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享办公空间里,养绿植是个很不错的想法。像仙人掌这种绿植就很适合,它皮实好养,在很多地方都能生长良好。我有个朋友在广州的一家共享办公空间工作,他们那儿就放了不少仙人掌。可传统的养护方式有点麻烦,特别是保湿这一块。水苔柱保湿升级的方法就很实用,每两天喷雾一次就能让仙人掌状态不错。
说起绿植,仙人掌真算得上是低维护的代表。和其他绿植比起来,像绿萝,那得经常浇水,要是在华北地区的办公室里,空气比较干燥,一周不浇水绿萝叶子就可能发黄发蔫。而仙人掌呢,一个月浇一次水都行。还有龟背竹,在华南地区的居家环境里,它需要比较高的湿度,得时不时喷水保湿,不然叶片就会干巴巴的。再看文竹,在办公室那种相对干燥的环境下,要精心照料,湿度不够就会干尖。
在共享办公空间养绿植,可不像在自家阳台上那么自在。我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分享,他们在上海的一个共享办公空间里放了发财树。发财树看着好看,象征着招财进宝,大家都挺喜欢的。一开始还生机勃勃的,可没过多久就开始出问题了。发财树喜欢湿润的环境,共享办公空间人来人往,空气干燥,浇水的频率不好掌握,大概过了半个来月,叶子就开始发黄,没几个月就死了。
这说明在共享办公空间养绿植是有痛点的。光照、湿度、浇水频率这些因素都不好把控。就拿浇水来说,要是像养发财树那样,每3天浇一次水,可能对于仙人掌来说就太多了,仙人掌可能就会烂根。而水苔柱保湿升级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锁住水分,减少浇水的频率。像仙人掌,按照每两天喷雾一次的方式,一个月下来,只要喷雾的量合适,就能让仙人掌长得很好。这比盲目浇水可强多了。
在昌平也有个种草莓的师傅,虽然他种的是草莓不是仙人掌,但他在湿度控制方面有些经验可以借鉴。他发现,在草莓苗生长的时候,保湿太重要了。在华北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尤其是在3 - 5月的时候,如果保湿没做好,草莓苗就长不好。他就用了一种类似水苔保湿的方法,在育苗床上铺了特制的水苔,定期喷水,和每两天喷雾一次仙人掌的方式有点相似。每隔7天左右就检查一下水苔的干湿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喷水。这样草莓苗就能健康生长,果实也能长得又大又甜。
再说说和其他低维护绿植的对比。比如虎皮兰,它在很多地方都容易养活,像在长沙的一些居家环境里,光照不是特别充足的情况下,虎皮兰能长得也不错。但是它和仙人掌的养护还是有些区别的。虎皮兰大概半个月浇一次水就可以,但是它对光照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光照不足,它的叶片就会发软。而仙人掌不怕光照不足,只要喷雾保湿工作做好,在光线比较暗的共享办公空间的角落里也能生长。
还有银皇后,这是一种比较耐阴的绿植。在办公室那种几乎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银皇后也能活。但是它在湿度方面的要求比较苛刻。如果湿度不够大概15天左右,它的叶子就会开始发黄。而仙人掌只要按照合适的方式喷雾保湿,在同样低湿度的办公环境里就能健康生长。
在广州的一个咖啡厅里,我看到他们养了空气凤梨。空气凤梨也是一种很奇特的绿植,不用土就能生长。不过它对湿度要求超级高,基本上每天都得喷水,和仙人掌的养护差别很大。在华南地区气候比较湿润的时候还好说,可是一到相对干燥的季节,大概从10月开始,如果还按照每天喷水的方式,空气凤梨就容易被水淹死,因为它不能积水。而仙人掌在不同的湿度环境下,只要喷雾频率不变,就能稳定生长。
我自己曾经也在居家环境里养过仙人掌。我住在西北的一个城市,那里气候比较干燥。刚开始养仙人掌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浇水,就和养其他绿植一样,大概一周浇一次水,结果没过多久,仙人掌就有点发软。后来我就改变了方法,大概每10天用喷壶喷一点水,就像现在提到的水苔柱保湿升级后的喷雾方式,不过我没有用水苔柱,只是减少了用水量。大概过了一个月,仙人掌就又变得饱满起来。
这种水苔柱保湿升级后的养护方式对于不同品种的仙人掌也有不同的效果。比如金琥仙人掌,它比较喜欢干燥的环境,但是在共享办公空间那种相对湿度稍高的情况下,只要每三天稍微喷雾一次就可以。而玉翁仙人掌,相对更需要一些湿度,大概每两天喷雾一次就比较合适。这两种仙人掌在我的一个山东朋友的办公桌上都养得很好。
在共享办公空间里,选择仙人掌这种低维护的绿植还有很多好处。它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给单调的办公环境增添一份生机。不像在深圳那种气候比较热的办公空间里养的一些娇贵的热带绿植,一旦温度湿度控制不好,可能几天就凋零了。仙人掌在华北或者华南不同地域的办公环境里,只要掌握好喷雾的频率,都能很好地生长。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共享办公空间里多尝试一些像仙人掌这样的低维护绿植呢?如果我们能更好地掌握水苔柱保湿升级这种养护方式,是不是还能让更多的绿植在这些特殊的办公环境里茁壮成长呢?比如说仙人球属的龙王球,在不同的城市里,它的养护是不是也会因为地域气候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呢?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