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校的家长怒了:学生吃臭肉,校长吃小灶?背后的真相很扎心

小双说娱乐新闻 2024-10-26 04:54:56

10月16日,云南昆明官渡区云子中学长丰学校的家长们怒了,几位家长“违规闯校”,冲进学校后厨,发现食堂的猪肉居然有异味。

这一情况很快被拍成视频发布到社交媒体上,迅速引发关注。校方食堂的“臭肉事件”立刻成了热点,大家纷纷质疑:陪餐制度都在执行,为什么校长老师竟然没发现?难道他们不跟学生一起吃饭吗?

对此,昆明市官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教育局迅速介入调查,查封了现场的所有食材,并对供餐企业立案调查。

官方的快速响应值得点赞,但事件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却远不止臭肉这么简单。

校园食堂,又一“臭味”事件

说起学校食堂,那可是每个家长都很关心的地方。吃得好不好,吃得健康不健康,都是家长们最在意的事。

毕竟孩子每天要在那里吃三餐,要是饭菜的质量有问题,家长们岂能不操心?

这次昆明的臭肉事件,能被曝光全因家长“违规闯校”。

有人说家长太“大胆”,但其实是因为他们对学校食堂长期的不信任感所致。毕竟据说之前就有学生因为吃了食堂饭菜闹肚子,甚至有的学生还自己带饭,就怕吃到不干净的东西。

这次家长“杀”到食堂后厨,可能也是“早有预感”,只是没想到一探究竟,还真发现了臭肉。

这不是个案。

近些年来,校园食堂问题频频上新闻,从发霉的馒头到变质的肉类,从乱七八糟的后厨环境到不合格的食材,每一个问题都让家长们揪心。

家长们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毕竟这些都是孩子们每天的“口粮”,要是连吃饭这件事都不能放心,那谁还敢安心让孩子在学校用餐?

其实,国家对校园食堂的食品安全有严格的要求。《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明确规定,食堂必须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查验,确保食材安全、卫生。

而8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发布的《通知》中,也强调了这一点: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要做到“货、票相符,原材料感官性状无异常”。

可问题是,这些规定在学校日常运作中真的都落实到位了吗?

陪餐制度为何成了“走形式”?

陪餐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学校领导和学生一起吃饭。按理说,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校领导体验学生的用餐环境,还能让孩子和家长都放心。

可现实中,有多少校领导真的天天坐在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吃饭呢?

臭肉事件爆出后,很多人质疑:既然有陪餐制度,那为什么校长、老师没发现臭肉的问题?难道这块“同锅”里的肉,学生吃了,校长却没吃?还是说,陪餐制度只是在“假装陪餐”?

陪餐制度的初衷很好,目的是希望校领导能身临其境地体验,亲身感受食堂的菜品质量和卫生状况,从而及时发现问题。

但现在看来,有些学校在执行时,确实有些“走形式”。陪餐并不是真的和学生一起吃,而是“象征性”地到食堂转一圈、吃几口,甚至在餐厅外站站看看就算陪餐了。

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就是校领导与学生并非同一个食堂,甚至特地为陪餐的校领导们准备了专门的餐食,质量自然和学生吃的“普通餐”不在一个级别上。

这样一来,陪餐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变成了彻底的“摆拍”。

有位学生家长就吐槽:“说是陪餐,其实就是领导们吃他们的‘小灶’,根本不关心学生吃的怎么样。”

这种现象让人无奈,大家都明白,这样的陪餐制度根本达不到它的初衷。

家长频频“自救”,暴露了哪些问题?

臭肉事件中,家长的“违规闯校”让问题得以曝光。

其实近年来,类似家长主动“自救”的情况并不少见。还有一次在广州,有家长也是“不请自来”,直接闯入后厨,发现了一堆过期食品和脏乱的厨房环境。家长们不是故意为难学校,而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

为什么家长会去“自救”?原因其实很简单——缺乏信任。

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任,本应是维护校园秩序、保障学生安全的基石,可一旦这个基石出现了裂缝,家长们的焦虑情绪就会不断放大。

孩子的饮食问题不是小事,学校若不能让家长放心,家长自然会自己找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自救”也暴露了学校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诸多问题。很多学校的食堂被外包给第三方企业后,监管的力度和深度就减弱了,导致问题频发。

更让人担心的是,个别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利益链条还暗流涌动,以至于有些不合格的企业还能拿下食堂承包,甚至通过种种“关系”,让一些本该严格执行的规定被轻描淡写地“忽视”了。

怎么才能让校园食堂更安全?

既然校园食堂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那怎么才能彻底改善?

1. 陪餐制度要“真陪餐”

陪餐不是“走形式”,更不是象征性坐几分钟就能完事的。

校领导要真正与学生一起用餐,吃的就是学生的那一锅饭。

除了用餐,还要对食材的质量、用餐环境进行细致观察。再忙也要坚持做到,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2. 加强家长参与机制,推广“家长陪餐”

有的地方已经在推行家长陪餐制度。

比如,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学校定期邀请家长来学校食堂体验,与学生一起吃饭,直观感受学校的饭菜质量。

这样的制度能够让家长对孩子的饮食有更深的了解,参与到监督过程中,进而提高学校的服务质量。

3. 强化突击检查,引入第三方监管

除了定期检查,突击检查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食堂的后厨环境和食材来源的抽查。

此外,可以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对食堂的运营进行评估和检查,让监督更加透明、独立,确保学校食材的安全和质量。

4. 加强透明度,推广“明厨亮灶”

国家推行的“明厨亮灶”项目,能让家长、师生直接通过视频看到食堂后厨的操作情况。

如果每个家长能在手机上随时看到后厨的动态,这不仅增加了监管透明度,也能有效降低食堂员工的违规操作。

长丰学校的臭肉事件,就证明了“明厨亮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孩子的饭桌安全,容不得丝毫马虎

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已经成为家长们最痛心的“老大难”问题之一。

无论是陪餐制度,还是各种检查措施,都要确保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搞“形式主义”。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校里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从长丰学校的臭肉事件中,我们再次感受到家长的无奈和愤怒。

其实不光是这所学校,还有很多学校的陪餐制度、监管措施都需要认真反思:是否真的把学生的健康放在了首位?是否真的做到“从严从细”?

孩子的饭桌安全,容不得丝毫马虎。

希望每一家学校、每一家供餐企业、每一位校领导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不要让陪餐制度沦为摆设,不要让家长们总是“被迫自救”。

通过真正的监督和透明的机制,让孩子们在学校吃得开心、吃得安心,让家长们放下这份沉重的心。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小双说娱乐新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