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国家队14年,如今再看王濛现状,才知道李琰当初说的没错

渺远的云 2025-02-14 14:52:43

什么!亚冬会上,韩国队又玩“脏”的!

在短道速滑这一赛事上,中国队与韩国队向来是宿敌,而韩国队的那些“小手段”更是看的中国观众瞠目结舌。

犯规,用手推,赛后不服飙脏话等等,让人啼笑皆非。为了不产生冲突,很多选手忍气吞声,可有一个人可不惯着她们!

没错,她就是说出金句“我的眼睛就是尺”的王濛。面对韩国队的刁难,王濛直接反击,以绝对的实力多次夺得金牌。

那么如今已经离开国家队14年的王濛,现状怎么样了?当初李琰说了王濛什么?

亚冬会风波

在 2025 年哈尔滨亚冬会的短道速滑赛场上,一场激烈的 “冰上之战” 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

在男子 5000 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原本有望夺冠,可比赛的最后一圈却风云突变。韩国选手朴知元在林孝埈试图超越时,伸出手臂阻挡,导致林孝埈重重地摔出了赛道。

尽管韩国队最终被判犯规,取消了比赛成绩,但中国队也因此错失了金牌,只收获了一枚铜牌。这一结果让中国队上下充满了无奈和遗憾,也瞬间点燃了观众席上的怒火。

中国队选手孙龙在混采区直接高呼 “脏就是脏”,表达着内心的愤懑。而曾经的短道速滑传奇王濛,更是忍不住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怒斥韩国队:“这到底是短道速滑还是冰上散打?这么多年了,还是不扒拉不会滑冰!”。

其实,韩国队在短道速滑赛场上使用 “小动作” 干扰对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回顾过往,2010 年温哥华冬奥会,韩国选手朴升智就曾 “不经意” 地推过王濛的后背。

2014 年索契冬奥会,沈石溪的冰刀险些划破周洋的跟腱。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体育竞技的公平精神,让比赛变了味。

此次亚冬会,韩国队的行为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体育精神的思考。竞技体育,本应是公平、公正的较量,是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展现实力和风采的舞台,而不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去获取胜利的 “战场”。

韩国队这种依赖肢体冲突来争夺优势的做法,不仅是对对手的不尊重,更是对短道速滑这项运动的亵渎。

面对韩国队的干扰和韩媒的 “拱火”,中国选手展现出了大度和坚韧,林孝埈在赛后选择了沉默和宽容。

而王濛作为一个“暴脾气”,在面对韩国队的刁难时,展现的又是另外一种态度。很多网友称王濛是“狂”,但有实力的“狂”,受到了观众的喜欢。

那么王濛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面对韩国队的“小动作”,王濛又是怎么回击的?

王濛的绝对实力

王濛在短道速滑项目上展现出的天赋超乎常人。1993 年春,年仅 9 岁的王濛开始短道速滑训练,便迅速崭露头角。

她仿佛是为冰面而生,与生俱来的速度感、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让她在冰上如鱼得水。

她对速度的掌控、对弯道的把握,以及在赛场上的应变能力,都远远超出了同龄人,为她日后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王濛的职业生涯之中,无论是大赛还是小赛,有她在似乎中国就“稳”了。王濛也不负所望,多次让国旗在赛场上升起,为祖国取得了无数荣誉,拿下了几十块金牌。

更加让人惊叹的是,在13年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世锦赛上,王濛曾遭到其他国家队员的干扰。但王濛根本不慌,别的国家扒拉她,她就全程背着手比赛。

在急速的情况下,背手比赛无疑是为自己增加了难度,但王濛依旧以绝对的实力拿下了第一。赛后王濛称她要做的就是让其他国家都跟不上她,连她的屁股影都看不见。

这样“狂妄”的话,放在王濛身上却毫不违和。

王濛的“暴脾气”

和实力一样火爆的,还有王濛的脾气。

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韩国队输给中国队后,心态失衡。在收冰刀时,韩国队员公然骂脏话,试图借此发泄不满与羞辱对手。

王濛哪能惯着这种行为,她以同样的方式,在收冰刀时暗戳戳地回怼脏话。这一幕充分展现了她 “暴脾气” 的一面,面对不尊重的行为,绝不忍气吞声,当即予以回击。

这种直来直往的处理方式,虽然可能不符合传统的 “优雅风度”,但却凸显了她骨子里的倔强与不服输。

但王濛的 “暴脾气” 也为她带来了诸多困扰。“丽江冲突” 与 “青岛内讧门” 等负面事件,让她深陷舆论的漩涡。

这些事件的发生,与她暴躁的性格密切相关。在 “丽江冲突” 中,具体冲突细节虽未完全公开,但从结果来看,王濛的冲动行为使得局面失控。

而 “青岛内讧门”,更是将她推到了风口浪尖。在训练期间,因各种矛盾的积累,王濛与领队发生激烈冲突,甚至挥拳相向。这些事件导致她多次被国家队开除,职业生涯遭遇重大挫折。

在国家队中,王濛与教练李琰也曾产生过深层矛盾。李琰作为教练,有着自己严格的执教风格和训练理念,而王濛性格直爽,对训练和比赛也有自己的想法。

两人在训练方式、战术安排等方面意见不合,摩擦不断。王濛更是直接称自己不适合在国家队训练,会自己请辞回到地方队。

但两个人的矛盾并没有持续的恶化下去,双方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向对方道歉。李琰表示,她明白王濛的性格,就是想到哪说到哪,直言快语,并无恶意。

王濛的发展

29 岁那年,距离冬奥会开幕式仅 22 天,在训练中的她与队友意外发生碰撞,导致右脚骨折。

这一突如其来的重伤,让她不得不遗憾地错过了那届冬奥会,也无奈地结束了自己的运动员生涯。

退役后的王濛,并没有远离她所热爱的短道速滑事业,而是选择成为一名教练,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艺传承下去。

在教练岗位上,王濛把自己对短道速滑的理解和热情都倾注到了队员身上,用自己的方式培养着新一代的冰上健儿。

如今,王濛活跃在互联网平台上,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与短道速滑相伴。她多次担任短道速滑赛事的解说嘉宾,凭借直爽的性格和幽默的语言风格,迅速走红网络,深受观众喜爱。

在解说过程中,王濛金句频出,“我的眼睛就是尺” 等妙语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她的专业和自信。

她的 “濛” 式解说,不仅为赛事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也让更多人关注到了短道速滑,为这项运动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赛场到教练席,再到网络解说平台,王濛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她对短道速滑的热爱。她的每一次转身,都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梦想的不懈追求。

相信在未来,王濛还会继续在她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为中国体育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信息来源:

光明网2025年2月9日——韩国队被判犯规,中国队获得铜牌

王濛短信谢李琰师徒终和解 中心主任表态藏玄机——中新网

王濛被开除出国家队,教训了谁

0 阅读:55
渺远的云

渺远的云

感谢平台的支持,我要向大家传递正能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