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中,有这么一位导演,他用镜头讲述的故事,成为了几代人心中的经典记忆。
他就是王扶林,一个以真诚和才华赢得无数观众尊敬的艺术家。
36年来,王扶林不仅在事业上屡创辉煌,还以一种近乎传奇的方式守候着对早逝妻子的爱情。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导演的生活,探寻那些藏在他作品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一个在舞台上曾经手忙脚乱的年轻人,最终能够成为塑造经典的形象?而在他成功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努力与坚持呢?接下来的故事,或许会给你答案。
【正文】王扶林,1931年2月1日出生于江苏镇江。
命运的齿轮总是转得出人意料,小小的王扶林因为战乱,随父母辗转到了上海。
谁能想到,这一次的迁徙,竟为他日后的艺术生涯埋下了种子。
上海,这座被称为"十里洋场"的城市,给了年幼的王扶林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成长环境。
家附近的四家影剧院成了他的第二课堂,电影、京剧、越剧轮番上演,仿佛在为他的未来铺路。
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英语的王扶林,虽然在数理化上有些力不从心,但在艺术的海洋里,他如鱼得水。
1949年,上海解放。
18岁的王扶林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选择了追随内心的声音,报考了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
初入校园的王扶林发现,自己在表演上竟然是个"天生不适合"的料。
一个满怀热情的年轻人,在舞台上不是把道具树撞倒,就是一脚踹穿布景墙,这样的"表演"恐怕连他自己都忍俊不禁。
但王扶林并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参与戏剧 - 打杂。
从布置舞台到淘道具,从拉幕布到给同学打饭,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
1952年,大学毕业的王扶林被分配到了北京中央广播局。
命运似乎终于对他露出了笑脸,但挑战依旧接踵而至。
南方口音浓重的他,为了练好普通话,每天对着墙壁朗读报纸,直到脸颊发麻,口干舌燥。
这份坚持,为他日后成为优秀的广播员和导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王扶林转行当导演。
这一转行,却让他尝尽了苦头。
想象一下,一个从未接触过导演工作的人,突然被推到了导演的位置上,还要面对同事的嫉妒和刁难。
王扶林曾因为导演不好几分钟的广播剧,躲在被窝里哭鼻子。
但正是这三年的磨砺,让他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导演。
1957年,王扶林导演的儿童广播剧《五个杏儿》《青蛙公主》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获得了广泛好评。
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高光时刻,也是他导演生涯的转折点。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王扶林的个人生活也迎来了春天。
他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编辑王芝芙喜结连理。
1960年,他们的儿子王小京降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起起落落。
1966年,特殊年代开始,王扶林的导演事业陷入了低谷。
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默默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1979年,机会终于降临。
王扶林被派往英国考察电视节目制作。
这次考察,让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 将中国的文学名著改编成电视剧。
这个想法,成为了他日后创作《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源头。
1980年,王扶林与同事都郁联合执导了我国首部长篇电视剧《敌营十八年》。
虽然这部剧因为经费紧张,出现了不少漏洞,但它开创了中国长篇电视剧的先河,为王扶林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就在这一年,王扶林向央视提交了一份报告,准备将《红楼梦》搬上荧幕。
这个决定,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也为中国电视剧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7年,王扶林执导的《红楼梦》终于与观众见面。
这部剧的成功,不仅让王扶林成为家喻户晓的导演,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电视剧的先河。
《红楼梦》的成功,让王扶林再次燃起了斗志,他决定挑战另一部中国文学巨著——《三国演义》。
然而,就在王扶林事业达到巅峰之际,命运再次给了他沉重一击。
1988年,他深爱的妻子王芝芙不幸早逝,年仅55岁。
失去爱妻的痛苦,让王扶林陷入了深深的悲伤。
但他并没有被悲伤击倒,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
1994年,王扶林执导的《三国演义》播出,再次引起轰动。
这部剧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还被译制成多国语言在海外播出,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电视剧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王扶林的儿子王小京也走上了父亲的道路。
北京大学毕业后,王小京成为了一名导演。
有趣的是,他的大学同学英达,后来成为了他的黄金搭档。
这对父子,一个是老一辈导演的代表,一个是新生代导演的佼佼者,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圈内的一段佳话。
王扶林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上,更体现在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上。
从最初的"跑龙套"到后来的"王大胆",再到成为中国电视剧界的泰斗,王扶林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什么叫"艺术人生"。
然而,让人感动的是,在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王扶林却始终保持着对爱情的忠诚。
妻子去世后,他一直保持单身,至今已有36年。
这份深情,不仅感动了身边的人,也感动了无数观众。
除了《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这两部经典之作,王扶林还导演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庄妃轶事》《狗不理传奇》等多部优秀作品。
每一部作品,都凝聚着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王扶林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导演的成长史,更是一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的缩影。
从最初的简陋设备、有限经费,到后来的精良制作、大制作,王扶林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电视剧的蓬勃发展。
【小编有话说】王扶林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匠人精神。
从最初的不被看好,到后来成为行业翘楚,他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坚持"二字的真谛。
而他对妻子36年如一日的忠诚,更是让人感叹:真爱,原来可以如此深沉而持久。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是否也能像王扶林一样,对自己的事业保持热情,对爱情保持忠贞?也许,这就是王扶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人生启示。
让我们一起向这位传奇导演致敬,也向所有坚持梦想、忠于爱情的人致敬!
作品少而精的导演
我看过一个节目从内容看后来应该是再婚了。
王大爷是对中国文化事业有巨大贡献的一代宗师,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