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看起来不起眼,但自古是“国家级战略物资”,谁控制它就可以得到“天下”

律令9章 2021-06-17 13:39:07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无形的,那么有形的哪样东西可以“得天下”?这答案可就多了,或许有朋友会说“粮食呗,民以食为天嘛”、也有朋友说“钱呗,有钱才能开疆裂土,争战群雄”。乍一看,这些答案似乎都对,但事实却都不对;从古至今有一样东西,堪称数千年来不可代替的“战略物资”,那就是今天随处可见的“盐”。

说到这或有朋友不服气了“胡说八道,治理国家用得着盐吗?打仗用得着盐吗?钱能买到盐,说明盐没有钱重要!”这么说表面上有道理,但经不住推敲,一句话就能解释这所有问题。无论治国还是打仗,甚至是交易买卖,这些都是人的自主行为;但人可以没钱,可以为了粮食造反,但人一定要吃盐,盐是人的被动生理需求。

古“盐”字本意为“在器皿中煮卤”,其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上世纪五十年代福建就出土了3000—5000年前的“煎盐器”;从大了说,“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塑造了勇敢的民族性格、往小了说,“盐”是数千年来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在古代,没粮食可以喝盐水暂时顶着,但没盐就等同于灭亡,因此又有“得盐者得天下”之说;乍一看,盐似乎在历史中没什么重大影响,其实不然,围绕“盐”展开的争夺战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这就引出了那场轰轰烈烈的上古大战,简单来说就是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战争;或许在不少朋友看来,“黄帝”代表正义,“蚩尤”就代表邪恶,这仅是表面现象。客观来讲,蚩尤部落控制着解县盐池(又称河东盐池),也因此压制着其他部落,甚至比炎黄部落还要强大;在今天看来,炎黄二帝联合众部落与蚩尤交战,与其说是正邪之战,不如“实际点”说是为了争夺盐池的控制权。

当然,这么说或许有些“阴暗”了,也没有切实证据证明炎黄二帝是为了盐;但后世尧、舜、禹都将都城建在盐池附近的平阳、蒲坂和安邑,这似乎说明了什么。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是春秋战国,那是个群雄逐鹿,民不聊生的时代;当时晋国控制着盐池,因此得以迅速积累财富,并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只可惜晋国君主一代不如一代,丢了盐池也亡了国。

再说齐国和燕国,同样因为国内有盐才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尤其齐国强盛几乎是无敌般的存在,这就引起了秦国觊觎。秦国能统一天下,有朋友说因为商鞅变法,其实秦国走向强大的第一步并非“变法”,而是夺取安邑盐池;得到盐池之后,秦国开始大量生产盐,还专门设置了“盐官”这一后世数千年都存在的行政职务,秦惠文王时又打败了蜀国,获取了更多的井盐。

据史料记载,秦昭王任命李冰管理蜀地,其主要责任就是开凿更多的盐井,史称“广都盐井”;有了越来越多的盐,秦国如虎添翼,才真正的走向强大,直到最后扫六合,统天下。可以说,秦国就是“得盐者得天下”的具体例证,直到新中国建立后也未改变;从春秋战国开始,齐国管仲最先提出“官营”之后,盐就成了官府专办的战略物资,这一制度影响华夏历史数千年,今天亦是如此。

汉武帝时期,匈奴成了当时的最大威胁,为了保证充足的军费,汉武帝亲自下令将盐和铁收归国有专营;到了唐朝“安史之乱”,国库空虚,无力平叛,朝廷又提出了“榷盐法”来增加税收。简单来说,“榷盐法”就是利用政权强行提高盐铁的价格;史载唐天宝、至德年间每斗盐的价格才十文钱,“榷盐法”实施后盐的价格抬高了一百多倍,每斗盐竟达一百一十文钱。

其后果是什么,想来也不用多说了,当时盐贵的常人买不起,又不能不吃;此时就出现了“贩卖私盐”,纵观历代更替,哪个草莽英雄不是“贩私盐”出身?但盐又是国家战略物资,“贩私盐”严重影响了统治者的利益,也因此出台了各种各样的“禁私令”;汉武帝时抓到“贩私盐”的要砍掉左脚大拇指、后唐时“贩私盐”以五斤为限,超过就要杖刑处死、越往后越严厉,到了清朝更是用语言难以形容。

当然,“盐铁官办”也让历代盐官挣得盆满钵满,尤其明清两代,江南扬州一带的盐官、商之富奢更是达到了顶峰;这里就不多说了,怕说出来太过刺激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清稗类钞》的记述,因此说“盐”才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0 阅读:165

律令9章

简介:惊堂木一拍,“上下五千年”张口咱就来,对错您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