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
读昌如《行者玄奘》240万字,走了16年,玄奘取经往回,到了于阗,近大唐边境,给唐太宗写表文,沙门“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践流沙之浩浩,涉雪岭之巍巍,铁门巉险之途,热海波涛之路。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中间所经五万余里,虽风俗千别,艰危万重,而凭恃天威,所至无鲠”。这是此后给皇帝的所有表文中,最平等的一次。
我脑海中冒出的一句话,“玄奘,你为什么要回来”。
这一刻,我还很期待他回到长安,开始译经。
当他回到长安,盛大的欢迎仪式后,他的精力很多被耗散在儒释道的次序、是否还俗、不能远离长安、自请皇帝派兵守卫监视、是否拜君亲,是否可以译经等问题上,在君王和僧众之间,被各种期待、牵绊、压力、平衡、驯服之中被反复搅扰、消耗。
玄奘生前,译经经常被中断。圆寂之后,译经被终止。
他从印度总共带回梵文原典520夹657部,用了19年时间,共译出经论75部1335卷,占总部数11%。好在,他最想翻译的《般若经》、《瑜伽师地论》被翻译了出来。
西行途中,绝境之时,得到大雁的指引,佛陀也有化雁的传说。法师把修建用来保存梵文原典的宝塔叫做大雁塔,以资纪念和感恩。
玄奘之后,不空三藏,曾就玄奘带回的梵本进行少量翻译。
再后来,战争爆发,到目前,那些经典只剩几个残片。
那个声音不断的响起,“玄奘,你为什么要回来”。
他在于阗写好表文,需委托丝绸之路的商人,才能带给唐太宗。作者假借商人马玄智之口说,“这里家家户户敬佛供僧,国王崇敬三宝,愿意供奉有学问的高僧。法师想要译经,尽可在西域各国选调高僧前来协助,不会受到任何阻碍!您就待在这里,受世人的尊重和供奉不好吗?何必非要回东土去面对那不可知不可测的圣意不可?”
何必呢!
他在于阗,等表文的回复,等了两年。
真实的情况是,玄奘在印度、在西域诸多崇佛的国度。他讲法时,国王会主动趴下,让他踩着自己的背,登上狮子座(讲法的座位),并以此作为荣耀与功德。
公元641年冬,大师在曲女城辩论演讲,印度霸主戒日王亲自主持仪式并扮成帝释形象,执白拂侍于右;鸠摩罗王扮成梵王形象,持宝盖侍于左。十八天,
辩论结束,玄奘被大乘佛教尊为“大乘天”意为大乘佛教的神,印度将最美的物称为天 。小乘尊他为“解脱天”意为小乘佛教的最高成就者。在佛教史上,同时获得这两个称号的只有两位,一位就是玄奘,一位是玄奘的老师戒贤法师。
因为他的连接,印度遣使来朝,那些遥远的遥远的国度,因为他开始抵达大唐。
在他归唐十年后,两位辩友远隔万里从印度捎来书信,表示感谢和请教。
一心归唐的他,以丧失自由为代价,尽可能的翻译佛经,争取佛教在儒释道的排序中被平等对待。
他还为了什么?
如果玄奘真的不回来,在更自由的地方从事翻译,他的“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理想会不会实现的更好?
作者假想他的弟子,也就是后来的窥基,说出我们同样的疑惑,“在西域你就是一个神,所有的人,包括国王在内都跪伏在你的脚下;而在长安你却是一个普通的僧人,甚至比一般的僧人还要危险。生死祸福系于他人之手,完全没有自由。而这一切你明明可以轻易避开,却偏要回到这座迷乱的城市,在浑水里趟着,于修行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
玄奘轻轻呷了一口茶,注视着窗外晃动的银杏枝条,目光显得有些迷离:“我走过很多国家,知道我们中原人对待信仰和别的国家不同。在这里,权力才是最大的,信仰只能服从于强权。我之所以坚持回到这片纷扰中来,就是缘于此事。”
“只是希望在权力的夹缝中,人们的信仰还能维持住一点点本来的面目。于愿足矣!”
看到这里,半落感动莫名。
对于这个愿望来说,一个人在这里,在此时此地真实的生活,他呈现出来的状态,所具备的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力,超越一切书本和说教。
玄奘是个行者,一个修行者、践行者、行走者。
这,就是玄奘为什么要回来吧。
唐太宗在《大唐三藏圣教序》赞玄奘:“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超六尘而回出,只千古而无对”。序后不到一年,李世民去世。
梁启超誉法师“千古之一人”。
魯迅称玄奘“中华民族脊梁”,那一刻,鲁迅先生一定挺了挺腰板。
玄奘经常想起一句话,是幼时家乡寺院的老和尚说给他听的,“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半落行走在当年玄奘法师前往蜀地的古蜀道上
半落于2024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