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起源于何处?何时起源?各个人种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类又是按照怎样的方式演进的?恐怕是所有人都会关心的问题。100多年以来,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特别是古人类化石和工具资料的不断发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是由猿演变进化来的。人类起源发展的几个大的阶段基本上建立起来,那就是:
1.早期猿人(距今600万年—160万年)
2.晚期猿人(距今160万年—20余万年)
3.早期智人(距今20余万年—5万年)
4.晚期智人(距今5万年—1万年)
说到人类起源与演化,目前国际学术界倾向认为非洲是最早的人类起源地。近些年来学术界在寻找人猿最后的共同祖先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在埃塞俄比亚发现距今580万年的地猿、在肯尼亚发现距今600万年的“千僖人”等,这些资料让人们更加相信非洲是人类最早的起源地。但是关于现代人起源的研究,尚未获得一致的结论,而且随着人类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关于现代人起源不同观点的争论是越来越激烈了。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是单一地区起源论和多地区起源论。
单一地区起源论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理由是在非洲发现了最早的智人化石,年代超过10万年。他们后来迁徙到世界其他的地方,取代了当地的早期智人。除了化石材料外,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也支持这一假说。从1987年起,有遗传学者通过对现生各大人种胎盘细胞线粒体的研究,发现黑种人DNA的变异比其他人种都多。一般认为线粒体变异的产生速率是恒定的。产生的变异越多,意味着积累这些变异的时间越长,因此黑种人的历史比其他人种的都长。根据黑种人线粒体DNA变异的数量和当时认为的产生变异的速率,推算出现代人最近的共同祖先是一位女性,大约出现在15—20万年前的非洲,其后裔在大约13万年前来到亚洲和欧洲。这就是著名的“夏娃理论”。1999年中国有遗传学者根据我国人群DNA的研究,提出那批非洲来的移民是大约6万年前到达中国,完全取代了中国的原住民,现代的中国人都是那批移民的后裔。
多地区起源论认为: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是由当地早期智人,甚至直立人演化而来的,也就是说,凡有直立人化石或遗迹出土的地方都有可能是现代人类的起源地,例如非洲、亚洲和欧洲都发现了不少有关的古人类化石材料和文化遗物。中国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在形态特征上具有一些共同点,与现代黄种人比较相像。因此,一些人类学家认为中国的古人类从直立人经早期智人至晚期智人是连续进化的。在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的主流过程中,还附带着杂交的模式,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后一阶段中,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引起人群的迁徙以及文化交流的增加,使人类的繁衍有一定的基因交流,除了中国境内南北间的基因交流外,还有东西方的基因交流。
多年以来,以上两种现代人起源的观点长期对峙,而且一直是以非洲起源说占据上风。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东亚地区发现的早期现代人化石的年代大多较晚或年代不能确定。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头骨化石(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为复制品),是1933年出土的,曾长期作为我国晚期智人的代表。但其年代距今约3万年,比较晚。2003年在北京周口店附近的田园洞发现的人类化石的年代为4.2—3.9万年前,当时认为是东亚地区最古老的早期现代人。不过近年来,随着新资料的发现,这种局面又有所改观。
2007—2008年,科学家金昌柱等在对广西崇左木榄山洞穴的试掘中发现了两枚古人类的下臼齿和一件古人类下颌骨前部残段和大量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此洞被命名为智人洞。根据地层对比、动物群分析以及铀系法同位素年代测定,智人洞古人类的生存年代在10—11.3万年前。成为东亚地区最古老的早期现代人。智人洞人类下颌骨与时代接近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相比,显得略小。形态特征呈现进步与古老并存的特点,如突起的联合结节、明显的颏窝、近乎垂直的下颌联合部、明显的下颌联合断面曲度等,都是现代人类的特征。而粗壮的下颌联合舌面和下颌体等则保留了相对原始的特征,与古老型人类相类似。这些特征说明智人洞人类属于正在形成中的早期现代人,处于古老型智人向现代智人演化的过渡阶段。
无独有偶,2007—2008年,考古学者李占扬等在河南许昌灵井遗址发掘出两批古人类头骨化石断块28块,包括额骨、颞骨外耳孔部、枕骨、顶骨等,化石经复原可成为同一个体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定名为“许昌人”。通过对许昌人化石层沉积物样品的光释光法测年和遗址动物群分析,确定许昌人头骨的年龄超过10万年。但许昌人头骨化石的断块正在修复和研究之中,研究成果尚未公布。
这两项重要发现的意义在于,由此可以推测:不仅非洲经历过从古老型人类向现代型人类的进化过程,在东亚也曾经历过。这两处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为现代人多地区起源说提供了新的证据与支持,对现代人只起源于非洲的“取代说”提出了质疑。
从旧石器晚期文化的某些因素看。至少有两点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第一,从目前的资料看,非洲的移民不大可能在6万年前来到中国,因为他们在经过西亚到达中国时应该把那里娴熟的莫斯特技术带过来,而在这段时间内中国没有发现用莫斯特技术制作的石器。但是在大约距今3万年的时候,莫斯特技术出现了,水洞沟遗址是个典型的例子,成套的莫斯特技术,像勒瓦娄哇技术、指垫法、压制法都在这个遗址出现了,成组的莫斯特石器,如石叶、尖状器、长石片、新月形端刮器及雕刻器等也都出现了。由此可推测是一群拥有莫斯特期和奥瑞纳期的一些技术的人群在河套地区、黄河沿岸活动过,他们是在大约3万年前而不是6万年前来到中国的。第二,这些移民带来了当时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但他们并没有取代当地的居民,而是与当地的居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华北地区其他遗址中的石叶工业与水洞沟的十分相似,是对这种联系和交流的最好诠释。通过对华北地区石器和骨器的研究,发现它们在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的发展中,呈现出区域技术上的明显继承性,说明当地的居民和文化仍得以很好的传承,并没有消失。外来的人和技术都融入了当地的人群和文化之中。
当然,人们对现代人起源的认识往往是随着化石材料的新发现而有所修订,到底哪种观点是正确的?目前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不过相信科学家们会在不远的未来,运用更多的科学手段,寻找到更多的证据,进一步揭示出现代人类起源的谜底。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品中的100个故事》(主编吕章申)