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到中国拒绝后,伊朗转向了俄罗斯,寻求签署军事协议,以期获得核庇护。
01.伊朗求助中国,但请求被婉转拒绝。
于十二月二十八日,伊朗的外交部长突袭乘坐专机访问了北京。显然,伊朗外长此行旨在寻求援助。毕竟,当下的情势是,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已被颠覆,伊朗与叙利亚、真主党和哈马斯之间的陆上通道几乎全被阻断。昔日曾横跨整个中东的“抵抗联盟”如今已荡然无存,故彼时伊朗实属极度险境。也因此,伊朗外长的意外来访通常被解读为寻求中国的援助。
然而,自伊朗外长返回后,伊朗方面的行动与举措表明:伊朗的求助显然遭到了拒绝。以伊朗外交部长返回后为例,伊朗副总外长随即联络了美国、法国及德国,呼吁重新启动伊朗核协议的谈判。近两日,伊朗的态度明显激进,甚至直接催促我们迅速归还属于伊朗的两千五百万桶石油。
了解此事始末后,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当初同意伊朗将总计2500万桶原油暂存于我国港口,乃是我国基于友谊考量而做出的善意之举,以防伊朗的石油资源遭受损失。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伊朗如今竟提出无理要求,拒绝支付存储费用,妄图直接取走这批宝贵的石油资源。显然,这种行为与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背道而驰。因此,我们绝不会同意伊朗的这一无理请求。
02.伊朗寻求与俄罗斯结盟。
在被龙哥拒绝对后,伊朗转向了俄罗斯寻求合作。近来,俄罗斯媒体披露信息指出,伊朗领导人马苏德∙佩泽希齐扬总统计划于1月17日亲赴莫斯科进行访问。于会议结束后,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斯希吉亚及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将携手签订《全面战略协作协议》。
外界普遍预期,该协议将构成一项《军事联盟协定》,因此若此协议得以签订,伊朗与俄罗斯将结为军事合作伙伴,甚至有观点指出俄罗斯可能为伊朗提供核保护。
然而据我理解,外国媒体似乎夸大了伊朗对于俄国的重要性。鉴于此,对于俄罗斯而言,伊朗目前难以满足其军事伙伴的标准,特别是在加沙冲突期间,伊朗的表现确实令人失望。尤其在叙利亚反对派袭击叙利亚政府军之际,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竟然未予反击,选择撤离,并逃至俄罗斯的空军基地寻求庇护。俄方最终可能不得不动用运输机,将这帮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成员接回家。
因此,俄罗斯当前显然对伊朗不以为重,故难以视之为军事伙伴。至于核保护伞的话题则更为敏感,鉴于俄罗斯的核威慑力已显著削弱,俄罗斯所提供的核保护伞已不足以庇护伊朗。更何况,俄罗斯亦不会向伊朗供给。鉴于当前全球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唯有俄罗斯向白俄罗斯提供了核保护机制。无论怎样,伊朗都难以与白俄罗斯相提并论。
03.伊朗显然未认识到问题的核心。
综上所述,尽管伊朗与俄罗斯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这仍不足以解决伊朗所遭遇的挑战,反而可能使伊朗陷入更为复杂的战略困境。
鉴于西方目前对俄罗斯抱持深仇大恨的情绪,伊朗在此敏感时期访问俄罗斯,已然构成了极大的挑衅与不敬,在此基础之上,双方签订旨在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条约,无疑会激怒西方国家,从而引发西方进一步对伊朗实施制裁与施压的行动。这无疑对本已承压的伊朗经济构成了沉重打击。
当前全球范围内,实际上唯有龙哥有能力援救伊朗,然而伊朗似乎始终不愿与龙哥真诚交流,反而时常与龙哥的方向背离。即便时至今日,伊朗仍旧处于犹豫不定的状态,尚未勇敢地向老美表达告别之意。既然这样,龙哥当然也没有借口去相助伊朗。毕竟,对龙哥而言,伊朗的重要性似乎日益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