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酸性土改良,石灰用量测算,赣南花岗岩红壤,绿豆抗逆栽培突破

落日映长天 2025-02-19 13:28:45

7 天酸性土改良,石灰用量测算,赣南花岗岩红壤,绿豆抗逆栽培突破

嘿,种地的朋友,你们知道不?在咱一些地方啊,种地可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容易。就说咱赣南花岗岩红壤的那块地,那土壤的酸度,就像个小恶魔似的,死死缠着咱,让农作物长得那叫一个费劲呐!

我老家有个老表,在乡下有这么几亩自留地,一直种着绿豆。可这绿豆啊,年年看着那苗儿长得蔫蔫的,产量低得可怜。老表那心啊,就跟被刀割似的,天天愁眉苦脸。他说啊,他家祖祖辈辈都在那块地上种绿豆,以前没觉得有啥大问题,可这几年,绿豆越来越不好种了。

你别说,这种事儿在其他地方也有发生。在华北平原有位老赵,他种红薯也有类似的情况。老赵的红薯地土壤酸碱度失衡,导致红薯块小,口感还不好。他心里直犯嘀咕:这红薯咋就这么难伺候呢?其实啊,很多农民朋友都在面临着因为土壤偏酸而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问题。

那怎么解决这土壤偏酸的问题呢?有一种方法能短时间快速改善酸性土,只需 7 天左右,那就是使用石灰。但这石灰用量可得把握准确了,不然效果可大打折扣,甚至还会有副作用。就拿我老家老表那赣南花岗岩红壤来说,经过测试,他的地土壤 pH 值低到 4.5,这可怎么办呢?别着急,接着往下看。

首先啊,咱们得明白啥是赣南花岗岩红壤。这种土壤啊,呈酸性,就像一个不爱吃饭的小孩,缺乏中微量元素。而且啊,这种土壤的肥力也不够,就像一个营养不良的人,力气不足。在这种土壤种农作物,就得想法子改良土壤,提高肥力。而改良土壤的第一步,就是得测测土壤酸度,就像给土壤做个体检一样。一般能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比如用 pH 试纸测测,或者找专业的人用专业仪器测测。

当测出来土壤酸性太厉害的时候,就得想办法改良了。石灰就是咱们常用的改良剂。但用多少石灰呢?有个大概的算法:对于酸性较强的红壤,每平方米大概用 200 到 300 克石灰就差不多。不过呢,这只是个大概数,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比如说,土壤酸性太强,pH 值低到 4 以下,就得加大石灰用量;土壤酸性稍弱,pH 值在 5 左右,用量就可以少点。

用石灰改良土壤,这步骤也不能少。先把石灰均匀洒在土壤表面,然后用锄头或者耙子翻到土里,让石灰和土壤充分接触。可别小瞧这过程,一定要让石灰和土壤混合均匀,不然会影响改良效果。

咱们回过头来说说绿豆。绿豆这小家伙,可耐不住酸溜溜的土壤。绿豆喜欢中性或者微碱性土壤,要是土壤太酸,它就像个被虐待的小孩,长得不好。所以,在酸性土壤种绿豆,一定要先改良土壤。

说到绿豆,我就想到好几种耐酸的农作物,比如说黑麦草、苜蓿、紫云英、白三叶草,它们都能在酸性土壤生长,和绿豆比,那适应性可强多了。但每种农作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脾气,种植的时候得根据它们的特点来。

改良土壤的同时,咱们还得想想怎么种绿豆才能长得好。我老家的老表听邻居的建议,试着用了一种新的栽培方法。他精心挑选了绿豆种子,在播种前,把绿豆泡在水里 6 到 8 个小时,让绿豆吸饱水。然后,他没用化肥,而是用了些有机肥,像是煮熟的豆饼、菜籽饼,还有草木灰。播种的时候,他也没播太多种子,每平方米大概播个 1 到 2 公斤绿豆种子。播种完,他还轻轻盖了层薄土,浇透水。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表每天都去地里瞅瞅,观察绿豆的生长情况。他发现,刚开始的时候,绿豆长得还挺慢,可没过几天,绿豆苗就像吃了啥特效药,蹭蹭往上涨。到了第 7 天,大部分绿豆苗都冒出来,嫩绿嫩绿的,看着就喜人。

老表这成功案例可给其他农民朋友带来希望。那绿豆抗逆栽培到底有啥好办法呢?咱先说说种子选择,一定要选优良品种,抗病虫、适应能力也强。种到地里,温度也得合适,绿豆种子出芽,15 到 20 摄氏度最妙,超过 30 摄氏度,绿豆可能就长不好,出芽率低不说,苗还不结实。浇水施肥那都得把握好,土壤湿度保持在 50%至 70%。绿豆怕水淹,水积多了不行,肥料也不能多施,不然反而有害。

再看看其他农作物呢,在土壤酸碱度不太对的时候,咱们还能用其他办法。像在中性土壤,种土豆,咱能撒草木灰调节酸碱度;种甘蔗,在酸性土壤加点石灰;种番茄、黄瓜、辣椒,在碱性土壤也能种,用酸性肥料调整就行。

我有个网友,在华南地区种荔枝。他说当地土壤也是偏酸。他听说在酸性土壤能种茶树,还好奇种了茶叶,没想到茶树长得可好了。我就跟他说,茶树偏爱酸性土壤,pH 值在 4.5 到 5.5 最适宜,在这种土壤,茶树能很好地吸收磷、钾等元素,茶叶品质也好。不过荔枝生长环境可不一样,荔枝喜欢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性好、微酸性到酸性土壤。

在咱赣南这片土地,土壤情况特别,种植绿豆一直有困难。可经过不断摸索、尝试,找到了通过短时间改良酸性土壤再种绿豆抗逆栽培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推广应用不?要是能在类似土壤状况的地区推广,那能让多少农民朋友受益啊!

种地的路上,困难重重,不过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尝试,总能找到适合的办法。每个地区土壤条件、种植作物都不一样,方法也要灵活调整。那你们当地遇到过咋样的土壤问题?又有啥解决的妙招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