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季大街上桂子飘香,路人闻着心情都变好了,可是很多地方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房子前面千万别种桂花树。
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家里有桂花树的朋友可要注意了。

中国人向来喜欢看风水,买房乔迁、婚丧嫁娶,甚至买车等等都得先挑个好日子。
尤其是房子装修和布局,很多人必须得请风水先生过来瞧瞧,毕竟房子是自己的家,如果哪里布置得不好,很容易影响财势和运势。

现如今很多年轻人对玄学不讲究了,如果家里有老人,可能就听老人提起过房前不要种桂花树。
桂花有很多种类,金桂、银桂、丹桂等,这三类再往下还可以细分很多种类,看起来这么朴实无华的桂花却不能随便种,原因就是风水问题,主要有两方面讲究。

首先得从民间习俗“讨口彩”说起。
通俗来讲就是我们现在玩儿的谐音梗,古人喜欢用谐音相同的两个字表达寓意,比如婚礼上会摆放大枣、花生、桂圆、瓜子,寓意“早生贵子”。
有的人就觉得桂花树的“桂”字和“鬼”谐音,古代的人们比较迷信,一有风吹草动就觉得是鬼在作祟,提起鬼就觉得很吓人,所以他们害怕桂花。

比如《阴阳宅经》中有一句话就是“院内桂花,宅外鬼还”,当时的人们认为桂花树是凶祸之兆,导致家里发生不吉利的事。
甚至有的地方还会把桂花树、桑树、柳树和槐树并称四大鬼树,说的人多了,不相信的人也会信几分,所以就有了房前不种桂花的说法。

其次从纯粹的风水角度来看,有的人认为桂花树能影响人们的健康、阻碍一家人的运势。
一些风水先生认为桂花树属阴性、寒气重,人们经过桂花树的时候就能会感觉到阵阵凉气,桂花树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
而人的身体属阳性,如果在房前种植桂花树,阴阳之气对冲会导致人的身体会变虚弱,尤其是小孩子容易感冒。
并且阴性的东西容易滋生煞气,桂花树越长越蓬,阴气就会越积越多,日久天长煞气就会缠上这家人,人们的健康就会收到严重影响。

而且房门被人们称为“气口”,这是气流和能量进入的主要通道,桂花成熟之后会长得枝繁叶茂,树叶会遮挡气流,影响整个家庭的财运和健康。

很多老人都不愿意在房子前面种植桂花树,虽然很香,但是会对家庭造成影响,所以“房前不栽桂花树”的说法口口相传,在很多人心里扎根。
从科学角度看待为什么房前不栽桂花刚刚是从风水角度解释了房前不栽桂花树的原因,那有没有比较科学一点的原因呢,毕竟煞气和谐音在现代社会不能作为它强有力的理由。
其实桂花这种植物本身就不适合种在房前,原因就在桂花树本身,而上文的风水忌讳也都和桂花树的形态脱不了关系。

首先是桂花树的特点,它是常绿乔木或灌木,花梗比较细弱,常绿植物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常年落叶。
如果在家门前种桂花树,几天不打扫门前就落满了叶子,如果再把大门紧闭,就更像几十年没人气儿的老屋。
关键是大部分人每天都要上班,也没多少精力仔细收拾家门口,门前总是乱糟糟的也不好看,下班回家看见一地落叶心情也不会好。

其次常绿植物就意味着它常年繁茂,房前种桂花树容易遮光、阻碍空气流通。
俗话说树不挡户、不遮窗,房前种植桂花树常年遮光,无论春夏秋冬太阳光就甭想照进院子里或者屋里了,整个家都显得阴沉沉的,住在里面的人自然就没有好心情了。
成熟的桂花树能长到3-5米,枝繁叶茂的妨碍空气流通,长时间生活在沉闷的空气中,会增加人们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所以这可能就是古人在风水里将桂花树划为不吉利的原因,人的心情和运势也是挂钩的,长期心情低落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风水之说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桂花本身是一种十里飘香的植物,大街上桂花的香气会随着风扩散各处,淡淡的香气十分宜人。
而一般院子的空间都不大,再种一棵桂花树,家里的空气就更不流通了,桂花散发的香气积聚在院子里散不出去,香气太过浓郁就会让人感到恶心。

既然桂花有这么多忌讳,那为什么还有人种桂花树呢?其实桂花树还是有好处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桂花就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期望了,燕、韩两国君王互赠桂花,以示要和平友好相处。

首先我们顺着古人讨口彩的思路想,桂花的“桂”和富贵的“贵”同音,有句话是“桂花树门前,贵人站门内”。
还有一个成语叫蟾宫折桂,这里面的“桂”指的就是桂花,所以桂花能表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的金榜题名时,可见桂花在古代也是很金贵的,它是一棵吉利的树。

其次是古人认为吃桂花可以延年益寿,相传彭祖就是因为常吃桂花活到了800岁;现代人认为桂花有药用价值,可以暖胃散寒,缓解胃部不适。
咱们老祖宗那么讲究风水,如果桂花树是妖树,早就有多远撇多远了,怎么会流传至今呢?
最后是桂花能表达爱慕之情。
广西少数民族有关于桂花的情歌:一枝桂花一片心,桂花林中结终身,至今广西少数民族的青年男女还会互赠桂花表达心意。

归根结底“房前不能种桂花”不利于空气流通和阳光照射,从而影响人们的心情和运势。
俗话说笑口常开好运自然来,即使家门口种了桂花树,大家也要多笑笑,自然就能打破房前种桂花的忌讳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
参考信息源:文旅中国2023年9月26日发布《品鉴|中秋月圆桂花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