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火种——记数学家张筑生一、天才的悖论1997年阿根廷的冬天,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赛场上气氛热烈。中国队再次登顶,连续两年将团体冠军收入囊中,队员更是全员斩获金牌。彼时,作为中国奥数队主教练的张筑生,站在领奖台上,享受着鲜花和掌声,也承受着命运的无常捉弄。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这位培养出众多奥数冠军的数学大师,竟然连博士生导师的职称都没评上。
更令人唏嘘的是,他是一位癌症患者,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仍然坚守在教育一线。张筑生的故事,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像一个巨大的谜团,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和解读。北京大学首位理学博士,奥数五连冠的传奇教练,这些耀眼的光环,与他未评上职称的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二、求学之路:与数学的热恋1.川大岁月:废寝忘食的学霸张筑生与数学的缘分,始于1959年的四川大学。那一年,他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踏入了这所高等学府的大门。从那时起,他便展现出对数学的痴迷,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开启了学霸模式。清晨,当室友还在沉睡时,他已经开始晨读外语;周末,当同学们外出游玩时,他却沉浸在题海之中。对他来说,学习不是任务,而是乐趣,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渴望。他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停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这种废寝忘食的状态,甚至让他闹出过撞电线杆的笑话。有一次,他边走路边看书,结果一头撞上了电线杆,这一幕被同学们戏称为“与电线杆热恋”。然而,张筑生并非一个只顾自己学习的书呆子。他乐于助人,经常为同学们解答难题。每当有人在学习上遇到困惑,他总是耐心讲解,直到对方理解为止。久而久之,他成了同学们眼中的“数学百科全书”,“救命稻草”。他不仅自己热爱学习,也乐于分享知识,帮助他人共同进步。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为他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和喜爱。
2.北大腾飞:震惊数学界的博士1978年,张筑生参加了北京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考试。这次考试,他不仅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还在考试过程中发现了试题中的错误,展现出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数学功底。北大的教授们对他的表现赞叹不已,甚至有人认为他可以直接来教研究生,不必再参加考试。进入北大后,张筑生的学术之路如同开挂一般。在硕士研究生阶段,他就在论文中解决了美国数学家斯梅尔提出的“四大猜想”中的一个,这一成就震惊了整个数学界。当时,中国还没有正式的博士学位制度。但考虑到张筑生的杰出贡献,北大校长张龙翔决定为他破格举行博士论文答辩会。1983年7月6日,这场答辩会在北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数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最终,张筑生以其卓越的研究成果,顺利通过答辩,成为北京大学首位理学博士,编号001。
三、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奉献的教育家1.拒绝名利,投身教材编写获得博士学位后,张筑生并没有选择继续在科研领域深耕,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教材编写。当时,很多朋友劝他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上,应该专注于科研,争取发表更多论文,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毕竟,在当时的学术评价体系中,教材编写并不算科研成果,对职称评定也没有太大帮助。然而,张筑生却有自己的想法。他深知,教材是教育的基石,一本好的教材能够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他认为,为中国的数学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比个人的名利更重要。他相信,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编写教材就是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的最直接方式。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接受了编写教材的任务,开始了长达五年的艰苦创作。在这五年里,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最终完成了《数学分析新讲》《微分动力系统原理》《微分拓扑讲义》三部著作。这三本书,被后来的数学学子奉为经典,至今仍被广泛使用。2.带病执教,铸就奥数传奇张筑生对教育事业的奉献,不仅体现在教材编写上,更体现在他担任中国奥数队教练的经历中。1995年,张筑生接过了中国奥数队的教鞭。彼时,他已被确诊患有鼻咽癌,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这份工作不仅需要极大的精力和体力,而且在当时的评价体系中,并不算教学工作量,对职称评定也没有任何帮助。
他的同事赵春来曾担任过一年的奥数队教练,深知这份工作的辛苦。他认为,奥数教练的工作量巨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题目,设计训练方案。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也难以承受这样的负荷。因此,赵春来只担任了一年教练就再也不肯接手了。然而,面对这份艰巨的任务,张筑生没有丝毫犹豫。他深知,奥数竞赛不仅是学生的竞技场,更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他将这份工作视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他常说:“个人名利算个屁,国家荣誉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备战奥数竞赛,张筑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需要将大学水平的数学知识,转化成高中生能够理解的形式,并设计出既有难度又能区分学生水平的题目。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一边接受着痛苦的放疗,一边坚持为学生们编写训练题目,制定训练计划。在张筑生的带领下,中国奥数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从1995年到2000年,中国队连续五年获得国际奥数竞赛团体冠军,队员更是全部获得金牌,其中三次全员金牌。这辉煌的成绩背后,是张筑生用生命和汗水浇灌出来的。
四、生命的最后乐章:未竟的遗憾与永恒的精神1. 最后一次监考:对数学的热爱至死不渝
2002年初,张筑生的病情急剧恶化,身体虚弱到几乎无法行走。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要去监考自己最爱的微分拓扑学考试。他坐在轮椅上,由学生推着进入考场。这场考试,也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走进教室。对数学的热爱,已经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病魔缠身,也无法熄灭他对数学的热情。2. 未获导师称号的遗憾:制度的无奈与人性的光辉令人遗憾的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张筑生也没能获得博士生导师的称号。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一位培养出无数优秀人才的数学大师,一位为中国数学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教育家,竟然连一个博士生导师的资格都得不到。这其中的原因,或许与当时的职称评定制度有关,或许也有一些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然而,张筑生本人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他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个人的名利。他常说:“关键不是你有多牛,而是要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我们就是学生成功路上的铺路石。”他视学生如己出,对他们倾注了全部的爱和关怀。他的学生们也深深地敬爱他,经常去看望他,即使远在海外的学生,也经常打电话问候他。在学生们的心中,他永远是他们最尊敬的“张教授”,远比任何一个官方的头衔都更有分量。3. 乐观面对病痛:精神的丰碑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张筑生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精神。他从未向命运低头,也从未抱怨过生活的不公平。他总是乐呵呵地告诉身边的人:“学生们对我可好了。”他把学生的爱和关心视为最大的财富,并以此为精神支柱,积极地面对生活。
他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他把所有的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他将自己对数学的热爱,对教育的热情,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他的学生们。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仍然不忘鼓励学生:“你们所有人加起来经历的痛苦,可能都没有我一个人多。但是你看我不还是活得好好的嘛!”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五、结语:永恒的火种2002年2月6日,张筑生因病逝世,享年63岁。他的离世,是中国数学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教育界的巨大损失。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充满了鼓舞人心的的力量。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家,什么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未评上博士生导师的职称,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但这并没有减少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相反,这更凸显了他的伟大。他不在乎名利,他只在乎学生,他只在乎中国的数学教育事业。他的一生,都在为他人燃烧,为教育燃烧。张筑生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本质、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张筑生用他的一生,给出了答案。真正的成功,不是名利双收,而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真正的幸福,不是物质享受,而是精神的富足。
张筑生的精神,就像一颗永恒的火种,将继续照亮中国的数学教育之路。他的故事,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追求知识、奉献社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种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一种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这,才是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