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书法学习上受到了这些误导,走了不少弯路

滨滨谈文化 2024-04-25 03:18:06

关于学习书法临摹的问题,现在也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的见解:一些书法家说,学习书法一定要把古人的经典作品要临摹得很像,只有这样,才能学到古人写字时的用笔与字形;还有人说,临摹没错,但不能临得太像,不然就陷到古人的作品中走不出来了;也有人说,你把古人的临摹得再像,也没有意思,历史上那些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学得不像的人。等等。

其实,上面不论哪种说法,都说明书法一定要去临摹,至于像不像的问题,其实是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的。说如果临摹不能太像,这是站在书法创作的角度来说的,而说一定要临摹得很像,这是站在书法初期学习的角度来说明的。对于这样两种不同的观点,作为书法爱好者,应当要有所区别对待,否则,将会被带入到陷阱里而无所适从了。

我们先看看两个例子:明代书法家王宠在小时候学习书法时,为了保证把古人的字写得很像,他每次都把自己临摹的作品和原帖拓在一起,对着太阳光线进行比较,如果哪里有不同之处,就要及时进行修正,这种方法为后来他成为书法大家奠定了好的基础。当然,我们认为,这种方法一定是他在学习书法初期的做法。

另一个例子也是明代书法家王铎临摹的故事:我们都知道,王铎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这当然不是他小时候的事情,而是后半生了。他素有“一日临帖,一日应索”的名句,意思是说,他虽然已经成为书法名家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书法的临摹,而王铎在临摹时,虽然是照着阁帖在临摹,但临摹出来的字迹却与原帖完全不同,全是自己的风格,与其这样说,还不如说王铎是在照着古人的诗句在创作自己的作品。

上面两个例子说明了两个道理,那就是书法学习与书法创作。对于书法学习来说,尤其是人们在学习书法初期时,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临摹古代经典作品,从中理解古人写字时的状态、用笔及写出来的字形,如果在学习初期不去下好这个功夫,就不会打下书写的基础,也是后面创作作品时所缺失的。

而对于书法创作来说,古人其实也早已说过,一个人的书法成就如何,就看他在作品上会不会自成一家。北宋文学家、历史学家欧阳修就说,书法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要有自己的面目而自成一家。而米芾也说:古人书各个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这个道理就说明,书法上大凡要有成就,就必须要自成一家。唐代有很多人在李世民的倡导下,都去学习王羲之书法,但真正留在书法史上的人也没有几人,换句话说,唐代哪个学习王羲之书法的人,写得都很精专,但留下来的也就那几个人,把王羲之学像了,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王羲之的,没有自己的。

因此,我们可以把书法学习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学习初期,在临摹古人作品时,一定要临得像,这是必须的,当然我们在听到那位书法家说,临摹不要太像了,其实这句话并不是给初学者所说的;另一种情况就是书法创作,为了书法上的自成一家,我们在创作作品时,要去借鉴古人的某些风格,而不能去把古人照搬过来。所以,用一句话可以归纳出:书法初学临摹要像,书法创作不要太像。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

推荐阅读:

1 阅读:137
评论列表
  • 2024-04-25 13:30

    所谓的弯路,那是个人的感觉而已,多练多写是绕不过去的。

滨滨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