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国宝级”行书真迹,意境远超《寒食帖》,后世称其“人间第一”

书画群英 2023-04-17 19:31:46

书法作品的精彩之处,除了丰富多变的笔法、和谐自然的章法等技巧外,还包括其中蕴含的意境之美,与行笔时的情感变化。

例如“天下十大行书”中的《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贬官黄州时,心境惆怅,难以抒发,便借由书法疏解情感。

《祭侄文稿》也是颜真卿得知亲人在战争中被杀害后,心中悲愤难言,从而挥墨创作,因此他们在书写时,都将悲愤之情汇于笔尖。

下笔如注,将喜、怒、哀、乐全部注入纸上,使作品达到“人书合一”之境,成功从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变成世人的学书标杆。

如果从书法“意境”上评价,苏轼有一幅晚年之作,远胜他的《黄州寒食帖》,亦能列入“天下十大行书”之中,这幅作品就是苏轼的行书《李白仙诗卷》。

《李白仙诗卷》乃苏东坡58岁时所写,虽然生命已至晚年,但自身处境仍是举步维艰,朝廷重臣皆对他虎视眈眈。

这时好友丹元子前来拜访,向他口述两首李白的佚诗,苏轼自觉诗句神妙,于是便进行录写。

苏轼曾说:“我书造意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其书法主要展现宋代”尚意“之风,因此书写时,多突出个性与情感的表达。

其字神韵与骨血兼具,将作品的艺术气韵与笔法之美充分结合,此作也将他的“尚意”书风发挥的淋漓尽致,跟随心境走笔。

行笔潇洒劲健,特别是书写到后面,情感抒发更加浓烈,笔墨挥洒更加肆意,点画浓厚,字体结构逐渐开张,似入“忘我之境”。

而且,由于苏轼早年曾师法“二王”、颜真卿等晋唐名家,所以其字多含欹侧姿态,从而展现出妍丽灵秀、优雅飘逸之感。

相对于死板的书法技巧堆叠,苏轼这幅《李白仙诗卷》气韵生动,让人在观摩时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我们在欣赏此作时,不能单纯用探究书法技巧的眼光去看待,而是将笔法与意境相结合,这样才能体会此作真正的“美感”。

北宋施宜生曾评价曰:“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此作上世纪流入日本,现今收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被大阪美术馆视为“国宝级”书作。

17 阅读:6056
评论列表
  • 2023-05-16 05:26

    中国的墨宝相当的一部分流失,可惜!

  • 2023-04-19 21:36

    笔法雄浑

  • 2023-05-02 19:46

    个别字有点像[点赞]

  • [点赞]

  • 2023-05-16 09:40

    真的吗?不像精品啊?

  • 2023-07-01 17:36

    又见墨猪于眼前,东坡椽笔盛名传。第三全靠文才好,一片蛤蟆游野田。。七绝巜赏苏半仙李白仙诗卷帖寒食帖有感》

  • 2023-07-16 12:31

    现在的人 德行水平就这么差吗?古时文人随手写一幅毛笔字,就称之为“国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