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街道河盛社区文艺矩阵激活基层治理新节拍

齐鲁晚报 2025-04-13 19:52:20

从破旧车棚改造的邻家小院,到斩获15项省市级荣誉的文化社区;从油田移交小区的治理难题,到“文艺搭台,治理唱戏”的发展新模式——近年来,河口街道以河盛社区为示范,推动文化社区建设,通过“以文赋能”走出了基层治理新路径。

“邻家小院”组建最美空间

河盛社区以“邻社家”品牌为引领,将闲置院落、破旧车棚等低效空间改造为承载文化记忆的文化空间。建有总面积467平方米的邻家小院,内设会客厅、手工坊、科普室、邻里剧场等9大功能室,阵地年均开展活动400余场次;藏书1.2万册的24小时城市书房融合儿童区、成人区、读书沙龙区等主题空间,年接待读者超万人次,成为居民茶余饭后的“文化会客厅”和油地融合的“情感联结站”。2024年,河盛社区“邻家小院”作为全省五处之一、全市唯一上榜的“最美基层文化空间”荣耀出圈。

“多元团队”激发社区活力

近年来,河盛文艺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构建起差异化文艺生态。京之韵社团作为文化标杆,以戏曲微课堂、入校传艺等项目实现“经典活化”,编排剧目也成为油田精神与红色文化的传承载体;旗袍社打造“流动美学展”,青花瓷纹样与团扇轻摇间,构建起“行走的江南意象”;非洲鼓社每周三固定开展“鼓韵传情”互动教学,以律动节拍打破都市人际坚冰,累计促成300余次新邻社交;太极扇队将晨练场景转化为养生分享平台,带动社区居民形成居家养老新风尚。此外,盛韵器乐队的“民乐雅集”、巧手姐妹团的手编制作等特色项目,更将文化服务延伸至茶余饭后与指尖创造,形成全时段、全龄段服务网络。

“艺治融合”实现双向赋能

作为“邻社家”文化品牌的核心载体,河盛8支文艺队伍、70余名骨干成员,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演出53场(含13场校园公益演出),覆盖居民2000余人,社区依托团队将艺术浸润至学校、院落、广场等多元场景,也将文艺发展成助力社区治理的润滑剂。河盛社区创造性实施“双肩挑”机制,78%文艺骨干兼任楼栋长、单元长,在节目排练间隙收集民情,在课程开展中化解邻里纠纷,文艺空间变身民情前哨站。实施“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服务”常态机制,发动队伍开展“戏曲微课堂”、“鼓韵传情”等公益课程270余场次,并以石油文化为纽带,通过邻里艺术节、公益市集等活动开展,推动油田移交居民实现了从“单位人”到“社区人”的身份重构。

当二胡与非洲鼓在邻家小院共鸣,当青花旗袍与石油工装共舞,河盛社区正书写着"文艺润泽"与"社区善治"的同频共振。如今,“看演出到小院、学技艺找社团、解烦忧靠骨干”已成为居民共识,一幅油地同心、老幼皆乐、艺治融合的幸福图景在此徐徐展开。(大众新闻记者 曹萌萌 通讯员 李足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