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次试车,在陕西,圆满完成!

诗意栖居者 2025-03-12 14:24:43

近日,随着指挥员“开车”口令下达,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抱龙峪试验区901试车台再度喷涌出炽热火焰,这座我国新一代液体动力核心试验设施,再一次用完美试验,为液体动力试验发展新添里程碑。

2005年1月5日15:27,在西安秦岭北麓抱龙峪浅山沟里,橘红色的火光照亮整个山谷,30秒后宣告我国新一代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试车台考台获得圆满成功,165所抱龙峪试验区正式建成投产,从此我国新动力研制踏上了新征程。2012年11月5日,901台圆满完成第100次试车任务,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已累计经历三万余秒研制试车。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完成了200次、300次、400次的跨越,特别是2023年4月完成第400次之后,仅用了短短1年半的时间,901台试车次数突破百台次。由该台试验验证交付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为实现新一代运载火箭顺利飞天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探月工程、空间站建设等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顺利实施。

在第500次试车的轰鸣声中,一场数字变革已然发生。901台通过构建“物理试验+数字试验”双平台,将传统试车带入到数字时代。团队结合先进单元建设和卓越产品行动,分解优化试验流程,广泛调研,深入论证,围绕提高发动机流转效率、构建高效组织管理机制、增强自动化测试能力、提升数字化保障水平、筑牢质量管控基础等多个方面分析制约试验效能提升的因素,认真梳理8个试验阶段、72道试验工序,并围绕持续提升试验系统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等应用水平目标而主动作为。

团队自主研制了适应120吨发动机的发动机验收安装工作平台,实现了发动机试前验收、试前安装和试后拆除等工作的独立站位管理,构建起试验测试发动机流转产线;引入发动机外观多媒体验收系统,借助多自由度机械手、高清相机等先进设备,基于图像的缺陷识别检测技术,初步实现发动机验收过程自动多媒体记录和状态识别;应用激光导航技术,实现发动机转运车在准备间和试验间之间的自动导引,发动机转运时间较人工操作缩短50%;应用基于双目相机的发动机对接姿态调整技术,实时解算发动机机架与试车台转接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驱动AGV 车自动完成姿态调整,实现发动机自动对正,降低安装难度,极大地提升了试验自动化水平。

经过“物理试验+数字试验”双平台的重塑,901台试验周期由5天缩短到2天;试前准备阶段的发动机验收安装由3.5小时缩短至2小时;试后处理阶段的发动机外表回温系统由4小时缩短至2小时。

当第500次试车的合格飞天通行证颁发完毕,901台又将迈入下一个百次征程,这座建成20年的试车台将继续为航天事业和液体动力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

0 阅读:0
诗意栖居者

诗意栖居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