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搞三农的圈子里,养鳖可是个挺有讲究的事儿。鳖这玩意儿,看着笨笨的,但养起来却有不少需要动脑筋的地方。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养鳖的小妙招。
鳖的生活环境那是很重要的。就说鳖池,得选个好地方建。有的地方选在阳光特别充足的大空地上,这好处就是鳖能充分享受阳光的温暖,阳光里的紫外线还能对鳖池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让鳖少得些病。但这也得看情况,要是夏天中午太阳太毒,鳖池里的水温度升得太快太高,鳖可能就会有些受不了,变得不爱动,食欲也下降。而有的鳖池建在有大树遮阴的地方,夏天的时候水温就不会升得太离谱,鳖能比较舒服地生活。不过这样在阳光不足的时候,鳖又可能会缺乏足够的活力。所以选鳖池位置得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好好琢磨。
鳖池的水质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有的养殖户为了图省事,很长时间都不换水,结果鳖池里的水变得越来越脏,鳖在这样的水里生活,身上容易滋生细菌,得病的几率就大大增加。而细心一点的养殖户,会根据鳖的数量和吃食情况,定期换水。一般来说,发现水有些发浑或者有异味的时候,就差不多到换水的时候了。但换水也不能太勤,要是每天都大量换水,鳖可能会因为不适应新的水质而产生应激反应,像突然不吃东西或者在水里不安地游动。在换水的时候呢,新水和旧水的温差也不能太大,有个三五度的温差是比较合适的。要是温差超过十度,鳖就可能被激到,身体变得虚弱。
饲料的投喂也是很考验人的。有的养殖户为了图便宜,就买一些质量不怎么样的饲料给鳖吃。这种饲料可能营养不均衡,鳖吃了之后长得慢不说,还可能会影响健康。好的饲料应该是营养全面、搭配合理的。像蛋白质含量合适的鳖饲料,能让鳖的肌肉长得更结实,外壳也能长得更坚硬。而且投喂的量也得把握好,投喂少了,鳖吃不饱,缺乏营养,生长速度就会变慢。但投喂多了,剩下的饲料在池底腐烂,又会污染水质。我见过有的养殖户,每次投喂饲料的时候,就大概看一下数量,也没有个准确的记录,结果一段时间后发现鳖的生长速度不如预期,原来是饲料投喂太少。也有的一直按照固定的量投喂,鳖长大了,食量增加了,可他还是按原来的量投喂,鳖就长不好了。
在冬天的时候,鳖的冬眠管理可不能马虎。有些养殖户没有做好冬眠前的准备工作就让它冬眠,鳖在冬眠的时候因为身体储备的能量不够,或者环境条件不合适,就很可能会冬眠失败,甚至死亡。要是在鳖冬眠前,给它提供一些高能量的食物,让它身体里储存足够的脂肪和营养,那它在冬眠期间就更有保障。还有冬眠的环境温度很关键,太冷或者太暖都不行。温度太低,鳖可能会被冻死;温度太高,鳖又可能会提前苏醒,消耗太多能量。一般来说,有个四到八度的温度范围比较适合鳖冬眠。不过不同品种的鳖可能对温度的要求也会有一定差异。
鳖的疾病防治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有的养殖户在鳖得病之后才开始乱用药,不管什么病就乱用抗生素。这种做法不仅可能会让鳖产生耐药性,还可能会破坏鳖池里的微生物平衡。其实预防疾病比治疗更重要。像定期对鳖池进行消毒就是个很好的办法。可以用一些相对天然、温和的消毒剂,比如生石灰。用生石灰消毒,既经济又能有效杀菌。还有就是要做好日常的观察,一旦发现鳖有什么异常,比如精神不好、行动迟缓或者外壳有损伤,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如果发现有鳖得了传染病,就得果断地把它隔离起来,防止疾病在鳖群里传播。
鳖池里的水草也有大用处。有的鳖池里种的都是水葫芦,这种水葫芦繁殖能力特别强,要是控制不好,就会把整个水面都盖住,阳光透不下去,水里的溶氧量就会降低,鳖就会因为缺氧而不舒服。而像金鱼藻这种水草就比较好,它能吸收一些水里的有害物质,释放氧气,还能为鳖提供一些藏身之处。不过水草也不能种得过多,不然会影响水流和水质。
鳖的品种选择也很有门道。有些养殖户看到中华鳖市场好就开始养中华鳖,但没有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是不是适合中华鳖生长。中华鳖喜欢在水质比较清澈、水流相对稳定一点的环境里生活,要是把中华鳖放在水质比较差或者水流很湍急的地方,它就会生长得很不好。还有一些本地特色的鳖品种,它们可能更适应本地的自然条件,在本地的养殖环境下可能生长得更健康、抗病能力也更强。比如在一些山区的水域里,可能会有一些本地的土鳖品种,它们已经适应了山区的冷水和多变的环境。
养殖密度也不是想定就定的。有的养殖户为了让鳖池能产出更多的鳖,就拼命往池子里放鳖苗。但鳖太多了,空间就不够,饲料也不够分,水质也很快就会变差。在这样的环境里,鳖会变得很拥挤,互相挤压,还容易感染疾病。合理的养殖密度得根据鳖池的大小、鳖的生长阶段等因素来确定。幼鳖的时候,养殖密度可以稍微大一点,但也要有个度。随着鳖慢慢长大,就得逐渐减少养殖密度,给鳖足够的活动空间。
日常管理也有很多细节。比如说鳖池的周边得经常清理,不能有杂草或者杂物堆积,不然可能会成为病菌滋生或者老鼠等害虫的藏身之处。还有就是在气温变化比较大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鳖的状态,适当调整喂食的量和时间。有时候突然降温或者升温,鳖的食欲会受到影响,这时候就不能按照平时的量去喂,得根据鳖的实际吃的多少灵活调整。
在养殖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一些现代的技术手段。现在有很多监测设备,可以用来监测水质的酸碱度、含氧量等指标。通过这些设备的监测,就能及时发现水质的变化,在水质还不至于影响鳖健康之前就采取措施。还有温度监测设备,能随时知道鳖池里的水温情况,这样在冬眠或者夏天高温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管理。
不过这些技术手段也不是万能的,还得结合实际的情况。不能完全依赖设备,还是要多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判断鳖的情况。比如有时候设备显示水质正常,但自己观察鳖的行为却有些异常,那可能就是还有其他问题没有检测到,就需要再仔细检查。
养鳖是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不管是环境的管理、饲料的投喂、疾病的防治还是日常的小细节,每一个方面都关系到鳖能不能健康成长。就像一个大的系统一样,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养殖的成果。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去考虑,去摸索,才能养出健康又肥美的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