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吉飞之前,我们迷恋消费产品的牌子,辛吉飞之后,我们开始迷恋配料表里的内容。这次酱油里含有重金属的新闻之后,我们的消费倾向又会倒向或被导向哪里?是否无论怎么选择,最后选择的消费品仍然最怕送检,最怕每年一次的315?

市场给消费者提供了什么?除了花里胡哨的公关以及各种产品的人设,有多少产品隐藏的信息依然是消费者最关心却又无从得知的呢?当信息壁垒成为消费原罪的时候,消费安全与产品安全层面爆出来的事实,有多少内容是监督的问题,有多少内容是法律层面的问题呢?当每年的315形成完美闭环的时候,消费环境的罪与罚,应该凭借哪些内容,来体现公平与正义应有的内涵呢?

如果消费有罪,那么,制造罪的与罚罪的现实层面的操作,是否就是对消费安全的托底呢?而这种托底对市场产品作用的结果,是否就是消费环境与消费安全最好的诠释呢?有时候,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现行市场究竟给消费者提供了什么?市场上有害产品的出现,究竟是消费者太傻还是大的消费环境太纵容呢?而傻与纵容之间,是该用消费有罪,来概括现行的消费环境,还是该用存在即合理,来总结现有市场的文明呢?最后,消费环境以及市场文明,有多少内容是用来托举消费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