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嫡系”38军前7任军长:各个在战场上有过哪些名场面?

乾坤见史 2025-01-11 16:38:39

【前言】

在打仗那会儿,38军一直是林彪亲自带着打的。林彪这人,军事上可是把好手,他手下的军长们,个个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不能小看。

咱们聊聊38军的前七位领头人,他们在战场上都干出了哪些响当当的事儿?看看谁的级别最高。

【38军首任军长——李天佑(开国上将)】

38军的前身是东北人民解放军的第一纵队,后来它归入了第四野战军下的第13兵团。那时候,李天佑当上了军长,而梁必业既是政委还兼着政治部主任的职务。要说这第一纵队啊,在东北那地界儿上打仗,可是林彪最看重、最得力的部队。

1947年春天,4月份的时候,林彪让李天佑去第一纵队接手掌管,当司令员。那时候,一纵的司令员是万毅。但万毅心里头不太乐意离开自己带出来的这帮子弟兄。

李天佑虽然是老一纵686团的团长,在平型关战役里打得响亮,但万毅司令员同样是个厉害角色,一纵的主力部队可是他一手在山东根据地拉扯起来的。

发现林彪打算把万毅调到其他部队,万毅连忙去找其他领导帮忙劝劝林彪。结果,林彪改变了想法,决定让万毅留下,还让他当了政委。林彪的想法是,想让万毅跟着李天佑学习打仗的技巧。从这事能看出,李天佑这个打仗的能手真不是盖的!

李天佑一跃成为一纵司令员后,紧接着就接到命令,带着队伍去打三战四平。在那次战役里,攻打城池的活儿,是由一纵的李天佑和万毅两个人来负责的。

那时候,四平那地方的守将陈明仁,也是个挺能打的将领,既能进攻也能防守。可没想到,李天佑带着人打的四平那场硬仗,真是费老劲了,就是没达到想要的效果。一开始全面进攻,结果愣是打了15天,城还是攻不下来。后来敌人的援军一到,林彪也只能让攻城的队伍先撤回来。

李天佑这个主将,头一回上战场就没打好仗,心里头压力山大。之后,李天佑的秘书在聊起那场战斗时说:

李天佑在苏联尝了回外国面包,回到东北后,他心里头就琢磨着要打几场漂亮的仗。可惜啊,仗打得不太顺溜,这让他心里头憋屈得慌,整个人都变得沉默寡言了。

林彪看到那个情况后,马上给李天佑写了封信,及时给他指了出来,他哪里做得不对。林彪在信里头写道:

......你其实有不少优点,未来也很有潜力,但想法有点不接地气。就拿夏季攻势来说吧,特别是四平那场战斗,一直到现在,从你们的电报还有实际行动的效果来看,明显感觉思路不够清晰,见识也不够广……

林彪的提醒,对李天佑接下来的打仗方式很有帮助。

才过了短短八个月,林彪又一次发话了,他让大家去攻打四平,这就是人们说的四战四平。他直接点名,让1纵、3纵、7纵,还有炮司的四个炮兵团,一块儿上,目标就是干掉四平那儿的敌人。而且,他还特别指定,这一切都归1纵的头儿来指挥。林彪这一手玩得真大胆,李天佑一看,心里那叫一个激动。

这次李天佑真没让大家失望,四战四平的战斗,仅仅用了23个小时就成功收尾了。

1948年11月份,第一纵队换了新名字,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那时候,军长是李天佑,政委则是梁必业。

【38军第二任军长——梁兴初(开国中将)】

辽沈战役打赢后,东北野战军的大领导给下面的各个部队都打了分:第一纵队的1师和2师,那简直是“尖刀中的尖刀”。特别是1师,他们的头儿是梁兴初师长。

梁兴初是个打硬仗的好手,这可是他“铁匠出身”的拿手好戏。他自己也经常讲:“打仗啊,就跟打铁一样,得敢于直接跟对手硬刚。”

1947年夏天8月份,中央军委做了个决定,要成立东北民主联军的第十纵队。林彪和罗荣桓商量后,觉得让1纵的师长梁兴初来当这个纵队的副司令挺合适。

8月18号那天,梁兴初接到通知,要去林彪办公室聊聊。一去那儿,罗荣桓就直截了当地讲了:

我们打算让你来当副司令员,负责筹建第十纵队。你得把这只队伍训练成一支能够应对各种艰难战斗、恶战的顶尖部队。

梁兴初回答得十分爽快,他直接说道:

宁愿当头领小鸡,也不甘做牛尾巴。我要去第十纵队,就得当个司令员,不然的话,我宁愿继续在第一纵队当师长。

林彪当时没给出明确答复。梁兴初离开后,也没把这事儿太当回事儿。没过多久,东联总部那边就发话了:让梁兴初去当第十纵队的司令员,周赤萍呢,就担任政治委员。其实啊,梁兴初前脚刚走,林彪后脚就拍板决定了,他的意思就是得把能人放在关键位置上。

十纵刚成立没多久,梁兴初就带着一股子“要把队伍打造成精锐之师”的冲劲儿,领着大家上了战场。要说其中最出彩的,那肯定是“十纵在黑山的大战”,这一仗直接让十纵出了大名!

1948年11月份,17号那天,十纵就换了新名字,叫第47军。梁兴初当上了军长,政委是周赤萍。等1949年,北京不打仗了,和平解放了,47军在梁兴初的带领下,就开始往南走。就在这时,梁兴初接到林彪的命令,说让他去当38军的军长。

梁兴初回电报说,等新乡一解放,他立马就去38军那边报到!林彪点头答应了。到了5月8号,梁兴初就动身去了郑州的38军军部。而47军的军长位置,则交给了曹里怀来接手。

1950年6月份,朝鲜那边打起来了。到了10月23日,38军在梁兴初的带领下,作为后备力量,也进了朝鲜帮忙打仗。

梁兴初收到的指令是让38军和39军、40军,还有42军的一个师一起,在行动中把敌人给包围消灭掉。这里面,38军要和友军的125师联手,专门对付伪装的8师,把他们给围住并歼灭。

行军路上,第38军的第112师意外遇到了朝鲜人民军的一个部队。他们告诉我们,前面有个美军“黑人团”,人数大概上千。为了保险起见,梁兴初将军决定,让38军的副军长江拥辉去113师坐镇指挥,叮嘱他们跟美军交手时要特别小心。

最后,整个军队的进度大大放缓,等赶到目的地时,仅仅抓到了100多名敌人。

11月5号那天,第一场大战就算是打完了。到了11月13号,梁兴初跑到志司那里,去开了个打仗的商量会。在那会上,彭德怀对梁兴初那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直接就是一顿狠批。

说起来那场战斗啊,38军的行动真是有点磨蹭。特别是攻打熙川那会儿,实话告诉你们,熙川的敌人就只有一个营,但你们却说有黑人团在那。哪有什么黑人团啊,都是自己吓自己……

梁兴初挨了批评,心里那股闷气一下就上来了。他开口道:

38军在战场上历来不怕对手,咱们等着瞧好吧!

很快,第二场战斗就打响了。在一次军事碰头会上,梁兴初主动站出来,说要带兵去打德川。

这场战斗真是打得过瘾。38军和他们的战友们把伪装的第二军团给一锅端了。事后啊,《纽约时报》都报道了这事儿。

今天,咱们碰上的这场仗,简直就是一场没法赢的战争!

12月1号那天,彭德怀大将军亲手写了一份表扬的电报,电报最后那句“38军好样的!”真是让人激动不已。

第二次战斗打赢后,38军真是威风凛凛,直接扭转了朝鲜战场上我们一直被动的形势!

【38军第三任军长——江拥辉(开国少将)】

江拥辉打仗时特别勇猛。1946年1月份,江拥辉接到命令,要他去指挥东北战场上的第一场大胜仗,就是秀水河子那场歼灭战。

开战之前,江拥辉跟干部们讲道:

指挥员如果不亲自跑到前线,近距离进行调度,就很难迅速了解到战场上那些随时都在变的情况,这样一来,战斗也就指挥不到位了。

在这场打仗的时候,江拥辉碰巧被炮给炸了。他受了很重的伤,但还是硬撑着在抬他的架子上指导大家打仗。一直等到仗打赢了,他才被送去医疗队看伤。

江拥辉在部队开赴东北那会儿,他是第一纵队1师2团的团长。到了1946年的夏天,江拥辉升官了,成了1师的副师长,那会儿的师长是梁兴初。

1949年5月份,梁兴初当上了38军的军长,江拥辉则是参谋长和副军长。到了抗美援朝那会儿,梁兴初主要负责在指挥所里发号施令,江拥辉呢,他跑到前线去确保任务都做到位。结果,他们俩配合得那叫一个好,38军也因此得到了“万岁军”的响亮称号。

在朝鲜打仗那会儿,38军调到汉江那边防守。有天晚上,敌人的大炮轰隆隆地一直朝我军阵地和后面打。突然间,一颗炮弹就落在了指挥所旁边,好在指挥员们都没事。

后来,梁兴初因为生病,就回国去休息了。这样一来,38军的大事儿就压到了副军长江拥辉和政治委员刘西元的肩头。

1952年9月份,江拥辉当上了38军的军长。到了1953年1月,江拥辉他们带着38军去了朝鲜的西海岸,主要负责那边的防守工作。

【38军第四任军长——刘贤权(开国少将)】

1947年夏天7月份的时候,林彪让刘贤权去当了一纵3师的政委。到了1948年春天3月份,刘贤权又被安排成了一纵的政治部主任。不过呢,刘贤权这家伙就爱打仗,对军事特别感兴趣,反倒是对政治工作不太感冒。他多次提出申请,想回到之前的岗位。所以到了9月份,刘贤权就回到了3师,这回他当的是师长。

在接下来的打仗时候,刘贤权带着的队伍始终是38军(也就是一纵)里的一个重要力量。

在朝鲜战场上打仗那会儿,47军的政委和参谋长都被调离了岗位。上头就让黄克诚找刘贤权聊了聊,打算让他来当军政委。刘贤权一听,就说:

部队很快要去国外打仗了,参谋长这个位子一直空着。要是我转了行,那军事干部里头就只剩军长曹里怀一个人了,他可就成了孤家寡人。我呢,还是继续当我的副军长,帮着军长一起干,这样才对部队打仗和指挥更有帮助。

于是呢,上面就安排李人林来当军政委了。

1952年10月份,上头又决定让刘贤权去当47军的政委。可没想到,他又开始提自己的想法了。这回,志愿军的副司令员邓华直接指出了他的问题,讲道:

光热衷于上战场打仗,就是不愿意挑起政委的担子,去负责政治方面的工作。少了政治工作的支持,咱们能赢得胜利吗?

刘贤权实在没法再拒绝了,最终决定去47军担任政委。他热爱战斗,也擅长指挥,不过和其他那些将领不同的是,他身上总带着一股政委特有的“书卷气”。他原则性特别强,总是自己先做好榜样,但对待别人又很和气。这或许就是上级多次点名让他去干政委活儿的原因吧。

1953年,朝鲜那边打完仗停了火,刘贤权就接到任务回了国。没过多久,他就成了海南军区里头的一把手,也就是第一副司令员。到了1955年2月份,刘贤权又去了南京军事学院,继续深造提升自己。时间过得快,1957年10月,刚学完没多久的刘贤权,又收到了上面的调令,让他去38军当军长。

回到38军后,刘贤权立马赶到老单位114师,去看看那里的工作情况。虽然114师在38军里不算尖兵,但在朝鲜战场上,他们进步神速,打仗任务完成得挺漂亮。刘贤权以前当过这师的师长,看到这些,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他跟114师的战士们讲道:

你们的任务就是要拼尽全力往前冲,别想着去争抢主要的位置,而是要在训练上刻苦努力,在施工上精益求精,在管理上做到最好,拿出顶尖的成绩来。

这就是刘贤权看待他老部队的方式。

1960年的时候,刘贤权被调到了沈阳军区,当上了副参谋长。在走之前,他跑到114师去看了看工作进展咋样。巧的是,赶上一个星期天,师长宋洪文邀请他到鱼塘钓鱼,结果他俩愣是一条鱼都没钓上来。等刘贤权到了沈阳后,114师就从鱼塘捞了几斤鱼,还加上师部自己种的几十斤黄豆,一块儿给送到了刘贤权家里。

刘贤权得知此事后,立马吩咐秘书按市面上的价格把钱给付了。

【38军第五任军长——邓岳(开国少将)】

邓岳之前是第40军的副军长,1958年的时候,他被挑中去南京的高等军事学院深造。起初,他有点不乐意,心想自己都打了20多年的仗了,还有必要再去学吗?

上面领导得知情况后,讲道:

邓岳,大家都叫他邓麻子,对学习真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但这次,就算他不想去,也得硬着头皮上,因为这是上面的命令,必须得去!

后来,邓岳在那个地方待了两年,专心学习。到了1960年5月份,邓岳接到任务,去了38军,当上了军长。

邓岳一上任,对其他事情都挺放手,唯独军事训练这块儿,他盯得特别紧。那会儿,中央军委正推行“郭兴福教学法”,邓岳就把38军里连级以上的干部都召集起来,一块儿进行集中训练。

那段时间,有个副团长找邓岳聊起了打仗的事儿,邓岳特别开心,逢人就夸这位副团长。他说:“我就待见那些心里有数、爱琢磨军事的人,还有啊,爱学习的我也打心底里喜欢。”

【38军第六任军长——李光军(开国大校,64年晋升少将)】

在抗美援朝战斗快结束时,李光军师长指挥21军的63师,再加上6个工程兵团,一起负责把公路给修好。他领着大家,63师的战士们不顾敌机扔炸弹的危险,硬是比原计划提前了20天,修好了115公里的公路。后来,63师因为这事儿,还得到了一面写着“修路任务完成得特别好”的锦旗呢。

1955年秋天10月份,李光军被调到54军,当上了副军长。到了1960年,他又被安排去39军,还是担任副军长的职务。再到1963年的8月份,李光军又被调去64军,这回他成了军长。

190师算是64军的头号机械化部队,也是整个军队里装备最好的一支。李光军特别看重它,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190师上。

李光军当军长那会儿,最常去的就是190师,待的时间也最长。1964年那会儿,全军正忙着大比武呢,这个机械化师得拿出啥样的成绩来,作为军长,李光军心里头那个压力山大啊。

李光军给师部定的目标是:“咱得争第一,总分得第一,单项能多拿第一就多拿。”他还特地跟师长说:“咱们第一机械化师,得拿出最棒的成绩,给毛主席、党中央、中央军委看看。”

努力终究会有回报,沈阳军区举办的军事比武里,这支机械化师的表现真的特别棒,成绩相当亮眼。

【38军第七任军长——刘海清(开国大校)】

1968年10月份,李光军在38军干了四年多后,就调走了。接着,38军军长的位置就交给了副军长刘海清来接手。

“九一三事变”之后,周总理火速找来了北京卫戍区的头儿吴忠,跟他说:

38军有个师正在赤峰搞训练行军,他们还没走到保定那块儿呢,现在归你来带。

吴忠讲道:

我觉得咱可以把它搁昌平那边。

周总理点头答应了。

这次人事调整,说明在最关键的备战时刻,党中央对38军给予了充分的信赖。

关于这事儿,在京西宾馆里,军长刘海清站了出来,他代表了38军的全体将士,向党中央明确表达了他们的立场:

中央请放心,军委也别担心,38军是党的忠诚队伍,绝对靠得住。总的来说,肯定不会出岔子,党让打哪儿,咱们就打哪儿,毫不含糊!

前面说到的38军,一共有七位军长,每位军长都有一堆让人印象深刻的事儿。他们在打仗的时候,那叫一个勇猛无畏。咱们得给38军鼓鼓掌!给38军打打气!

4 阅读:874
乾坤见史

乾坤见史

乾坤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