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节,一张港星黄一山蹲在泥地上啃烤猪的照片火遍全网。这个在周星驰电影里总戴着眼镜的 "御用配角",连续四年雷打不动回广东台山老家祭祖。视频里他扛着三十斤重的烧猪走山路,跟着乡亲们磕头跪拜,最后直接坐在泥地上分猪肉吃,油光满面的样子让网友直呼 "比电影还真实"。
说句心里话,现在明星作秀的事儿见多了,但黄一山这波操作真让人挑不出毛病。你看他走的山路坑坑洼洼,纸皮往地上一铺就开饭,村民用的菜刀都豁口了,他还抢着往嘴里塞。有网友调侃:"明星吃相这么野?" 我倒觉得,这才是把祖宗给的饭碗端稳了。
广东人祭祖有多拼?我听说有人台风天跪着爬上山,有人扛着三十斤烤猪走三小时山路。这种近乎 "偏执" 的仪式感,其实是岭南人骨子里的 "怕断根"。就像台山黄氏祠堂里的族谱,密密麻麻记着十几代人的名字,每到清明,海内外上万子孙都要回来认祖归宗。
黄一山在香港出生长大,却把台山当亲妈。从 2022 年开始,他每年清明都要从香港驱车三小时回来,连分猪肉的流程都背得滚瓜烂熟。去年他还把祭祖视频做成 "台山生存指南",从挑烧猪到跪拜手势讲得头头是道,播放量一下子破了百万。网友经常说:"现在好多人扫墓像打卡,无人机拍完发朋友圈就完事,黄一山这才叫真传承。"
但说实话,现在年轻人对传统的态度挺矛盾的。我认识个 00 后程序员,一边吐槽老家烧纸污染环境,一边每年请假三天回去祭祖。他说:"爷爷说不去就断了香火,可真要让我搞那些仪式,又觉得麻烦。" 这种纠结,其实是文化认同的危机。就像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和乡村的老祠堂,看似隔着十万八千里,其实根脉相连。
黄一山的破圈,也给传统传承指了条新路。现在很多地方搞网络祭祖,但现场祭扫人数还在年年涨。台山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5 年清明期间,当地民宿预订量暴涨 300%,不少年轻人留言说想体验 "真实年味"。这就像老树发新芽,传统不是老古董,得用年轻人能接受的方式传承。
不过也得看到,城镇化让很多传统在消失。广东每年有上百座祠堂被拆,台山黄氏大宗祠虽然保住了,却成了学校的一部分。但黄一山们的行动又让人看到希望,平洲村的海外华侨捐资重建祠堂,每年元宵烧新丁炮的习俗吸引上万人参与。这就像老树根和新藤蔓,只要找到合适的生长方式,就能共生共荣。
黄一山的祭祖视频还在热传,但比热搜更重要的,是他让年轻人看到:传统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基因。下次清明,不妨放下手机回趟老家,坐在祠堂门槛上啃口烧猪肉,说不定能找到丢失已久的 "根"。你今年清明回家祭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