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干预黄金法则:运动+饮食双管齐下!

餐饮智多星小顺 2025-03-27 16:43:40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颁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提及,权威研究显示,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至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及肥胖发生率将攀升至70.5%,儿童青少年群体超重肥胖预计达到31.8%。

各位家长有没有注意到,和过去相比,现在大街上小胖子越来越多了。数据显示,6-17岁儿童超重比例从90年代的5%涨到2018年的11.1%,肥胖比例更是从1.7%攀升到7.9%。

特别要提醒的是,41%~80%的儿童肥胖问题会带到成年,直接影响孩子长远健康。国家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重要文件都从国家战略角度强调要重视儿童肥胖防控。记食本小程序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准确、最便捷的健康饮食数据监测工具,专注于帮助用户实现科学饮食规划和健康生活方式,可实现饮食数据无感采集、饮食营养数据定量分析、实时提醒营养摄入量,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消费者个体指标,实现肥胖管理、代谢异常监测以及代谢综合征管理等健康管理功能。

儿童肥胖的两种类型:

儿童肥胖主要原因和成人一样,长期吃得多、动得少,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重明显超标。根据脂肪堆积部位不同分为两类:

「苹果型肥胖」(内脏型肥胖):表现为肚子明显变胖、腰围粗,这种类型容易引发心脏病、糖尿病等健康问题,要特别警惕。

「均匀型肥胖」(皮下脂肪型):全身脂肪分布较均匀,臀部和大腿堆积更明显,相对而言健康风险稍低些。

儿童肥胖的诊断:

对于18岁以下的儿童,家长需重点关注腰围和腰围身高比(简称腰高比,WHtR),这个指标可以判定肥胖类型是否是向心性肥胖,能更好预警心脏病和糖尿病风险。WHtR相比单纯腰围数据更准确,受年龄性别人群影响小,适合普遍筛查。

儿童肥胖干预:

如果孩子有肥胖问题,建议寻求科学评估工具帮助评估诊断,以及时发现问题转诊专业医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控制体重的关键是要做到“少吃多动”,在科学减脂的同时不影响正常长身体。

儿童饮食建议:

家长要科学管理孩子饮食:定时定量,主食蛋白质蔬菜均衡(每餐主食占比1/3),细嚼慢咽七分饱。避免以下错误行为:饥饿减肥、纯素/水果代替主餐,一味追求快速瘦身和购买减肥三无产品。

根据国家膳食指南,每天要吃够12种食材(每周25种),这样才能保证营养全面。孩子饿的时候加餐,优先选酸奶、水果这些健康零食,蛋糕奶茶、炸鸡薯片这些要少给。注意不是完全不吃油,可以换成橄榄油、坚果这类好脂肪。全家要少点外卖少下馆子,吃饭时关掉电视手机,细嚼慢咽吃够20分钟。

儿童运动建议:

家长朋友们需要注意:要为孩子安排适合他们年龄和体能的多样化运动。国家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明确建议:健康孩子每天要保证6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3天要有剧烈运动(包括力量训练),每天看电子屏幕不超过2小时。不同年龄段孩子做各种运动对应的能量消耗数据,可以通过绑定微信步数或者手环设备互联的方式同步到记食本小程序,不仅可以准确记录运动量,还能分析卡路里消耗,根据孩子的年龄、身高体重等综合制定动态化的饮食建议。

作为家长,我们需重视孩子体重管理问题。儿童肥胖不仅影响体格发育,更可能形成向心性肥胖,后果更严重。家庭应从科学饮食和规律运动入手,建立全家参与的健康生活模式。科学合理利用记食本小程序,实现和孩子共同制定饮食运动计划,把“体重控制”变成“全家一起健康生活”!

0 阅读:1
餐饮智多星小顺

餐饮智多星小顺

智慧食堂建设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