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小区遛弯, 又听见几个阿姨凑一块儿热火朝天地聊着天。
凑近一听,原来是在讨论退休金的事儿。
“我跟你说,老王家那小子,今年才55就退休了,一个月拿退休金比我工资还高!”张阿姨一脸羡慕地说。
李阿姨听完,不屑地撇了撇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人家那是体制内!
我隔壁老刘,干了快40年,退休金才3000多,还不够我跳个广场舞的呢!”
听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我心里也泛起了嘀咕:这退休金到底是怎么算的?工龄长就一定拿得多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很多人都觉得,退休金嘛,不就是干的时间越长拿得越多吗?这话听起来好像没毛病,但实际上,退休金的计算可比这复杂多了。
缴费年限、缴费档次、退休地、个人账户余额等等,都会影响你最终能拿到手的退休金。
就拿缴费档次来说吧。
咱们国家养老保险缴费分为不同的档次,缴得越多,退休后自然也领得越多。
以长沙为例,假设都是60岁退休、缴费满15年,如果你是按照最低档次缴费的,那每个月到手的养老金可能只有2000多块钱;但如果你是按照最高档次缴费的,那退休金就能达到5000多,两者相差了整整3000块!
除此之外,退休地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大家都知道,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工资水平高,相应的社平工资也高,退休金自然水涨船高。
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社平工资相对较低,退休金也会受到影响。
最近,网上一个关于退休金的帖子引发了热议。
一位来自吉林的网友晒出了自己的退休金明细,43年工龄,实际缴费28.25年,个人账户余额72691.18元,结果到手的退休金只有4033.88元!不少网友看后直呼:“这退休金开盲盒呢?”
咱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位网友的退休金构成:
基本养老金:2323.97元。
这是退休金的基础部分,计算公式为:(退休时上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 缴费年限 × 1%。
这位网友所在的地区,上年度社平工资应该不高,再加上他实际缴费年限只有28年多,所以这部分金额并不高。
缴费年限超过20年增发部分:270.23元。
按照规定,缴费年限每满1年,基本养老金增加1%,这位网友缴费超过20年,所以这部分会额外增加一部分。
个人账户养老金:522.96元。
这是个人账户里的钱,退休后按月返还,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这位网友的个人账户余额虽然有7万多,但计发月数也比较长,所以每个月到手的并不多。
过渡性养老金:916.72元。
这是为了保障2014年养老金制度改革前退休人员的待遇,会发放一段时间的过渡性养老金。
其他加发项:0元。
一些地区会根据当地政策,对退休人员进行额外的补贴,比如独生子女补贴、高龄补贴等等,但这位网友并没有享受到。
这位吉林网友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40年以上工龄的退休金现状,也引发了我们对退休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