雨,还忧愁刮风。

春天的花下藏着重重幽怨,词人的心境随天气变幻莫测:晴时忧,雨时愁,风起时亦是愁。宋代社会虽繁荣,但文人心中常怀家国之忧和个人情感的纠葛,这种情绪在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词句间跳跃的情感,仿佛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直接映射,细腻而复杂,既有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也有对不可抗力的无奈与自嘲,展现了一种矛盾而又丰富的情感世界。

【18】

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

—— 宋·姜夔《湘月》

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时的秋景。你看,那昏暗的柳树林中,传来萧萧的风声;闪烁的星星缓缓移动,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在这漫长的夜晚里,我终于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这首词反映的不仅是自然的变化,更有词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生命、时间的深刻体悟。夜的静谧与秋的凉意交织,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19】

有恨难传,无肠可断,立马多时。

—— 宋·赵长卿《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心中有恨却难以传达,愁肠已断却无处倾诉,立马久久站立,望着早梅许久。

借马前驻足的瞬间,表达了难以言喻的哀愁与深切的痛苦。"有恨难传,无肠可断",短短八字,却道尽了无法言说的苦楚和痛彻心扉的悲凉。在宋代那样一个文化鼎盛的时期,词人往往借景抒情,以此表达个人抱负未展或情感的波折。此句尤其体现了词人的细腻情感与对生活无奈的深刻感知,让人感受到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20】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宋·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谁能料到我这一生,心在抗敌前线,身却终老在沧州。

是诗人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一生壮志未酬的深深叹息和无奈,他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统一而奋斗,但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宋代,许多士人满怀报国之志,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陆游此词便是对这种普遍情感的强烈抒发。它不仅展示了词人个人的遗憾与无奈,更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共有的精神追求与现实困境。词句中蕴含的壮志未酬之悲,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巨大反差的深刻反思,触动了无数后人的心弦。

【21】

而今老矣,识破关机。算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

—— 宋·辛弃疾《行香子·归去来兮》

如今我已经老了,识破了万事的机关。我想,与其这样闲着,不如沉醉,不如痴迷。

词中袒露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变化,历经世事沧桑后,他看透了人生,认为最难得的是那份闲适、微醺与淡然的痴情。这背后映射出宋代士人面对官场浮沉,最终寻求心灵解脱的社会背景。词句间流露出对官场的厌倦和淡泊名利的向往,同时也带有一丝对过往奋斗岁月的反思与释怀。他认为,人生苦短,与其在官场中勾心斗角,不如放下一切,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诗人提倡的三个“不如”,不仅仅是对现实的逃避,更是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22】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

—— 宋·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一幅宁静致远的自然风光画卷。野绿与天空相连,青色的天空倒映在水中,素色的光芒在水中荡漾,一切都显得那么纯净无瑕。这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意境美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中对和谐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词中所营造的意境,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让人感受到一种洗净铅华后的宁静致远,是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深情赞颂。

【23】

溪山作伴,云月为俦。但乐清闲,乐自在,乐优游。

—— 元·明本禅师《行香子·玉殿琼楼》

以溪流和山峦为伴,以白云和明月为友。只喜欢清静闲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游玩。

以溪山云月为友,展现了修行者追求心灵自由与清闲生活的态度。在这份乐于清闲、自在与优游之中,透露出禅宗超越世俗束缚,追求内在平和与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这样的词句,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精神境界的一种向往,反映了元代佛教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影响,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24】

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 宋·晏几道《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

通过“如花似叶”的比喻,显示了对美好事物恒久不变的赞颂,寄托了对岁月静好、年年共春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以及对永恒之美的一种追求。词中流淌的情感温馨而浪漫,让人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温情与对生命美好的无限向往,体现了宋代诗词中常见的对自然与情感细腻描绘的传统。

【25】

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

—— 宋·姜夔《水龙吟·夜深客子移舟处》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客人划船离开,船桨划入水中,泛起红色的涟漪;青灯在波浪中摇曳,透出一丝凉意。

通过“红衣入桨”、“青灯摇浪”等富有动态画面感的描述,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说明了宋代文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还隐含了对生活细节的诗意感悟。在这样微妙的“意思”中,既有对自然美的敏感捕捉,也有对孤独旅人内心世界微妙波动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而深刻的体验,以及对瞬间美感的珍视。

【26】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 宋·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人生的聚散就像孤雁在云边飞行,浮萍在水面上漂泊一样,匆匆忙忙,转瞬即逝。

聚,是短暂的喜悦;散,是必然的哀歌。它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你看,那孤雁在云边飞翔,不知何处是它的归宿;那浮萍在水面上漂泊,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方向。这不正像我们的人生吗?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人生虽然充满了变数,但只要我们珍惜当下,把握好每一个瞬间,就能够在这匆匆的聚散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27】

半床花影,一枕松风,午醉醒时。

—— 宋·朱敦儒《诉衷情·青垂柳线水平池》

午后的时光,静谧而悠长,这“半床花影”,让我想起了另外一句诗:“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两句诗都描绘了花影的美丽,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诗意的氛围。"半床花影"与"一枕松风",构成了一幅恬淡的画面。花影摇曳,松涛轻吟,是自然界的低语,也是心灵归宁的象征。"午醉醒时",醉后醒来,不仅是身体上的清醒,更是心灵上的一次觉醒,仿佛从繁忙与喧嚣中抽身,找回了与自然同频的平静。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在这一瞬间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他们追求的不仅是外在的安宁,更是内心深处与世界和谐共存的境界。

【28】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

—— 宋·吴文英《满江红·翠幕深庭》

"翠幕深庭",一个封闭而精致的空间,却因"露红晚"的点缀,显出生机与变化。晚霞映照下的露珠,如同点点繁星,而那些"闲花自发",不为外物所动,自在地绽放,展示了一种超越环境束缚的生命态度。吴文英借此表达的,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颂,也是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在宋代的庭院深深中,这样的描绘,无疑是对传统束缚的一种温柔反抗,透露出作者对于个性解放的渴望。

【29】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宋·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这里既有对青春美好与梦幻生活的赞美,也有对这种美好难以持久、难以深刻描摹的遗憾。"难赋深情",揭示了即便是才情横溢如词工,面对真挚情感的深度与广度,文字也显得苍白无力。姜夔在宋代的繁华背后,看到了情感表达的局限,对真实情感的渴望与追求,体现了他对文学深度与人性理解的探索,以及对浮华背后的真挚情感的珍视。

【30】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 元·乔吉《双调·水仙花》

"酒醒寒惊梦",是梦与现实的残酷交界,"笛凄春断肠",春日里的笛声,本该是欢快的,却因内心的凄凉而变得哀婉。"淡月昏黄",月光的柔和与朦胧,增添了夜晚的孤寂与思绪的绵长。元代的乔吉,通过这三句,不仅描绘了一个失落与忧郁的场景,更是在讲述一个关于岁月流逝、梦想破灭的故事。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动荡不安、人心难安的反映。诗句中透出的淡淡哀愁,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生的无奈。

【31】

相思两地,无穷烟水,一庭花雾。

—— 宋·吕渭老《水龙吟·寄竹西》

“相思两地”,穿越了空间的遥远,情感跨越无尽的山水迷蒙,聚焦于那“一庭花雾”,花非花,雾非雾,是心中剪不断的情丝。宋代社会,书信缓慢,相思之人往往只能借景抒怀,这份情感在距离与时间的拉扯下,更添一份凄美与沉重。庭院中缭绕的花雾,既是实景的描绘,亦是心中相思情绪的物化,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邃的意境。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将个人的相思之情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展现了宋代文人情感世界的丰富与细腻,以及对远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无奈。

【32】

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 宋·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梦醒时分,清露微滴,一盏孤灯投下柔和光影的静谧画面。在宋代文人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背景下,这不仅仅是一场梦的结束,更是一次心灵觉醒的过程。清露似泪,灯影孤独,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美,反映了作者在纷扰世间寻求精神慰藉的心境。这寥寥数语,道出了夜深人静时分,个体与自我对话的微妙情感,以及对生活琐碎之外那份纯粹与清澈的向往。

【33】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 宋·晁补之《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

世上的功名利禄,人到老年时的兴致,就像春天归去时一样。

功名、年岁与季节更替。宋代社会,科举盛行,功名成为许多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逐渐淡泊,春去春回,恰似人生的不同阶段。此句蕴含着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及对年轻时追求与老年时回味之间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深沉,让人反思何为真正值得珍惜的人生价值。

【34】

如何别後,三换梅枝。是好相知,不相见,只相思。

—— 宋·石孝友《行香子·你也娇痴》

以梅花三次花开为时间标志,寓言般地道出了别离后的漫长等待与深深相思。宋代,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诗中借梅枝的更迭,映射岁月的流转与情感的持久。这份“不相见,只相思”的无奈,饱含着对“好相知”却不能相聚的遗憾,也折射出宋代社会背景下,人际交往受限于种种现实因素,使得情感沟通成为一种精神寄托。诗人的情感表达直接而强烈,令人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与执着。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0 阅读:2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简介: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