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广东梅州
年龄:66岁
语录:穿上军装保家卫国是一种情怀和理想。
入伍后不久,张雄兵就成为“特等射手”;在自卫反击战中,他是一名勇者,曾两拳就将一名敌人击昏,成功抓到俘虏。彼时,为了掩护部队断后,他身边2米处的一颗炮弹炸响,在取出两片弹片后,尚有一片仍残留体内,直到40年后,因下巴不舒服,才在磁共振中检测出来。然而,张雄兵的下巴处那一道疤痕,却成为他这辈子永不磨灭的印迹。
特等射手张雄兵高中毕业的时候,当时尚未恢复高考,他面临的选择并不多。客家人要么回家参加劳动,要么走上从军之路,张雄兵依然选择了后者。
在他潜意识上,回家劳动,整天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到头来还要饿肚子,当兵至少有一顿饱饭,“更重要的是,在年轻人眼中,穿上军装保家卫国是一种情怀和理想”。
第一次报名参军,张雄兵落选了,他也曾经陷入迷茫,“难道我这一辈子,就只能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皇天不负有心人,当他再一次报名参军,很快就被选上,从此,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并沿着这条路矢志不渝地走下去。
1976年12月,张雄兵从梅州来到河南洛阳。部队是个大熔炉,好炉出好钢,他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这里有很多年轻人,训练之余,大家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在张雄兵眼中,部队更是一个修炼场,培养锻造了他极强的适应能力。
作为一名侦察兵,在部队,他学会了开摩托车,学会了各种制敌的绝招,学会了射击,更被部队授予“特等射手”的荣誉称号。
特别是“特等射手”,这个称号可是来之不易,这需要在军区比赛中的手枪25米、50米、100米以及冲锋枪的100米、150米、250米、500米靶子中全部集中,“不要小看这个成绩,要无论白天或晚上,而且全部是移动靶子”。
勇擒俘虏1978年12月,张雄兵随部队从洛阳出发,参加自卫反击战,经过2天的火车颠簸,他来到了广西南宁,再辗转来到610高地。作为一名侦察兵,张雄兵所在的班的任务就是在最前线进行穿插,协助一个团截断敌人的退路。
部队的训练,也练就了张雄兵强壮的体魄。有一次,上级通知,在1000多米海拔的山上,部队缴获了一山洞弹药,让他带领战士前往现场搬运下山,张雄兵等爬了近6个小时山路抵达山上,见到“战利品”后,张雄兵二话不说,就将一箱箱反坦克地雷和手榴弹往自己身上扛,待返回了驻地,有些战士已经气喘吁吁,而张雄兵卸下物资后,又跑去站岗两个小时。
在610高地,他真正面对着炮火连天,在战争的洗礼中, 他真正感受到生离死别和战友的瞬间别离。那一次,他作为一个3人小组的组长,在与敌人激战的两天后,身心俱疲,身上连干粮都吃完了,身上只剩下豆角罐头,“这些都是吃不饱的”,张雄兵仍然带着战友到附近周边的村庄搜寻敌人的轨迹。
这天早上5点,他们一行3人来到一个村庄,只见不远处隐隐约约有一个移动的身影,张雄兵马上让战友们停下,然后分别从左右两侧悄悄包抄过去,等到靠近时,他们看到一个敌人一只手捂着肚子,另一只手正从一个死尸旁边夺过一个粽子,正在拼命地往嘴里塞,敌人旁边,摆放着一把冲锋枪。
在双方眼镜对望那一瞬间,张雄兵想都没想,立即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去,举起手向对方的脸部一拳挥过去,这一击,令对方措手不及,对方迅速从怀中取出一把匕首准备进行反击,但张雄兵已经不给对方机会,再一次冲上去,朝对方脸部打过去,直接将对方打昏迷,并将敌人俘获。
这一次,张雄兵立功了,他和战友们成功抓住了俘虏。
艰难洗礼作为侦察兵,张雄兵所在的部队,每一次总是担当起“冲在前撤在后”的重要任务。在一次战略性撤退任务中,为了防止敌人追击,需要炸掉一座桥,以拦截追击之敌。张雄兵接到的任务便是“断后,并掩护工兵炸桥”。
这一次,当工兵完成炸桥任务后迅速离去,张雄兵还留在最后面一边观察敌情,一边缓缓跟上。然而,在河对岸的敌人依然像狗皮膏药一样粘着不放,在面对我军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索性所有的炮火齐鸣,对我军的断后部队无目标轰炸。
这一次,张雄兵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一颗炮弹在他身边2米左右的位置炸开,弹片直接向张的脸部直插而去,“幸亏当时敌人用的只是小山炮,如果是大炮,那就肯定没命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张雄兵至今仍感觉有死里逃生之感。
无奈,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张雄兵满脸是血回到部队时,先后从下巴取出了两块弹片,直到40年后2019年,张雄兵忽然感觉下巴不舒服,到医院做磁共振时,才发现下巴仍然有一块弹片在里面,然而,此时再取出来,恐对生命有危险。
这一块弹片,或将成为张雄兵永不磨灭的印迹,见证了他在这场战争中的艰难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