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处万里茶道水陆交通转运中心地带。自湖北经水路进入河南境内的茶叶贸易均在南阳、社旗等地转陆路运输,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再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
河南大地,会馆、古镇、驿站、碑刻等万里茶道的遗迹处处可见。赊店古镇的木雕,山陕会馆的琉璃墙,关林的关公圣者像与碑刻等,无不见证着河南昔日茶叶贸易的辉煌,彰显着河南在万里茶道中的重要地位。
赊店依伏牛而襟汉水,
望金盆而掬琼浆。
仰天时而居地利,
富物产而畅人和。
昔日万里茶道上绵延的茶船在汉口入汉江到达襄阳后,便会逆唐白河而上到达河南赊店。赊店是溯汉水北进的货船经唐河的最后一处码头。从武夷山、安化、羊楼洞装上船的茶叶,经过长达40多天艰难的水上航行,期间几经辗转,终于行驶到河道狭长水浅的赊店码头,就此万里茶道的水路航程就结束了。
社旗山陕会馆
赊店古城分布有茶庄、茶社二十余家,周边地区曾密布山陕会馆,其中以居于赊旗镇闹市中心的社旗山陕会馆最为著名。
社旗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由当年寓居此地的山陕二省的商人们集资兴建。因馆内敬奉关公,为此又名关公祠。会馆的建立本身就是资本萌芽商业繁盛的体现,也是各商贾展示自己财力雄厚的方式。所以社旗山陕会馆修建的相当豪华。“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各地的能工巧匠齐集于此,各展绝技,从而使社旗山陕会馆的建筑艺术达到了当时的巅峰状态。
作为一座商业会馆建筑与关帝庙建筑完美结合的古建筑群,既渲染了宫殿的气势和庙宇的静穆,又充满着柔美色彩和诗情画意,给人以艺术整体美的强大震撼力。会馆整体建筑布局严谨,排列有序。精美的装饰也富丽气派,诚为国内罕见的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古建筑群之一。
洛阳山陕会馆
陕西、山西在明清时代形成了天下闻名的两大商帮——晋商与秦商。他们在很多城镇建造了山陕会馆,经常联谊,团结成一股强劲的力量,会馆不光可以“叙乡谊,通商情”,还要“敬关爷”以示忠义,以保财运亨通。河南境内著名的山陕会馆除了赊店的社旗山陕会馆,还有清康熙、雍正年间修建于洛阳的山陕会馆。
洛阳山陕会馆,别称西会馆,位于老城区九都东路。现在的洛阳山陕会馆大门开在九都路,面朝北方,但是根据主体建筑的排列结构来看,现在看到的大门只是为了参观和进出方便而已,所以参观洛阳山陕会馆可以尝试着进了大门后直接走到最后面,倒着往回参观。
洛阳关林
关林是武圣关羽的葬首之所,也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群。其前为祠庙,后为墓冢,建筑规格按照宫殿形式修建,布局严谨壮观。关林始建于东汉末年,现存建筑均为明、清时期在汉末庙址上续建、扩建、添建而成。
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舞楼,前台的歇山式和后台的硬山式组合任一起,重檐楼阁,构筑之妙全国罕见,也为“洛阳古代艺术馆”所在地。
走进关林,大门上的81颗金色门钉,显示了关羽崇高的地位。仪门前一对重达三千余斤的铁狮,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关公的遗物,虽历400余载风风雨雨,依然肃穆含威。脚踏关林的石狮甬道,寻觅关公的青龙偃月,抬头看见忠义牌匾。
如今,关公已然成为神话,但作为忠义的精神代表,历朝历代都会受到人们崇敬和膜拜。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关林络绎不绝的游客,给了我们信心与希望。
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勘路之旅走完万里茶道河南段,看山陕会馆,了解数百年前,商帮运着茶叶、丝绸、棉布,从云雾缭绕的武夷山中而来,从黄沙横飞的沙漠中而归。他们走过漫长的水路,艰险的旱路,一路上经历了多少艰辛与困苦,开拓与追寻…
摄影丨杨琼、温曌祺、黄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