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雄安2024”候选人丨孟德瑜:中医硕士留社区,服务居民“小棉袄”

雄安发布 2025-02-17 10:02:13

“卫生医院好,孟主任的医术就是高,看病好,百病消,大家看病拿药有报销……”

这是容西片区贤溪社区老年歌唱团专门为感谢社区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孟德瑜而创作的一首歌。她技术精湛、热心服务,为大批患者解除了病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从来雄安义诊,到留在社区

孟德瑜出生于中医世家,她与雄安结缘还要从2023年6月说起。已经是中医硕士的她,听说老师要组织到雄安义诊,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义诊那天,居民们的热情很高,从早到晚排队问诊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不少人在追问孟德瑜下次看诊的时间。一天活动下来,她连水都没顾上喝几口。但大家对优质中医服务的强烈需求和认可,让她觉得很值得。

义诊结束后,负责人陈主任专门带义诊团队参观了中心的设施、设备,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新区的发展规划、人才政策、中医专业科室的建设需求。

“没想到雄安已经建设得这么好,一个社区级的卫生服务中心都标准这么高。”孟德瑜惊讶于雄安发展,更心动于新区为中医发展提供的广阔舞台,而这与她立志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理想高度契合。

虽然已经拿到了两家三甲医院的录用通知,但孟德瑜还是想在雄安直接服务基层群众。与家人简短商量后,她果断选择留下。

真心付出,创新推广中医技术

刚到贤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孟德瑜就接下了中医科建设的重担。

常年体弱、腹泻的张阿姨,在尝试孟德瑜推荐的三伏贴治疗后,症状有了明显缓解。于是张阿姨把周围类似症状的老伙伴们都拉了过来,而冬病夏治三伏贴就成了孟德瑜推广的第一个治疗技术。

随后,孟德瑜开始引进推广更多特色项目。她秉承“一人一方、辨证论治”理念,对脐灸进行了创新改良,开发了个性化药粉,团队累计应用超1万余人次,填补了新区的技术空白。她创新中医钩提针技术,帮助老年人解决颈肩腰腿疼痛、腱鞘炎等慢性疼痛问题。她还将中医经典小方引入中医适宜技术这一方法,不仅在贤溪得到应用,还被容城多家社区医院引进,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更减轻了患者负担。

孟德瑜白天在门诊坐班,平均一天下来要看诊超过50人次。晚上还要挤时间钻研业务、制定科室发展规划、开展业务培训、录制科普视频,常常忙到最后一个下班。

孟德瑜坚信“只要真心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待病人如亲人,她是社区“小棉袄”

“我的病就是这个小姑娘治好的。”

“我邻居说就得找她看,人可好了。”

孟德瑜的诊室门前总是人流不断。患者们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从容东、安新甚至外地专程赶来容西,只为寻求她的诊治。

孟德瑜把患者放在心上。她的诊桌上始终摆放着厚厚的一沓联系卡,方便患者随时咨询。即使再晚,她看到也会立即回复。有次夜里十一点多,一位到雄县串门的老人腹痛复发打来求助电话,她毫不犹豫回单位拿上艾灸设备,就赶了过去。

社区的老人们都喜欢称呼孟德瑜“小棉袄”。她待病人如亲人,不光是问诊,还想方设法给患者提供服务。她帮助家庭生活困难的患者跑办慢病救助手续,综合运用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的诊疗方法,仅4个月就帮助其逆转肠化和异形增生,节约大笔诊疗费用。

2023年10月,孟德瑜结婚了。可婚假只休了七天,她就赶回来上班了。“一副药的疗程就管七天,服用结束就需要复诊,我不能让病人等我。”

医者仁心。孟德瑜在社区医疗岗位上默默奉献,用爱心和耐心守护居民健康,诠释了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雄安新区文明办、中国雄安官网

0 阅读:3
雄安发布

雄安发布

雄安新区唯一官方大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