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的录取率有多少?

林格说历史文化 2024-11-03 20:04:38

标题:古代科举的录取率有多少?

引言:

世人都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知这"一举成名"究竟有多难?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每年有数千人赴考,最终录取不足两百;到了宋朝,更有数万人争夺着寥寥数百个名额;而到明清时期,竟有数十万人挤破头只为一个"功名"。古人常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但这背后又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却未能如愿?更有甚者,有人考到白发苍苍仍在场中奋笔疾书。究竟是什么样的录取率,让古代读书人前赴后继,前仆后继?这背后又有着怎样惊人的故事?

一、科举制度的基本框架

世人皆知科举考试艰难,却不知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竟要经过四道关卡!唐代开国之初,太宗皇帝便下诏设立了这套考试制度,要想成为一名进士,便要过这"四重门"。

第一重门便是童试。每到考试时节,各州县便张贴告示,招募童生赴考。这童生考试并无年龄限制,因此常常出现年过半百的老童生。据《明实录》记载,嘉靖年间曾有一位赵姓考生,七十二岁方才通过童试,当地官员感念其坚持,特意为他举办了及第宴。

过了童试,便要参加乡试。这乡试可是大场面,往往一考就是三场九天。考生要在方寸之地写下数千言的文章,还要对经史子集烂熟于心。开考前三日,官府就开始张贴告示,要求城内酒肆关门,以防考生"醉笔题诗"。乡试考场内还有一番独特景象:考生席地而坐,左右相隔三尺,人人膝前摆着一块"砚台板",这板子既当桌子又当枕头,考完了还能当柴火烧。

若能通过乡试,便要赴京会试。这一关更是艰难,天子脚下,竞争激烈。每逢会试之年,各地举人纷纷赶赴京城,沿途客栈都要贴出告示:"接待举人老爷"。会试考场更是规矩森严,考生入场前要搜身检查,连腰带上的铜扣都要拆下来检查,就怕有人夹带"小抄"。据《清稗类钞》记载,有个叫查嗣瑮的举人,因为身材魁梧,考场的门框太矮,他弯腰进门时不小心碰掉了门框上的一块木板,结果被监考官当场取消考试资格。

最后一关是殿试,这可是在金殿之上,面圣考试。从唐朝开始,殿试就成了一场盛大的仪式。皇帝亲自出题,大臣们在旁观看,考生战战兢兢地答题。康熙年间就发生过一件趣事:有位考生在殿试时因为太紧张,写完卷子后竟然忘记签名。按规矩,交白卷或者不签名都要被罚,幸好康熙帝宽宏大量,不仅没有降他的名次,反而称赞他的文章写得好。

每一关考试都有严格的规定,连考卷的装订都有讲究。考生要将答卷折叠成"蝴蝶装",用红线装订,若是装订不规整,就会被扣分。更有趣的是,为了防止考官认出考生的字迹,考卷要用誊录生重抄一遍,这些誊录生都是从穷苦人家挑选的,他们必须"认字不识理",只能照样抄写,不能理解文章内容。

二、历朝录取率的惊人数据

自隋唐开创科举制度以来,这项人才选拔制度便以其极低的录取率闻名于世。翻开史册,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寒窗苦读者的命运。

唐朝建国后的第一次科举,仅录取了不到二十人。据《新唐书》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参加礼部考试的人数已达三千余人,但最终录取不过百人。到了开元年间,参考人数暴增至近万人,而录取名额却维持在二百人左右,录取率仅有百分之六左右。有趣的是,唐玄宗时期出现过一次特殊情况:因为那年考生文章写得特别出色,考官们争执不下,最终破例多录取了三十余人,此事还被专门记入了史册。

到了宋朝,科举竞争更加激烈。根据《宋史》记载,仅在开宝四年一次乡试中,参考人数就达到了惊人的八万余人。北宋年间,每次参加礼部考试的人数常年维持在十万人以上。南宋时期,随着士子数量的激增,考场规模不得不扩大。史料记载,绍兴年间的一次乡试,光是考场就占用了数十座寺庙,最终录取率竟低至百分之三。

明朝科举录取率之低,更是令人咋舌。弘治年间的一次会试,参考人数达到了十五万人,而最终录取不过三百余人。为了应对如此庞大的考生队伍,考场甚至不得不分设数处。据《明实录》记载,正德年间的南京乡试,光是考卷就用了近二十万张纸,光誊抄考卷就用了一个月时间。

清朝科举录取率的数据同样触目惊心。康熙年间的一次顺天乡试,仅北京考区就有考生近三万人,最终录取不过百人。雍正年间,为了控制录取人数,朝廷甚至规定了各省录取名额的上限。然而即便如此,乾隆年间的一次会试中,依然出现了七万多人争夺三百个名额的场面。

更有意思的是各朝录取率的地域差异。以南方士子为例,明清两代浙江、江苏一带的考生,因为文教发达,往往占据较多录取名额。而边远地区的考生,因为教育资源匮乏,录取率往往更低。据统计,清朝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的录取率能达到百分之五,而西北地区却低至百分之一。

为了平衡区域差异,历朝都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比如宋朝实行"南北榜"制度,分别录取南方和北方考生。明清两朝则采用"分卷"制度,将各省考卷分开阅卷,以确保各地都有一定数量的录取名额。尽管如此,最终的录取率依然极低。以清朝道光年间为例,即便采用了分区录取,全国平均录取率仍然不足百分之二。

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寒窗苦读者的人生际遇。有的人一举成名,有的人却终身不第。据《清稗类钞》记载,有个叫钱大昕的举人,考了整整十二次会试才中进士,这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而更多的人,终其一生都未能通过科举考试。

三、低录取率背后的考场百态

科场如战场,考生如将士。在这场场龙争虎斗中,考场内外上演着各种匪夷所思的故事,有的令人啼笑皆非,有的令人扼腕叹息。

考场内的情形往往令人难以想象。据《清稗类钞》记载,每逢考试,考生们都要在狭小的号舍中待上数日。这些号舍通常只有三尺见方,既要放砚台纸墨,又要容人坐卧。天气炎热时,考生们只能以扇当枕,蜷缩入睡;寒冬腊月,则要与冷风相伴。更有甚者,遇到下雨,屋顶漏水,考生们不得不顶着油纸伞答题。

考场内还有不少奇闻异事。乾隆年间,江西乡试时就发生过一件趣事:一位考生因为患有重感冒,在考试过程中不停地咳嗽打喷嚏,结果被监考官怀疑携带暗号,差点被当场赶出考场。这位考生只好将自己的药包拿出来证明,最后虽然获准继续考试,但因为耽误了时间,那次考试并未通过。

为了防止作弊,考场规矩极其严格。考生入场前要经过三次搜身,连衣服的夹层都要检查。据记载,嘉庆年间有个叫张廷玉的考生,因为腰带上的铜扣看起来可疑,被要求当场拆开检查。结果这位考生一气之下,直接将腰带扯断,铜扣滚落在地,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考场外的景象同样精彩纷呈。每到考试季节,各地客栈都会爆满,街道上挤满了赶考的举子。有意思的是,一些特殊的行业也会随之兴起。比如专门给考生租借文具的"笔墨铺",专门给考生熬制补品的"参汤铺",甚至还有专门给考生收拾行李、打点起居的"照应行"。

考试期间,考场周边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求神问卜之人。有的考生会去城隍庙上香祈福,有的会找算命先生占卜吉凶。据《清稗类钞》记载,道光年间的一次会试,竟然有考生将一尊关公神像偷偷带入考场,结果被发现后遭到严惩。

考试结束后的阅卷过程也颇为讲究。为了保证公平,考官们必须在专门的阅卷院中工作,不得随意外出。阅卷时要用朱笔在考卷上做记号,若有涂改必须注明原因。更有趣的是,为了防止考官认出考生的字迹,所有考卷都要经过誊抄。这些誊抄官往往是从穷苦人家选来的,他们必须"认字不识理",只负责照抄字迹,不得理解文意。

放榜之日更是热闹非凡。榜单张贴之处,往往人山人海。中榜者立刻就会被亲朋好友抬着游街庆贺,而落第者则悄然离去。不过有时也会出现意外情况。咸丰年间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考生看榜时因为太过激动,竟然当场昏倒,结果被人误认为是中榜之人,还被抬着游街半天,直到他醒来澄清才作罢。

四、科举考试中的那些奇闻趣事

科场如战场,其中发生的种种奇闻趣事,往往令后人津津乐道。从唐至清,这些故事不仅记载了考生们的喜怒哀乐,更折射出科举考试的独特风貌。

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白发进士"的故事。据《明实录》记载,嘉靖年间有位叫徐鹏举的考生,从二十岁开始参加科举,一直考到六十多岁才中进士。他每次赴考,都要带着一面铜镜,说是要看看自己的头发是不是又白了几根。最后中进士时,他特意将这面铜镜献给朝廷,以示自己终于功成名就。

考场内的意外事件也常有发生。崇祯年间的一次乡试中,有位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突然腹痛难忍。按规定考生不得随意离开考位,这位考生只好强忍着疼痛继续答题。结果答完最后一个字,他就昏倒在考场上。考官见状非常同情,特意派人照料,等他醒来后才让他离开考场。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考生最终还考中了举人。

有些考生则因为特殊原因名留青史。乾隆年间就有一位瞎眼考生,靠着过人的记忆力和才学,竟然考中了进士。据说这位考生从小就失明,但他让家人反复念书给他听,生生记住了四书五经的内容。考试时,他请人把题目念给他听,然后口述答案,由监考官安排人代笔书写。

考官们也时常遇到啼笑皆非的事情。康熙年间的一次会试,阅卷官发现一份考卷上写满了各种菜名。原来这位考生是个饭馆老板,平日只读过《千字文》,完全不懂四书五经。他来参加考试纯粹是为了体验一下,结果面对考题束手无策,就把自己会做的菜品都写了上去。

科场舞弊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考生在衣服夹层里藏小抄,有的在砚台下挖空藏纸条,更有甚者在果子里面塞答案。据《清稗类钞》记载,道光年间就查获过一起特殊的作弊案:一位考生在铜扣眼镜框里刻满了文章,靠着这个"高科技"产品打算蒙混过关,结果被监考官发现,当场取消考试资格。

考场内的意外情况也层出不穷。雍正年间的一次乡试,天降大雨,考棚漏水,许多考生的答卷都被淋湿。考官们不得不临时搭起凉棚,让考生们在雨中继续答题。还有一次,一位考生正在奋笔疾书,突然一只大老鼠从房梁上掉下来,正好砸在他的砚台上,墨汁溅得满卷子都是。考官们商议后,特批这位考生重新作答。

放榜时的场面更是热闹非常。有的考生中榜后会被乡邻抬着游街庆贺,沿途撒钱给众人。据记载,嘉庆年间有位浙江考生,中了进士后,乡亲们凑钱给他买了一顶轿子,结果因为太多人争着抬轿子,把轿子都挤散架了。这位进士只好步行回家,路上依然被乡亲们簇拥着,场面蔚为壮观。

清朝末年更出现过一件趣事:一位考生因为与另一人同名同姓,结果串错了名次。等到发现错误时,两人已经各自回乡庆贺多日。朝廷不得不专门派人去更正,结果那位真正中榜的考生,因为来回奔波,反而错过了殿试的机会。

五、科举考试中的防作弊措施

科举考试为防止舞弊,历朝都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从考生入场到考卷评阅,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管理办法。

入场环节的检查尤为严格。据《明史》记载,考生入场时要经过三重检查。第一重在大门口,衙役要检查考生的准考证和身份;第二重在中门,要搜查考生的衣物行李;第三重在号舍门,要仔细检查考生随身携带的文具用品。宋朝时期甚至规定考生只能穿着单衣入场,连夹袄都不允许穿,就是防止在衣物夹层中藏带小抄。

考场内的布置也独具特色。每个考生都被分配一个独立的号舍,号舍之间用高墙隔开,防止考生之间交头接耳。元代开始实行"铃铛制度",在考生之间悬挂铃铛,一旦有人走动就会发出声响。明清时期更是在号舍顶部安装"天眼",即在屋顶开个小窗,方便监考官从上面观察考生的举动。

考试用具也有严格规定。砚台必须是平底的,不能有暗格;笔筒要求透明,不能有夹层;就连纸张都要特制,上面印有特殊暗记。据记载,清朝嘉庆年间就查获过一起利用特制笔筒作弊的案例:有考生在竹制笔筒的节眼处刻了小字,结果被眼尖的监考官发现。

誊抄制度是防止作弊的重要措施之一。考生答完卷后,要由专门的誊抄官将试卷重新抄写一遍,以免阅卷官认出考生的字迹。这些誊抄官通常是由贫苦但识字的人担任,他们必须"只识字不识理",即只负责抄写,不得理解文意。有趣的是,清朝时期曾经发生过一起誊抄官泄题的事件:一个誊抄官在抄写考卷时,竟然记住了题目,后来告诉了自己的兄弟。此事被发现后,朝廷下令将该誊抄官全家流放边疆。

阅卷过程也有严格的规定。考官必须在专门的阅卷院中工作,不得随意外出。阅卷时要使用朱笔圈点,若有涂改必须注明原因。为了防止徇私舞弊,宋朝还规定阅卷官必须在卷面上签名画押,若发现评分不公,可以追究责任。

防止替考也是重要内容。考生入场时要与准考证上的图像仔细对照,还要核对籍贯、年龄等信息。明朝时期就发生过一起著名的替考案:有个秀才花重金请了一位名士替考,结果因为对方写的字太好,反而引起考官怀疑,最终东窗事发。这起案件造成极大轰动,朝廷下令将主谋者处以极刑。

各朝还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比如宋朝规定考官不得与考生有任何私下来往,违者重罚。明朝规定考场周围不得设置客栈,防止考生串通。清朝甚至在考场外围布置军队把守,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靠近考场。康熙年间就有一次,一个算命先生想偷偷靠近考场给考生递消息,结果被巡逻的士兵当场抓获。

为了确保试题保密,出题、印刷等环节也都采取了严密措施。试题必须由专人保管,印刷时要专门设立印刷所,工匠们还要统一住在印刷所内,直到考试结束才能回家。乾隆年间就发生过一起试题泄露案:一个印刷工人将试题内容透露给了本地官员,结果东窗事发,不仅印刷工人被处死,连带知情的官员也被革职查办。

0 阅读:73

林格说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