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机友们还记不记得。
上个月底,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宣称,甜味剂“阿斯巴甜”,是“可能致癌物质”。

要知道,这玩意儿是业内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我们在可乐以及其他甜饮料的配料表上,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机哥顿时感觉,自己手上的肥宅快乐水,不那么快乐了。

那个时候,百事和可口这两家还没啥动静。
元气森林、奈雪的茶倒是被吓得够呛,赶紧和阿斯巴甜划清界限。
求生欲都要溢出屏幕了。

对比厂商,网友们倒是很淡定。
只要还没宣布,冰阔落就是安全的。

世卫组织也没让大家白等。
沉默了半个月之后,他们终于正式发布了评估结果。
机哥给大家划一下重点:阿斯巴甜被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第 2B 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 40 毫克。

这个摄入量是什么概念?
假如你是个体重 70 公斤的壮汉,要在一天之内喝下 9-14 罐可乐,才能超过安全标准。
而且必须天天如此。
讲道理,照这个喝法,蛀牙和发胖的可能性,都比得癌症要高。

也就是说,炎炎夏日,我们小饮一杯冰阔落,引发癌症的概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记。

但是话又说回来,IARC 给阿斯巴甜评估的 2B(不是骂人)级别又是怎么一回事?
这玩意儿对人体真的没有明显危害吗?
这就要讲到他们给各类致癌物划分的评级标准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IARC 给致癌物评级,依据的是”证明这种物质能致癌的证据有多硬”。
这就和抓贼一样,对方再怎么鬼鬼祟祟、贼眉鼠眼,也只是嫌疑人,要讲证据才能坐实罪名。
咱不能放过坏人,也不能冤枉好人,是不是?

1 类致癌物
具体到 IARC 的评级标准上。
如果某种物质对人类有充分的致癌证据,那就是 1 类致癌物。
比如说烟草和酒精,世卫组织完全不建议摄入。
值得一提的是,烟草中的尼古丁并不在致癌物名单里面。
但是它具有成瘾性,让人持续摄入烟草中的致癌物质,算得上是帮凶了。

阳光中的紫外线也是 1 类致癌物,长时间照射不仅会晒伤皮肤,还有皮肤癌的风险。
大家尽量做好防晒措施再出门吧。

石棉同样是 1 类致癌物,它本身无毒,但微小的石棉纤维可能会被吸入肺中,引起肺部损伤。
过去我们在化学实验中还经常能见到石棉网,用来保证容器均匀受热。
目前的趋势是用更加安全的陶土网代替。

除此之外,柴油机排放、黄曲霉毒素也是 1 类致癌物。

2A 类致癌物
2A 类相比于 1 类来说,是不够硬的。
这类物质对人体的致癌证据比较有限,但是对实验动物有充分的证据。

鼠鼠我呀,是实验动物哦
机哥最难以理解的是:红肉(牛羊猪肉)竟然是 2A 类致癌物。
像机哥这样无肉不欢的,以后只能给自己加个鸡腿了。
按照 IARC 的说法,摄入红肉与癌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每日摄入 100g 以上的红肉会增加 17% 的患癌风险。
当然,这只是动物实验的结果,没有充分证据证明人体也会如此。

额,倒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吃。
为了健康考虑,每天的红肉摄入量不要超过 75g。
烹饪的时候,也不要用油炸、烧烤、烟熏、腌制等方式。
因为油炸、烧烤时产生的丙烯酰胺,同样也是 2A 类致癌物。

顺便一提,65 摄氏度以上的热水,和红肉是同一个级别。
因为过高的温度容易损伤食道,有引起食道癌的风险。
所以,咱们真没必要趁热喝汤、喝药什么的;涮火锅的时候等食材凉一会儿,再下嘴。
那些提醒你多喝热水的,未必是在关心你哦。

2B 类致癌物
接下来,就是和阿斯巴甜同一类别的致癌物。
这一类物质的致癌证据强度更弱。
只需达到这三个条件中的其中一条,就可以归类于此:它对人体的致癌证据有限;对动物有明确的致癌证据;有明确的致癌机理。
奇怪的是,在评估结果中,IARC 表示,阿斯巴甜对人类、动物致癌性的证据有限,机理证据也有限。
至于为什么还是把它划分为 2B 类,也没有进一步的解释,反正是需要更多的研究。

2B 类致癌物还蛮多的,机哥扫了一眼,也就腌制蔬菜、沥青、柴油、汽油之类的东西比较常见。
很多物质一般人也接触不到,别说致癌了,见都没见过。
怪不得阿斯巴甜一进来就是顶流。

3 类致癌物
3 类致癌物,对人体的致癌性非常可疑,但没有明确证据,也没有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
在这种“莫须有”的指控下,塑料、硅胶、咖啡因、茶叶、玻璃都被归入此类。
照这么讲,天天跟手机打交道、喝咖啡肝稿子的机哥岂不是。。。

机哥总结一下。
咱们对于 1 类致癌物,能不碰就不碰,烟酒之类的趁早戒了吧。
2A 类能碰一点点,要注意摄入方式;
2B 类不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多说一句,就算可乐不致癌,也少喝点吧。
天气不太热的时候多出去走走。
不然就真成肥宅快乐水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