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家具研习社 |
选对材料是成功的第一步
制器之道,首在选材。
早至家具出现伊始,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材质对于一件家具的重要性,譬如《周礼·春官·司几筵》中就为五种不同材料制作的席垫规定了其名称和使用方法,蒲草、丝线、竹、菖蒲、兽皮......仅仅一个席垫,材料的选择范围就如此广泛。
宋摹本《女史箴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人工处理能改善材料的天然属性,但这种改善是有限的,大多数情况下,材料的特性往往就决定了家具的特性上限。而这,也是明式家具能远胜前代家具的一大法宝,即海外硬木精材的应用。
以黄花梨、紫檀为首的明式家具常用硬木材料到底强在哪里?要找到这个问题的根本答案,我们或许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先谈谈明式家具的制作者和主要受众对家具材料的期望是什么。
《鲁班经匠家镜》插图
家具,首先应当具备的是基础功能性,以承具为例,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承力托物,保持面的平坦和型的稳健。
其次,作为一件艺术品,审美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文人士大夫们有足够财力支撑他们在市场中任意选择,自然也会用最挑剔的目光审视每一件家具。而且,明式家具还拥有能跨越文化壁垒和时代风尚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正是源于它的美学成就。
在保证功能性和审美性的基础之上,制作者和受众群体才会再考虑其他问题,比如降低成本、提升人体舒适度、显示身份地位等。
从功能性上说,黄花梨、紫檀等硬木材料的质地更为坚硬,也更为致密,还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可谓是经久耐用,所以以其制作的家具实物流传至今,往往还能葆有不错的品相。
从审美性上说,黄花梨渗水流金、纹似水墨,紫檀沉黑如墨、光点星曜,此二者的天然质色就堪称木材中的绝代双骄,其隽永蕴藉、沉静内敛的气韵,让每一个深受中式审美影响的人都为之沉醉。
黄花梨纹理
紫檀纹理
为了尽可能地利用好木材的天然之美,工匠在处理硬木材料时十分谨慎,常使用“弦切”和“径切”两种方式切割木材。
【弦切】即切片刀沿着原木中心的并行线切出木片,从对开原木切出来的弦切木皮,最入一层的年轮会形成“大教堂”式图案的木纹,在中国传统家具中我们更多地称其为“山峰纹”、“宝塔纹”。
【径切】即垂直切向原木的年轮,切出的木料表面呈现直纹,传统家具中称为“大直丝纹”。
弦切
径切
二者相比,弦切利用效率高,木材浪费少,但切出的木料木性不稳、容易变形,形成的木纹艺术性则各有千秋,弦切纹理认可度更高。
在承具面板、柜门、椅具靠背板等集中展示木材色、纹、质的区域,尺寸允许的前提下,工匠还会在弦切或径切的木料上截取出纹理最佳的一段使用,可见其对审美性的重视。
明 黄花梨透雕麒麟纹圈椅 研习社珍藏
明 黄花梨双圈卡子花大画桌 研习社珍藏
智慧超群的明清匠人在提升功能性和审美性上还奇招频出,比如“一块玉”做法,即条案或架几案案面用独板厚材者。
天生的浑然一体不仅可以省去攒框装板作法面心抽涨之烦,还能使案面观感更为完美,而且为了不使纵端断面木纹外露,一般两端还会再拼一块抹头。
清中期 黄花梨夹头榫夔龙纹一块玉翘头案 研习社珍藏
更为顶级的做法是【一木一器】,即只用一根大料制出家具所需的所有构件,这一作法能保证家具通身色泽、纹理和谐一致,将材质之美发挥至极。
明末清初黄花梨朝服柜(一木一器造法)
引入其他材料,兼取众长则是另一条思路。【包镶】就是这一思路下的一项巧作,即用一般杂木造胎骨、薄片硬木造贴面,虽然听起来有些“掉档次”,但实际制作中这种做法的工艺难度更高,且费时费力,大师级别的包镶家具甚至能做到天衣无缝,很难辨别。
其常出现于苏式家具的大件器物中,因为苏式家具有“惜料如金”的传统,技艺精湛的苏作匠人擅以技法弥补材料不足、发扬材料特色。
明清家具中例证颇多的“金帮铁底”亦是如此:以黄花梨为主料,以铁力木作底、后身等辅料,取黄花梨之皮相、铁力木之坚骨,将功能性和审美性都发挥至极,还让人想到太平盛世之景,所以还有暗示“江山永固”的含义。
明末清初 黄花梨三弯腿炕桌(底部)
在审美性上,明式家具也并未局限于独宠“姚黄魏紫”,他们同样欣赏其他材质不同风味的美,还做了各种搭配尝试,比如明清家具中最经典的攒木框镶嵌云石,使硬木与云石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质感展现脉络相通的美学风格,是1+1>2的成功尝试。
清 黄花梨镶云石三攒靠背南官帽椅成堂(一堂四只) 研习社珍藏
明 黄花梨木镶乌木边条案 故宫博物院藏
明式家具的材质搭配形式多样,不同材质之间使用比例有差最终呈现效果亦不同,制作者还十分擅长从其他文化中汲取精华,化作巧思,比如百衲包镶,其灵感就源于佛家苦修弟子的“百衲衣”,这种做法是在包镶基础上使用不同颜色、材质的小木片。
明 黄花梨嵌瘿木百纳镶锦地纹面四劈料裹腿霸王枨画桌 研习社珍藏
懂得了明式家具的用材之道,再回过头去欣赏明式家具,我们更能体会到它丰厚的美学价值,纯净与纷繁,沉静与热烈,正是兼具高标准和包容力的审美眼光一步步引导明式家具攀上巅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