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光缆布放

通信有光不简单 2025-02-13 19:07:54

通信光缆布放是一项复杂且关键的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和技术要求,目的是将通信光缆安全、有效地铺设到预定位置,为通信网络提供稳定的传输通道。以下从布放前准备、不同敷设方式、布放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

布放前准备

现场勘查: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地下管线等情况。对于室外环境,要考察道路状况、河流沟渠位置、有无强电磁干扰源等;室内则需关注建筑物结构、弱电井位置及空间大小等。这有助于规划合理的光缆路由,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其他设施造成破坏,同时确保光缆布放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光缆检验:对到场的光缆进行严格检验,检查光缆外观有无破损、压扁、扭曲等缺陷,标识是否清晰准确。测试光缆的光学性能,如光纤衰减、带宽等指标,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只有合格的光缆才能投入使用,以保障通信质量。

工具与设备准备:根据布放方式和现场情况,准备齐全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光纤熔接机、光源、光时域反射仪(OTDR)、牵引机、滑轮、对讲机等,并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运行正常。

人员培训与安全交底: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光缆布放流程、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同时,进行全面的安全交底,强调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敷设方式

直埋敷设

开挖光缆沟: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机械或人工方式开挖光缆沟。光缆沟的深度和宽度应符合标准,一般直埋光缆沟深度不少于0.7 - 1.2米,以保护光缆免受外力破坏和环境因素影响。沟底应平整,无杂物和尖锐石块。

敷设光缆:在沟底铺设一层厚度不小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以保护光缆外皮。将光缆缓慢放入沟内,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标识桩,标明光缆走向和位置。光缆敷设完成后,在其上方再覆盖一层厚度不小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然后用砖块、混凝土板等进行保护,防止光缆受到外力挤压。

架空敷设

安装杆路:首先进行杆路的安装,包括立杆、安装横担和绝缘子等。杆距应根据地形和光缆重量合理确定,一般为30 - 50米。杆路要保证牢固可靠,能够承受光缆及其附属设备的重量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挂设光缆:通过滑轮将光缆逐档挂设在杆路的吊线上。吊线应采用合适规格的镀锌钢绞线,确保有足够的强度。在光缆与吊线之间应设置光缆挂钩,挂钩间距均匀,一般为500mm左右。同时,在杆路的转弯处、分支处等位置设置合适的滑轮和辅助装置,以保证光缆顺利通过。

管道敷设

检查管道:在敷设光缆前,对已建成的管道进行检查,清除管内杂物、积水等,确保管道畅通无阻。检查管道的连接是否牢固,管壁有无裂缝、破损等缺陷。

穿放光缆:利用牵引绳将光缆缓慢穿入管道内。为了减少光缆与管道内壁的摩擦,可在管内预先穿入牵引绳,然后通过牵引绳牵引光缆前进。在穿放过程中,要安排专人在管道两端配合,注意观察光缆的行进情况,避免光缆受损。同时,可根据需要在管内加入适量的润滑剂,以提高穿放效率。

布放注意事项

光缆弯曲半径:在布放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光缆的弯曲半径。一般单模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多模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过小的弯曲半径会增加光纤的衰减,影响光信号传输质量,甚至导致光纤断裂。

牵引速度与张力:使用牵引机牵引光缆时,要控制好牵引速度和张力。牵引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每分钟不超过15米,以免光缆受到过大的冲击力而损坏。同时,要根据光缆的规格和敷设方式,合理调整牵引张力,避免张力过大导致光缆拉伸过度,影响光纤性能。

避免外力损伤:在搬运、敷设光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光缆受到外力挤压、碰撞和划伤。严禁在光缆上堆放重物或进行其他可能损伤光缆的操作。在穿越建筑物、楼板、墙壁等部位时,应设置保护套管,防止光缆外皮受损。

标识与记录:在光缆的两端、分支处、转弯处等位置,应设置清晰、永久性的标识,注明光缆的型号、起点、终点、长度等信息,以便日后维护和管理。同时,做好施工记录,包括光缆敷设路径、接头位置、测试数据等,为后续的工程验收和维护提供依据。

环境因素: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光缆布放施工,如暴雨、大风、高温等。恶劣天气不仅会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还可能对光缆造成损害。在潮湿环境中施工时,要采取防潮措施,确保光缆性能不受影响。

0 阅读:0
通信有光不简单

通信有光不简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