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英子压根没想到,韩之通才是梅大梁案的关键。她一直以为要从陶正、方丽虹、俞总这些人身上找突破口,结果发现这些人根本不可能松口。反倒是一直被她忽略的韩之通,才是那个最该盯紧的人。
别看韩之通平时一副老实人的样子,贪财、怕事、喜欢投机取巧,但正因为他胆子小,才可能无意间露出破绽。那些真正涉案太深的人,早就学会了滴水不漏,只有像韩之通这种不上不下的人,才有可能在当年察觉到了什么,又不敢掺和进去。
回头看看铸成案,几乎整个良诚所的核心团队都参与了,唯独韩之通没有。以他的性格,不可能放过赚钱的机会,唯一的解释是,他觉得这事有风险,不敢碰。可问题是,当时律所那么多合伙人,为什么别人敢干,他却不敢?
这就说明,他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而且他不仅没参与,事后还一直对这个案子避而不谈,就像是害怕被牵连进去。
更关键的是,罗英子被踢出调查后,陈硕依然咬着这个案子不放,结果发现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韩之通虽然没参与铸成案,但他对这个案子却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
比如陈硕设了共管账户,准备确保自己的代理费能顺利到手,方丽虹知道后,第一时间找来的就是韩之通,让他盯着陈硕,生怕他做出什么过火的事。要知道,良诚所的合伙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韩之通来管?
原因很简单——韩之通怕风险,而且他对这种“操作”非常敏感。
换句话说,他曾经见过,甚至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而这种事,十有八九就发生在铸成案里。
最妙的是,当年良诚所里,唯一一个不是自己人的,就是许卓。许卓这人履历一团糟,刚从拘留所里出来,连饭都快吃不上了,结果却被梅大梁塞进团队,连核心案子都能参与,说明他有某种特别的“价值”。
而这个价值,可能就跟铸成案的执行操作有关。
所以,韩之通当年为什么不愿意插手铸成案?是他察觉到了不对劲,还是他知道这个案子根本就有问题?
这才是梅大梁案的突破口。
陶正、方丽虹、俞总,他们要么是直接的操盘者,要么已经从中得利,根本不可能轻易开口。许卓可能知道内情,但他当年能进团队,说明他本身也是局内人,也不可能主动透露什么。
但韩之通不一样。他是“局外人”,但又不是完全不清楚内幕的人。他明明有机会分一杯羹,却选择退避三舍,说明他早就嗅到了危险,甚至可能知道到底是谁害了梅大梁。
罗英子再聪明,这次也想岔了。她拼命去追那些最不可能开口的人,反而把关键人物放在了一边。
想查清梅大梁案的真相?只能从韩之通身上打开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