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悯农》应该移除小学课本,理由:违反自然规律!

诺阿平 2024-03-31 01:12:18

有专家说:应该把《悯农》从小学课本中移除,给出的理由是:诗中描述的“烈日锄禾”违反了农业规律,因为高温下劳作对农作物和农民的健康都不利,建议从课本上删除”。

可是你知道吗,在我们这里流传着一句话,三伏草,锄打到,在没有除草剂的年代,田间的草全靠人力去铲掉,即使草没有被铲掉或者铲掉部分,或者把草打到在田里,只要在炎热的中午时间,他很快就会死掉,即使不死,也会阻碍草生长速度,庄稼很快就会超过草,只要庄稼超过草就会抑制草的生长。

不论是喝着茶,吹着空调高谈阔论的专家,还是为农民发声的明白事理的网友,他们在网络上激烈的辩论着!我们农民还是默默的在重复着自己的事,耕地,下种,除草,病虫害防治,年复一年的收获着并不值钱的农作物。这是不争的事实

坚决不能把巜悯农》移出课本,要让这首诗一直流传下去,让孩子们知道农民种地的辛苦,农忙季节农民不分昼夜的干活,收麦子时顾不上吃饭睡觉,累的腰酸腿疼,抢收抢种我有亲身经历。专家上班都是早九晚五,冷了热了开空调,上班开车。怎能体会老百姓的辛苦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尊重。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付出的敬意和对粮食来之不易的认识。

我认为这位教授的这种观点可能基于对现代农业生产实践的理解,即认为在烈日下劳作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农民的健康。然而,《悯农》作为一首文学作品,其价值在于传达诗人的情感和对农民劳动的尊重,而不一定反映具体的农业操作规程。

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夸张或艺术化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对于《悯农》这样的古诗,我们应该更多地从文学和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而不是将其作为农业实践的指导。

如果确实存在误导学生的情况,可以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同时结合现代科学知识,让学生全面了解农业知识。这样既能保留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又能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

0 阅读:0

诺阿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