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他们的离婚是一件好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竟然是伊能静的儿子恩利所说的清醒发言。
在许多人仍在竭尽所能治愈童年创伤时,恩利却已毫不犹豫地说:“还好他们离婚。”
恩利的清晰发表
作为星二代,受到了父母影响的光环,即使不身处娱乐圈,也依然备受关注。
恩利正是这样。
最近,恩利的一番清醒言论令众人感到震惊。
“我对那样的成长经历挺喜欢的。”
众所周知,恩利在年幼时,父母便做出了离婚的决定。
在许多人看来,父母离婚后,受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恩利。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他,多少会对父母有一些看法。
然而恩利却表示并没有如此。
他直言“我周一到周五和我爸爸在一起,周末则陪着我妈妈”,尽管他是最忙的,但他仍然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他的父母虽然是明星,日程繁忙,但并没有因此忽视他。
在相对短暂的相处时光里,他们都努力把工作安排在其他时间。
这使得恩利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我认为他们并没有那么忙。”
在平常人的生活中,为了工作而牺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是很常见的,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
尽管已经结束了婚姻关系,但她依然十分在意恩利。
在这种相处方式下,恩利不禁感慨道:“他们真的是非常尽责的父母。”
恩利能够享受那样的生活,是由于他父母在教育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
恩利直言:
“他们两人的教育理念截然不同。”
作为母亲的伊能静全力支持他的梦想。恩利热爱艺术,而她则始终坚定不移。
作为父亲的庾澄庆,受到家庭背景的影响,或许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他会在这方面给予相应的教导。
可能正是因为关注点的差异,恩利才会直言“我认为他们离婚是一件好事”。
为了恩利的发展,他们确实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作为父母,他们竭尽所能。
他们的相知、相识与相爱,仿佛就像童话中的“王子与灰姑娘”一样。
故事的开始,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相识、相知并陪伴了二十多年,但最终还是决定分开。
伊能静的家庭条件自幼并不宽裕,父母又倾向于重男轻女,因此她在很小的时候便感受到人情的冷暖。
或许因为明白自己无法依赖他人,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因此在进入娱乐圈后,她才会如此拼命。
庾澄庆则是另一个情况。
他的父亲是一位政界的风云人物,母亲则是一名京剧演员。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他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诞生”的。
再加上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称他为“天之骄子”也毫不夸张。
1986年,他们相遇了。
据了解,伊能静在听到对方的歌声时,立刻被其吸引。
随后,她积极出击,索要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女追男虽有距离,但加上伊能静的高情商,最终两人渐渐走到了一起。
《春泥》不仅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还是他们的定情之作。
他们恩爱如初,保持着彼此的信任,已经经历了14年。
遗憾的是,进入婚姻并生育后,他们的关系虽然表面上显得亲密,实际上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那个时候,庾澄庆为了事业一直忙于外出,而伊能静却被婆媳矛盾所困扰。
她的公婆对她的背景不屑一顾,认为她不够资格与自己的儿子相配。
最初,伊能静为了家庭能够忍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问题逐渐累积,他们之间的感情慢慢减退。
两位作为著名人物,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2008年,伊能静与黄维德手牵手的照片发布后,引发了公众对他们之间关系的怀疑。
伊能静同样是个直率的人。
2009年,一份离婚声明终结了两人的关系。
离婚后,各自的决定。
分开后,他们都决定继续向前走。
据了解,秦昊与伊能静的相遇源于一场慈善募捐晚会。
当时,伊能静正处在媒体的包围之中,虽然想要离开,却一直无法做到。
秦昊之所以将她从人群中拉出来,是因为他注意到了她的困境,愿意伸出援手。
据悉,秦昊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因为他9岁时的一见钟情。
在秦昊看来,男方未婚、女方未嫁,并且身边缺乏异性朋友,因此他随即展开了自己的勇敢追求。
由于年龄相差10岁,伊能静起初觉得两人完全不合。
然而,在伊能静向对方表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后,秦昊并没有退缩,反而说道:
“既然决定了和你在一起,我不会对将要经历的事情感到恐惧...”
2014年,二人共同出席了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首映式,向外界正式透露了他们恋爱的消息。
伊能静再度步入婚姻,这一次她找到了合适的人。
秦昊清楚伊能静的才华,并不比他差。
她之所以作如此选择,愿意付出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这个家庭。
伊能静明白秦昊,知道他在外面也承受着压力,因此通常不会因为生活琐事去打扰他。
也许正是由于彼此的理解,他们的婚姻现在才能保持如此稳定。
与伊能静夫妇频繁展示恩爱、分享生活中小确幸相对,庾澄庆的再婚则显得十分低调。
当然,低调并不意味着没有幸福。
自2016年与张嘉欣步入婚姻之后,他们育有一子一女。
他在11月19日为了支持好友的电影,参与了宣传,并特意分享了他们的合影。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他们现在非常快乐。
从这个角度看,分开后,似乎每个人都开始了新的幸福旅程。
也许,这样的决策才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总结
在娱乐圈,许多明星离婚的情况屡见不鲜,他们互相指责、走上法庭、暗中较劲,这种现象已变得相当普遍。
然而,离婚后,他们两人始终没有说过对方的坏话,也从未利用过彼此。
离婚后还能如此体面,实属不易,也非常罕见。
他们的教育显然非常成功。
尽管两人已经分离,但对恩利的感情却依然如故。
恩利并没有因为父母再婚而感到自己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
正是由于这份爱,才能培育出如此的恩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