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曾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子队教练的吴敬平发文,痛斥WTT被资本裹挟,为了商业利益最大化,设置“强买强卖”的赛制,“逼退”了正直当打之年的樊振东、陈梦等顶尖球员。
吴敬平感慨:被资本裹挟的国球已经变味儿,看不到国球的出路。
吴敬平指出WTT的赛程密度过高,导致球员疲惫不堪、甚至诱发伤病,球员因伤退赛还要被罚款,他认为这种做法非常不人性化,不尊重球员意愿,导致樊振东、陈梦等一线球员被迫退出世界排名。
即便WTT后来做出调整,保留了樊振东、陈梦的参赛权,但是没有恢复他们的世界排名,这样一来他们要参赛只能从资格赛打起,这无异于逼退樊振东、陈梦等一线球员。
吴敬平虽然痛斥国球被资本裹挟,但是他认同乒乓球走向市场化是历史必然趋势,他只是认为WTT过于唯利是图,忽略了球员的个人意愿,这一点与DeepSeek的看法相同。
DeepSeek分析认为,商业化的WTT激活了乒乓球市场,资本的引入扩大了乒乓球赛事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过于密集的赛程消耗了运动员的健康。
DeepSeek也建议WTT应该调整赛制,平衡商业利益与球员权益,避免竭泽而渔。
另外,DeepSeek分析,WTT商业化后,使得赛事奖金大幅提升,头部选手因此大幅受益,但是基层球员收入并没有改观。
DeepSeek认为头部球员如果过度依赖赛事奖金,一旦发生伤病或者身体状态下滑,收入将出现断崖式下跌。
也就是说,球员如果一味被奖金驱使玩命参赛,虽然短期能获得高额奖金,但是高频次参赛,必然加速身体的消耗,后续一旦出现伤病无法参赛,收入将大幅降低。
看来WTT目前这种赛制,确实有点竭泽而渔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