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何拒绝给董存瑞题词?得知真实原因后,才知伟人高明

纵观历史2021 2024-07-13 00:15:27

小时候有一部革命电影《董存瑞》很火,这个才19岁的战士,为了革命自我牺牲,震撼感动全国观众。

建国后,隆化县为董存瑞建了一座纪念碑,可毛主席拒绝给董存瑞题词。

究竟是为什么呢?毛主席是怎样考虑的?

1948年,一场战役中,董存瑞所在的小部队,负责攻克国民党严密设防的隆化中学。董存瑞和战友们成功炸毁敌方的多处设施,持续向前进攻。

突然,敌人的一个暗堡开火了,由于位置非常隐蔽,进攻中的小部队刚才完全没发现。战友们多次尝试,始终无法炸毁,也无法上前。

关键的时刻,董存瑞主动请缨,携带炸药包前去尝试。

当时,董存瑞的腿已经受伤了,他不顾伤痛,灵活地冲至暗堡下,由于暗堡高度和坡度问题,炸药包无法安放。

危急时刻,董存瑞果断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喊着让队友赶紧躲避。

随着爆炸声响,暗堡被摧毁,董存瑞英勇牺牲,战友们心中充满悲痛。

战后,董存瑞的故事传开,从此小英雄的革命精神扎根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1950年,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

1956年,为了纪念英雄,左林的《董存瑞的故事》出版,这本书被收藏在隆化的董存瑞烈士陵园纪念馆。

在隆化县,董存瑞的英勇事迹,众人皆知。当年冬天,董存瑞烈士陵园纪念馆的计划被批准,可以再建立一座纪念碑来永久纪念英雄。

纪念碑需要题词,当地一致认为,到北京去请题词,是最合适的。

冀兴坡是一位在县人民委员会民政科工作的干部,组织上给他安排这个光荣的任务——前往北京呈请题词。

带着深深的使命感,冀兴坡怀揣着县委和县人委的信件,踏上北上的列车。

到达北京后,冀兴坡被当时的政务院内务部部长谢觉哉热情接待,谢觉哉告诉他,优抚司负责具体事宜。

于是,在优抚司的办公室里,冀兴坡满怀敬意地讲述董存瑞的壮烈事迹和陵园筹建的情况。司长认真倾听,深受感动,表示会将此事上报。

随后的几个月,冀兴坡来回往返北京和隆化,跟进题词的事情。

1957年6月的一个清晨,冀兴坡再次来到内务部优抚司。

这一次,司长递给他一张16开大的纸张,上面赫然写着“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不过,落款是朱德。

冀兴坡手捧题词,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也不免有些疑惑:为何不是毛主席的题词?

邹司长早就知道冀兴坡会有这个疑问,仔细解释毛主席的考虑。刘胡兰是群众英雄,所以主席题词,董存瑞是军人,由总司令朱德题词最合适。

冀兴坡理解到毛主席的用意。题词一事,很重要,让朱德总司令给军人烈士题词,确实是最合适的,这是一种尊重的表现。

冀兴坡带着朱德元帅的题词,心潮澎湃地返回隆化。

10月18日,秋高气,八字题词被精心镶嵌在新建的烈士纪念碑上。英雄一生很短暂,也很光辉,朱德的八个字,是对小烈士的高度评价。

纪念碑在秋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继承英雄的遗志,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1 阅读:260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