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打出“王炸”,不是美债,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舰载武器杂志 2025-04-18 14:20:04

据环球时报消息,近期,中国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此消息如巨石入水,在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相关行业激起千层浪。英国《金融时报》爆料,特朗普政府计划加大深海开采金属结核以作应对,特朗普本人也于当地时间4月15日签署行政命令,对美国依赖进口加工关键矿物及其衍生产品的国家安全风险展开调查。这一系列事件,将中美在关键资源领域的博弈推向台前,也再度凸显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肆意妄为后,被中方“立规矩”时的慌乱。

长期以来,美国在国际舞台上频频打破规则。在贸易领域,美国滥用补贴政策,为本国企业创造不公平竞争优势。以其新能源汽车补贴为例,通过高额补贴吸引车企回流,扭曲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正常竞争秩序。同时,美国常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随意对他国实施单边制裁,从伊朗到俄罗斯,诸多国家深受其害。在政治上,美国动辄干涉他国内政,在别国内部扶持亲美势力,破坏他国主权完整与政治稳定。军事上,美国更是悍然发动战争,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因美国的军事行动陷入长期动荡,无数民众流离失所。美国的种种行径表明,其为维护自身霸权,早已将国际道义与规则抛诸脑后。

稀土(资料图)

而此次中方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堪称打出一张“王炸”。稀土,素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在现代工业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从电子产品到新能源汽车,从医疗设备到国防军工,稀土的身影无处不在。在全球稀土产业格局中,中国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以2023年数据为例,中国稀土矿产量占全球超60%,在稀土加工环节,全球产量占比更是高达92%。这意味着,全球绝大部分稀土从开采到成为可用材料的关键步骤,掌握在中国手中。

具体到美国,其军工产业对中国稀土有着严重依赖。美军现役及在研的153种主战装备中,约87%的供应链需要经过稀土加工环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隐身战斗机便是典型例子,每架F-35的电子战系统、目标雷达和方向舵电机等部位,需消耗约417公斤的稀土材料。可以说,稀土是美军先进装备保持性能优势的关键支撑。中国对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击中美国军工产业的要害,这也难怪美国相关行业陷入恐慌,担心供应短缺导致生产中断。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中方的稀土管制举措,美国显得手忙脚乱。一方面,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关键矿物进口展开调查,试图从政策层面寻找应对之策。另一方面,计划囤积太平洋海底金属,加大深海开采金属结核力度。但这些举措面临重重困难。从技术角度看,海底开采矿产条件远未成熟,除少量天然气、石油开采外,其他海底资源开采技术尚不完善。即便在技术相对成熟的地表开采,要形成规模性生产效率,也需长达10年左右的筹备期。从国际法规层面,美国在很大程度上缺席海底采矿的国际谈判,且尚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深海开采计划缺乏坚实的国际法律基础。此外,深海开采还面临海洋生态保护等诸多问题,国际社会对大规模深海开采的环境影响存在诸多担忧。

特朗普下令彻查,背后有着深刻考量。美国军工产业是其霸权的重要支撑,而稀土供应直接关系到军工产业的兴衰。彻查关键矿物进口风险,是为维护美国军工产业的稳定发展,进而维持其军事霸权。但这一举动也反映出美国在面对中方合理反制时的无奈与焦虑。长期以来,美国习惯了在国际事务中单方面制定规则、肆意妄为,如今面对中方强有力的“出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特朗普(资料图)

此次事件凸显了中国给美国“立规矩”的必要性。美国长期无视国际规则,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科技战等一系列无端打压。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有必要通过合理手段,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明确,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这一举措向世界表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会任由美国无端欺凌,将坚定捍卫自身发展权利。

展望未来,中美关系何去何从备受关注。在关键资源、贸易、科技等领域,双方的博弈仍将持续。但合作始终是两国最好的选择。美国若想摆脱当前困境,应摒弃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思维,回归到平等对话、合作共赢的轨道上来。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始终秉持开放态度,愿意与美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此次稀土管制事件,或许能成为美国反思自身行为、重新审视中美关系的契机。

0 阅读:55
舰载武器杂志

舰载武器杂志

军事武器类自媒体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