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云南女学生捐骨髓救人,患者康复后却大骂:她不是个东西

谦语话书风 2024-06-18 14:54:22

“她真不是个东西!”

2011年,云南女学生为一陌生人捐赠骨髓。不料,此番善举不仅没有得到对方的感激,反倒招来一顿责骂。

难道是上演了一场“农夫与蛇”的故事?

事情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慈善之心

“我长大之后,要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自打记事起,李春玲就有这样一个梦想。

在云南那片蓝山脚下的家乡,人们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思想保守,常常宁可自己忍受病痛,也不愿花钱去医院就诊。

而李春玲就像一簇执着的小火苗,在质朴中燃烧着独特的光芒,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那年,李春玲凭借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考入了当地一所医科大学。

对于能够迈进理想的大门,她无比振奋,暗自发誓一定要刻苦学习,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用手中的医术拯救更多生命。

大一刚入学不久,李春玲就偶然从一位同学口中得知了中华骨髓库的事情。

原来,我国每年有无数患有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的病人,由于无法寻觅到合适的骨髓配型,只能任由病魔与死神渐渐将他们生命消耗殆尽。

了解到如此严峻的现状后,刚升入大学校园不久的李春玲深受触动。

作为一名立志投身救死扶伤事业的医学生,她不禁在内心暗生一个想法:

也许自己就能成为这些濒临绝境患者最后的希望!

就这样,在反复权衡之后,李春玲终于鼓足勇气,主动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行列。

捐献惊魂

2011年的一个普通早晨,当李春玲准备前往校园的时候,一通来自中华骨髓库的电话打破了她往日的宁静。

原来,库里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配型时,发现李春玲居然与一名来自江苏的白血病患者王传龄高度匹配。

获知这个消息后,李春玲喜出望外。

她从未想过,自己的那一份善举会这么快就遇上救命的良机。

眼下,就看她是否有勇气站出来,把曾经的承诺兑现。

然而,当她把这件事告知家人后,父母却吓坏了。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女儿竟然在暗中做了如此危险的事情。

更何况,手术风险太大,若是出了闪失怎么办?

父母的劝阻固然让李春玲动摇了一二,但一想到那个垂死的白血病患者家庭,她又立即振作了起来。

若是错过这次机会,自己怕是难以再寻良机。

于是,她不顾父母的哀求和阻拦,独自准备好了一切,孤身前往医院接受检查。

术前,为了提高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含量,医生为李春玲注射了一种特殊的生长因子。

接连几天的药物刺激下,李春玲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含量终于达到了可采集的水平。

按照手术方案,她将先在云南所在医院完成干细胞分离。

为了确保移植质量,医生们迅速将采集物分装好,准备以最快速度空运至江苏。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就连医生都未曾预料。

手术刚一开始,采集人员就发现李春玲的情况异常。

原本应该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采血的程序,但血液却缓缓地流了出来,且流速越来越慢。

仔细一检查,分离机器竟然出现了故障,导致大量血液无法回流,只能滞留在仪器储液袋中。

那一刻,少女的面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她感到天旋地转,生命仿佛像被抽干了最后一丝力气。

护士连忙将她推上手术床,但李春玲已然昏厥过去。

在场的医护人员一个个大惊失色,这位曾怀揣救人于危难的善良姑娘,却可能于此命丧黄泉。

好在经过紧急抢救,李春玲勉强恢复了生命体征。

可是,此前付出的努力只换来了一半的造血干细胞,且因为术中出现意外,她的身体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打了这么一折腾,少女和家人无不心有余悸,最终放弃了再次捐献的打算。

因祸得祸

王传龄这边原本只盼着能趁早接受移植手术,但当医生告知他原定的造血干细胞只到了一半时,他整个人仿佛被狠狠击中一般,怒火中烧。

“什么?只有一半?她这是在耍我们吗?”王传龄捂着额头,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质问道。

“情况确实如此,那位女士在手术中出现了一些意外,最终只采集到了预期量的一半。”医生解释着,语气诚恳。

“什么意外不意外!分明就是她出尔反尔,想害我死!”王传龄怒目圆睁,咆哮着,气得浑身发抖。

在他看来,李春玲似乎是他生病的源头。

事已至此,王家人也顾不上什么矜持廉耻了,他们毫不客气地将事情经过曝光在网上。

号召网友与自己一同痛骂李春玲,还夸大其词地诽谤她见利忘义、薄情寡义。

一时间,谩骂声如洪水般汹涌而来,将李春玲淹没其中。

本以为能够拯救一个家庭的善举,却遭到如此肆意的语言暴力,李春玲彻底陷入了自我怀疑和痛苦的情绪漩涡之中。

就在她最失意的时候,母亲却突然来了一句重话:“你如果再捐献一次,你就别认我这个妈了!”

面临着家人的威逼,李春玲无可奈何。

她从未想过,自己的善举会给家人带来如此重创。

可是,她已经踏出了那一步,现在退缩恐怕也于事无补了。

最终,在一片迷惘中,李春玲只能将手头仅存的那点造血干细胞送往江苏,希望尽管数量不足,也能给王传龄一线生机。

谁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微小的一线希望竟然奏效了!

尽管只有一半的造血干细胞,但或许是因为李春玲与王传龄的高度匹配度。

它们在进入王传龄体内后迅速繁衍生长,最终使他重新摆脱了病魔的威胁,重获新生。

恩将仇报

然而,就在王传龄从鬼门关前抢救回来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却是痛骂李春玲,把她当成了肇祸之凶手。

自那之后,无论是接受媒体采访,还是在社交媒体上,王传龄夫妇俩就没少对李春玲进行人身攻击和语言谩骂。

令这个原本怀揣善意的女孩遍体鳞伤,再次陷入深深的自我谴责中。

尽管王传龄捡回了一条命,但白血病给他留下的阴影却无处不在。

由于长期卧床休养,他原本强健的体魄早已不复存在。

医生告诫他,将来想要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已经无能为力了。

对一个终日在工地上干活赚钱养家的农民来说,这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王传龄本就只是一名贫民,现在连最朴实的收入来源都被剥夺了,生活质量便一落千丈。

面对这些艰难,王家人却没有自省和反思,反而将矛头直接对准了李春玲。

他们认为,正是因为李春玲出尔反尔,未能按约定提供足够的造血干细胞,才让王传龄陷入如此境地。

于是,王妻再次在网上发起了对李春玲的人身攻击,称她是个“说一套做一套”的骗子,更直言道:“她真不是个东西!”

一时间,满怀善意的捐赠者李春玲再次沦为了网暴的目标,承受着来自内心和外界的双重打击。

“我究竟做错了什么?”李春玲彷徨地坐在宿舍的床铺上,痛心疾首。

她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的那番善意是否只是一场徒劳,到底是非曲直孰是孰非?

推己及人

其实,生命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更不应该用是非曲直来衡量一个人。李春玲之所以在关键时刻止步,完全是出于对生命的珍视。

一次手术意外差点让她丧生,作为普通人的她哪里还敢贸然尝试?

那些诘问她的人,又凭什么要求一个平凡女孩子不顾父母哀求,去拼上自己的生命为陌生人做出牺牲呢?

即便出于爱心,也要先量力而行、三思而后行啊。

可惜,王传龄及其家人们显然无法体谅李春玲的处境。

在他们眼里,李春玲就是一个见风使舵、半途而废的骗子,是一个置他们于死地的“凶手”。

于是,他们毫不留情地在网上肆意辱骂和咒骂这个曾经满怀善意的女孩,让她遭受了无端的语言暴力。

这样的做法,着实缺乏基本的同理心。他们固然有求生的权利,但难道李春玲就该被他们这般无情地羞辱和诅咒吗?

就算最后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数量有限,也已经拯救了王传龄一命啊!

结语

每个人都想获得世间最大的善意。可是,若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追求善意,恐怕终将把善意本身给毁掉了。

正所谓物极必反,王家人的肆意咒骂,不仅让李春玲遭受了精神上的双重创伤,反而激起了更多人对他们的不齿与愤慨。

生命的价值,远高于金钱利益和虚荣攀比。当我们需要他人的帮助时,不应把自己的痛苦强加给他人;相反,若有幸得到别人的善意相救,就应心存感激。

唯有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被仁爱与温暖所覆盖。

【参考资料】

新浪网-2011.08.18-《山东《说事拉理》热播 捐献骨髓引发意外事件》

0 阅读:0

谦语话书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