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对厂商而言相对奢侈,游戏投融资道阻且长|对话趣丸科技庄明浩

游戏陀螺 2024-08-19 16:51:27

自AI浪潮来袭后,游戏厂商就成为了浪潮之中最积极的“拥护者”。特别这两年,游戏厂商成立AI实验室、自建AI模型、投资AI公司等屡见不鲜。

前阵子举行的ChinaJoy上,我们明显感受到今年游戏厂商对于AI技术的运用提速到了新阶段,AI的影响范围扩大至中小厂商乃至外部内容生产者。基于这一感知,我们邀请了趣丸科技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庄明浩一同聊聊AI、行业投融资及小游戏热点。趣丸科技旗下拥有游戏玩家聚集的头部兴趣社交平台TT语音,目前其也在人工智能交互领域加速布局。

在AI方面,庄明浩提到这两年AI的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游戏制作的降本增效,还是冲破当前游戏工业化极限的可能性,都让游戏厂商不得不加入AI战局。

不过,在他看来,AI对于游戏厂商而言相对奢侈,无论是自研AI大模型,还是AI的应用扩展都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国内真正有能力做技术性研发的公司不多,大部分中小游戏公司更多地是运用第三方已成熟的AI应用或者开放的AI大模型。“目前头部的游戏厂商只是在尝试阶段,离大家理想中的AI Native还非常远。”

游戏公司布局AI的两条路径:“原有业务+AI”与“AI Native”

毫无疑问,这两年利用AI技术及工具提升游戏生产效率的游戏厂商已越来越多。

伽马数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数据显示,超99%受访者所在的公司或部门已引入AI技术和工具,有近六成头部游戏厂商已构建AI生产管线、赋能虚拟内容生产或智能营销。

在今年ChinaJoy舞台上,亦有多家游戏厂商大秀“AI肌肉”,如腾讯、网易、三七互娱。腾讯今年推出了全新自研AI引擎GiiNEX,该AI引擎具备3D图形、剧情、关卡等多种AIGC能力,能够让游戏场景制作、内容生成等工作效率提升40倍以上。

网易将AI运用《逆水寒》手游中,通过智能NPC让玩家的游戏体验感得到大幅提升。网易副总裁庞大智还表示,“AI带来的提质、提效,有望成为游戏行业摆脱传统增长束缚与发展路径的一种方式,打破长期以来成本、质量、效率难以调和的‘不可能三角’。”

过往诸多案例证明,AI在游戏研发、美术、营销、本地化等多个方面的降本增效。尤其是美术方面,AI图片生成早于ChatGPT推行,也是最早应用到游戏研发管线中的应用,如今已有众多公司将AI图片生成应用于3D动画贴片、骨骼、甚至场景搭建中。

例如三七互娱的美术AI中台图灵能够在角色原画环节节省60%-80%工时,还能制作发行素材视频和音频并提效20%以上。网龙也曾透露去年公司美术制作中心的AI使用率从14%提高至58%。同时受益于AI大语言模型的训练,网龙的人工工时成本节省超300%。

对于AI的运用领域,庄明浩表示不止游戏公司在游戏美术、素材制作、营销上运用到AI,短剧也是如此,目前有不少短剧团队在投放上运用了AI。他认为,现阶段行业布局AI主要有两个路径。一个是“原有场景+AI”,另外一个路径大家称之为 “AI Native”。

“原有场景+AI”,即在公司已有的业务场景范围内加入AI的内容,在游戏公司中最常见的就是美术、文案、NPC、UGC地图等场景,还包括社交向的玩家对话、玩家行为分析、推荐等。如网易《蛋仔派对》的UGC地图、腾讯《王者荣耀》里的“绝悟”。“从游戏创作者的角度而言,NPC、地图、剧情本质是游戏创作初期就要去做的内容形式,只不过如今AI兴起,大家把AI加入其中了。” 庄明浩说。

而“AI Native”是一种强调在产品或服务的构建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核心组件,这种方法有别于传统的将AI作为附加功能或后期集成的方式。

庄明浩提到,在这一阶段,游戏厂商更多的是在思考原生AI游戏应该是怎么样的?能否让AI去产生社交关系。目前已很多的厂商在尝试所谓的LUI(Language User Interface),就是以对话的方式来去做所有的交互,让AI来做游戏的核心玩法,抑或把游戏场景中的角色、玩家的行为、体验交给AI来去产生、总结、整理。他说,“虽然这些偏‘AI Native’游戏距离我们理想的、想象中比较远,但是至少很多公司已经付诸行动了。”

游戏投融资趋于冷淡,小游戏符合“8%、6个月、100亿”规律

AI话题之外,游戏陀螺也就游戏行业当前的状态,包括投融资与小游戏与庄明浩交流,在他看来,游戏行业的投融资已经是几乎停滞的状态。他说,“今年游戏厂商业务上的优先级远远高于战投。”

2021年游戏行业战投非常疯狂,原因一方面是元宇宙、VR概念兴起;另一方面是腾讯、B站、抖音、快手等企业为产品布局疯抢游戏团队。如今版号常态化发放,加上早期堆积待发行的游戏,厂商手中并不缺新品,而且很多产品必须在短时间内发行出去。

“游戏市场瞬息万变,时间窗口就这么一两年,期间还需要考虑档期、竞争对手,所以哪怕最有资源或者最有能力的产品,如今战略都是业务先行,投资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有更多更紧急的事情处理。”庄明浩称。

早前游戏陀螺也曾粗略统计过国内游戏投融资的数量,今年上半年不仅投融资数量进一步回缩,降至5年来的新低点,而且过亿投资及披露投资金额持续下降。去年上半年有3起投资额过亿,披露总投资额为12.3亿元,今年仅有1起,披露总投资额为5.7亿元。

同样的,在投融资环境低迷时期,离职创业也成为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这两年已很少有知名制作人离职创业,今年游戏陀螺印象较深的有两个案例,一是由前《天下》游戏制作人吴渔夫创立的专注于AI游戏的奇酷网络,成立不到3个月就获得了百万融资;二是《梦幻诛仙》制作人赵同同离职后创立元绎娱乐,同样专注AI开放世界射击游戏研发,获得了IDG资本与祖龙娱乐千万美元融资。

这样的案例并不多,对此,庄明浩表示,在今天这一时间节点,任何一个头衔的人离职创业做游戏研发,获得融资是有难度的,根本不考虑具体做什么游戏类型。再往深层次来看,与无数已经成熟的方向相比,AI游戏至少大家对它还有那么一点期待。

在他看来,即便是网易、腾讯或者米哈游的核心制作人,带过很成功的产品,如今想要创业,也很难从战略投资机构或者投资者那拿到钱,除非是亲朋好友,而且制作方向也不能是SLG、MMO或者UGC产品,可能只有AI游戏这个方向,大家对此的结论还没有完全说“NO”,但具体能做成什么样子,达到怎样的里程碑,每家公司都不一样。很多时候找融资就是“信则投”的故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一方面,游戏行业的退出机制不太完善;另一方面是各大公司都在降本增效,保证现金流的稳定,不折腾,尽可能的稳定,即便是做创新,做AI也强调小步快跑。先把自己的存量游戏推出去,获得一定的收入,再去思考其他更泛的布局。

小游戏赛道的投资也是如此,虽然也有个别游戏厂商基于业务需求进行投资,如掌趣科技入股了繁树网络,但是小游戏赛道如今也非常地内卷。游戏工委、伽马数据发布的《2024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小游戏收入166.03亿元,同比增长60.5%已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内购收入占比也在逐年提升。

巨量引擎报告显示,中国小游戏整体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450亿元以上,到2024年整体规模预期在600至650亿元,2025年达到800至850亿元。

虽然小游戏市场规模一直在增长,但是竞争也很激烈,这两年这个行业迅速从一个草莽时代变成了“正规军”在打的状态,加上微信、抖音、快手在分成上的让利,进驻的厂商更多。但小游戏又是极度依赖渠道和平台能力的项目,当平台竞争越发激烈时,小游戏赛道只会更卷。

庄明浩认为,目前游戏厂商畅聊的话题聚焦在小游戏、出海、短剧,这些都是不得不选的出路。“当下中国内容板块有很多是你如果反应不过来,这波‘热钱’就拿不到。特别符合我曾经提过的‘8%、6个月、100亿’规律。即8%的毛利,6个月的疯狂以及急速扩张到100亿的规模。弹幕游戏、小游戏、短剧,都是只有8%左右的毛利,周期6个月野蛮生长,迅速达到100亿,但当你反应过来进入时,市场已经是白热化阶段了。”

确实,游戏行业发展至今三十年,每个阶段都有各种新的机会点,抓住时机的人喝到了“头啖汤”,后来者只能奋勇直追。好在这个市场也足够大,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大关,虽竞争激烈,但能给予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今年大家探索的出海、AI、小游戏都是当前游戏行业热门赛道也是新出路。身处其中,企业既要保障业务基本盘,维持现金流的稳定,另一方面也要在寻求差异化与低成本的同时,拓展更多元的收益渠道。

0 阅读:2

游戏陀螺

简介:以“泛游戏”产业链为主,为游戏创业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