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个习
最近,科室来了两位2022年刚刚上岸的研究生。
他们的本科学校都是“985”大学。
一个毕业于山东大学,另外一个毕业于四川大学。
经过聊天得知,两位同学一志愿都是在冲“名校”,一个报考的是清华,另外一个报考的是浙大。
一志愿学校相比他们的本科学校,确实要好很多。
但是,他们一志愿最终都没上成,最终选择调剂到了一所“双非”大学,然后,再来跟我们学校联培。
怎么说呢,觉得挺可惜的!
毕竟,他们的本科学校还不错,读研却只能读个“双非”大学,心理落差估计会很大。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结果,个人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择校上。
因为,试想一下,如果这两位同学考研选择了本校,那么,很大概率都已成功上岸。
考研,选择“本校”会更稳一点考研,选择本校更容易上岸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为,考研选择本校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① 对专业课比较熟悉,专业课参考书基本上都是平时上课的教材,考研题目也与平时期末考试比较接近。
② 对导师比较熟悉,研究生导师,基本上都会给本科生上课,所以说,考研复试导师基本上就是专业课代课老师,至少比较面熟。
③ 学校更喜欢本校学生,一般来说,大学都会更倾向于本校学生,这种现象尤其在985大学中最为常见。
比如,2022年网传某“985”大学为了保本校学生直接不惜压低分数线。
所以说,考研如果选择本校,那可能会更稳一些。
但是,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并不会这么选择,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名校,主要有两个原因。
考研选择“名校”的原因① 考研,不光为了提升学历,更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
有些考生,高考由于各种原因没能考好,最终只能上一所普通大学,但是,内心却一直怀有一个“名校”梦。
直到考研的到来,他们的机会也来了。
于是,为了弥补高考遗憾,他们会选择那所心慕已久的大学。
比如,我大学最好的哥们,为了能够成功考上浙江大学,不惜“三战”,考研上名校的决心之大远超我的想象。
②考研上“名校”,会有更好的出路
我想,头顶“985”、“211”、“双一流”名校毕业生的头衔,无疑会让我们的出路更宽一些。
然后,你可以选择找工作进名企,也可以考公务员抓稳“铁饭碗”。
我想,这可能也是很多同学考研追求名校的主要原因吧。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两种选择,我们又如何抉择呢?
考研,到底是求稳还是追求“名校”针对这个问题,个人有几点建议。
1、有多大本事就选择多大的目标
考研,相比高考来说难了很多。
高考,你可以尽情冲,冲清北都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只要有一所大学兜底就不会无学可上。
但是,考研则不一样。
考研,你如果盲目选择冲“名校”,搞不好直接就无学可上。
想要调剂?
难度可能不亚于“二战”,最关键的是,就以你冲“名校”的野心,最终只调剂一所“双非”大学,你甘心吗?
很明显,你会非常难受。
然后,你又开始纠结到底是上“双非”呢?还是选择“二战”继续冲名校?
所以说,在你选择冲名校之前,先认真评估一下自己的实力,凭本事决定考研目标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比如,你本科学校一般,成绩也一般,又没有任何奖项的话……,那冲名校的成功率就非常低。
2、第一次考研,并且已经做好了“二战”的准备,可以冲名校
如果,你已经决定一定要考上某大学,并且也是第一次考研,也已经做好了“二战”的心理准备。
那么,还是可以冲一下名校的。
能不能成功,就看你的决心有多大了。
毕竟,有一句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嘛”。
3、看专业,热门专业冲名校需谨慎,冷门专业可以冲一下
考研到底要不要冲名校,还取决于我们要报考的专业。
如果报考的专业比较热门,那么冲名校就要谨慎,如果,报考的专业偏冷门,那么则可以冲一下名校。
举个例子。
假如,有考生想冲浙江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那么,就会比较危险,别说其他学校,就算浙大本校学生都不稳。
所以,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些浙大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考研会选择杭电的计算机专业。
而名校的“冷门”专业则不一样,就算是名校,分数线也不会太高,有些专业可能还需要调剂生。
所以,这也为大家提供了一条冲击名校的“捷径”,那就是可以选择名校的“冷门”专业,这就是一个专业与学校的取舍问题,高考填报志愿时就见过了。
我想,你只要能够想清楚以上3个问题,那么,你的选择就不会有大的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MMDDYY
说得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