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上恋综:阅尽千帆终执手,是最后的爱情,也是最初的守望

拖鞋哥MFA考研 2024-10-17 14:15:22

近日,人们似乎常把“五十岁正是追爱的年纪”挂在嘴边。原来,是没有创作瓶颈的韩国恋综又出手了。这一次,他们将手伸向了中老年人群体,推出了《最后的爱情》,嘉宾们全员50+,引发了人们关于黄昏恋、保养健身以及自由生命的持续讨论。

韩国人似乎不是第一次“整活”了,此前也有主打抓马的前任恋综《换乘恋爱》,以及以家庭为底色的兄妹恋综《恋爱兄妹》,甚至还有《伊甸园》等各类“整活”层出不穷。不少网友感慨,恋综才是韩国人最应该申遗的东西。

从“零熟”的《没谈过恋爱的我们》,到“四分之一熟”的《心动的信号》,再到《半熟恋人》,甚至还有 “四分之三熟”的离婚综艺《再见爱人》,而此次《最后的爱情》十分大胆地将触角伸向了“全熟”的中老年群体,恋综界已经凑齐满汉全席。

许多人惊叹,原来中老年人的爱情热烈又凶猛,就像钱钟书描述的那样,“中老年人恋爱,就像老房子着火,没得救”。与国内中老年恋爱综艺有所不同,《最后的爱情》似乎将焦点落在了“对爱情的追逐”,而非“对爱人的选择”之上。

十七岁的雨季青涩懵懂,二十五岁的恋爱风光明媚,三十岁的现实成家立业,四十岁的柴米油盐将爱情消磨殆尽。爱情, 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的情感实践。五十岁的人们,阅尽千帆归来,仍然坚持追寻最后的爱情,也要坚守最初的守望。

PART01“年龄不是爱情的阻碍”:打破年龄的刻板印象

自马克思时代的工业时钟出现开始,时钟规定着人们何时工作,何时休息,生活就像《摩登时代》里那样机械又重复。同样,社会的时钟也提醒着人们何时该成家立业、何时该结婚生子,似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一个人的毕生所求。

常有鸡汤灌输进我的脑袋,“20-30岁是一个女生最重要的年华,因为过了30岁女性的青春就不复存在”。总是会疑惑于这样的刻板印象和荒诞谬论到底最先出自谁的口中。但我敢肯定的是,这样的人一定是最最刻板又随大流之人。

当下,科技进步速度之快,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人们对于个人安全极度担忧,年轻人忙于奔波,养活自己,立足社会,更多是站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缺失性需求”层面寻求爱情。会常常执着于寻找相像的人还是互补的人。

但,以上种种又和年龄有何关系呢?常听到很多中老人说“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谈什么恋爱”。多数老年人因受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认为对性恬淡无欲是高尚人的修养,所以即使有这方面的欲望也是进行自我压抑。

《最后的爱情》这部综艺能在互联网上掀起不小的波澜,其重要原因之一便和传统观念的打破、刻板印象的颠覆有关。因为它把中老年群体的单身困境明晃晃地放置在荧幕之上,也把传统婚姻观念的束缚这种文化语境赤裸裸地彰显出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单身人口已突破2.4亿,预计到今年将达到3亿。具体到中老年人群,30至44岁未婚女性的比例从2000年的0.8%上升到2020年的5.6%,增加了7倍;未婚男性的比例从5.5%上升到12.7%‌。

中老年单身群体基数庞大,并且其对新婚恋关系的向往囿于现实或观念的因素而长期没有得到回应。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人的异化,价值观也更加多元,对爱情和婚恋的看法受到“众声喧哗”的影响。

细细想来,人们接受《我,喜欢你》里的大叔与萝莉、《爱情而已》里的姐姐与年下,不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吗?20岁、30岁能勇敢追爱,40岁、50岁为何不能?这个社会已经愈发包容起来,那么年龄又何曾是阻碍,相反,它是带着岁月沉淀的魅力才对。

这个社会的时钟督促着年轻人,尽快在“爱”这盘棋上落子无悔。然而,在青春的棋局中,我们似乎总是担心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何时恋爱、何时结婚、何时生子,这些人生大事当是每个个体“自己”说了算,因为他们才是自己人生剧本的总导演和唯一主角。

PART02“我不为你的选择负责”:修整传统的代际观念

“爱”这个字眼,链接着的是两个完整的、心智成熟的个体。和亲情、友情不同,以爱情相连接的两人更需要责任与担当。弗洛姆(Fromm)认为健康成熟的爱是一种充分发挥个性与保留尊严的主动能力,能够减少孤独不安感,达成对自身的深入认知。

爱情之所以会被称为“亲密关系”,是因为它关乎着两个人的深层联系。这种深层联系直抵人性,考验着个体对人性的理解和对自我的认知,而这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是一个关乎“完整人格”的成长,而非弥补“缺失性需求”的工具。

在传统的代际观念之中,父母身于高位,子女处于低位。Bertold Ulsamer在《家庭系统排列入门》一书中认为,子女天生忠诚于父母。年少时我们总是听从于父母“过来人”的劝告,但父母年老时也会“拘泥”于子女的后喻意见。

中老年人在家庭角色中是已成年孩子的父母,在社会中他们是独立工作的职业人士,他们各有其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是思想成熟的一代,是经历过婚姻和生活的风雨打磨的一代,但也是迎接时代风向积极追寻爱的一代。

在当下社会,中老年人无法勇敢追爱的其中一个原因来自于子女。反对的孩子们可以举出无数条理由来,如遗产会落入他人之手;会让人说闲话,认为晚辈不孝,长辈才会出此下策;会愧对已故的老伴;不愿照顾护理后母(继父)等等。

与青年时代的爱情不同,步入中老年的人们经历了足够多的人生起伏,不论是赡养子女的重担,还是打拼事业的热忱,抑或是父母衰老伤病的离别,都促使人们学会妥协,接受错误和失去,从而踏入“五十而知天命”的人生豁达。

正是这份豁达和恬静促使中老年群体勇敢聚焦当下、遵从本心、追逐幸福;相比之下,大多数子女都还未深谙世事、对人生、对爱情、对家庭的理解本身也没那么成熟,自然可能无法理解中老年人。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代际的冲突、价值观念的冲突。

之前曾在社交网络上火热的电视剧《我是真的爱你》中,陈娇蕊要出差,拜托母亲帮忙看孩子,但是其母亲反驳说:“我凭什么要为你的婚姻买单?”看似是一句拒绝式的反问,但却揭开了中国式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是啊,“我不为你的选择买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事实往往是,父母总会插手孩子的事业、婚姻,甚至家庭;反过来亦是。《最后的爱情》这部综艺修整了传统的代际观念,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是成熟的个体,都应当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PART03“阅尽千帆仍不疾不徐”:反思爱情的内涵本质

爱情的发生不单是生物学意义上人类个体受到荷尔蒙作用的结果,更与特定的社会结构或者时代特征紧密相连。中老年恋综嘉宾经历过婚姻的失败后内心仍保留对爱的渴望,阅尽千帆归来依旧不疾不徐,这体现的是对生活的豁达与热爱。

学者吉羽裳认为,对于归属的需要是人类长期演化而成的一种自然倾向,而幸福感的获得取决于我们在归属感上得到了多少满足,亲密关系的建立作为达成这一状态的过程,理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其本质则在于爱与被爱。

最初的亲密关系内涵在于与他人建立稳定持续和充满关爱的关系,这具有演化学上的适应意义,发展到现在已经转变为对认同和亲密接触的极力寻求。中老年恋爱综艺的流行,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现象,也给予了年轻人一个途径去关注“父母爱情”。

《婚姻家庭咨询师》中对于爱情的定义是“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换言之,不论是青年个体,还是中老年个体,都具备追求并拥有爱情这一高级情感的能力。

在许多社会中,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常常被忽视,黄昏恋本应帮助老年人解决孤独问题而得到祝福,但步入黄昏恋的老人们却常常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或是被周围人的闲言碎语所困扰,黄昏恋被误解为“黄昏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对爱情的本质定义为“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这种情感和归属,是成熟个体本身就携带着的内心渴望。

John Ciardi认为“爱这个词用来标记年轻人的性兴奋、中年人的习惯和中老年人的相互依赖。”Cassie Mogilner等人对1200万个个人博客进行了一系列分析、调查和实验后发现“幸福”的含义并不是恒定的,相反,它在人们的一生中都发生着系统性的变化。

年轻时期人们更常将幸福与兴奋联系起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更倾向用平和的体验来描述幸福的感受,这样的变化可能是由于人们的关注点逐渐从未来转向了当下。《最后的爱情》里的中老年人或许认为幸福就在当下,所以他们才会极尽自己所能地去追求。

Cheryl Carmichael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年到中老年的亲密关系过渡往往是从“量”到“质”的转变,年轻伴侣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冲突,而对于中老年伴侣来说是保持相互支持。也许正因为经历过太多,他们才更清楚什么才是此时此刻自己最需要的。

中老年伴侣的爱也许没有年轻时那样充满新奇与刺激,但很可能会更加深刻。他们的社交网络和兴趣范围变小,不再像年轻人那么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此时他们往往优先考虑深化现有关系,关注如何在当下获得更多情感价值。

他们看似在爱情中作出了许多妥协,但这种妥协更像是以有限之躯直面命运时的勇敢与坦荡。既然不能再什么都要了,我就去追求那些此时此刻最想要的东西好了。一个能够相伴余生的伴儿,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哪怕只是拥有一阵子,都好。

“阅尽千帆终执手”,在漫长的人生中他们吃过爱情的苦,也尝过爱情的甜,在丰富人生阅历的沉淀后共同地选择了在爱情中的直接与勇敢。中老年人的爱情让我们领略到了亲密关系的更多样态,无论何时我们都能拥有爱的能力,没有任何时刻是爱情的终点。

爱情,永远是贯穿人们一生的命题。年轻人与中老年人二者年龄、社会背景、所面临的人生难题各不相同,但都面临着共同议题:“如何才能活得自在,爱得轻盈”。年轻人渴望中老年人的人生阅历,中老年人也倾羡年轻人的青春年华。

与其一直在为爱情作长期规划,纠结于这个人是不是自己“最后的归宿”,不如偶尔转化下视角,试着像《最后的爱情》里的中老年人一样关注当下和这个人在一起时是否不再感到孤单,是否舒服自在。因为这不仅是最后的爱情,也是人们最初的守望。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